分享

【文学评论】情浓更借诗意飞 ——读杨秀芹诗集《雪之恋》/鲁学民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情浓更借诗意飞
 ——读杨秀芹诗集《雪之恋》

         /鲁学民(黑龙江鸡西


在一次与密山的文友共同采风时,诗人林兆丰向我介绍了杨秀芹和她的写诗追求,当时做了简短交流。回来没多久,就接到了兆丰寄来的诗集《雪之恋》,作者正是杨秀芹。近日有时间,就找出这本诗集专心地读了。
由团结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的诗集《雪之恋》,收入杨秀芹110多首诗歌,大部分以短诗为主,都是近些年写的,创作时间较为集中。诗集分为四辑:第一辑“情恋故园”,是作者用“燃烧的爱”讴歌家乡黑土地,以这里的山山水水寄托“故园”情怀;第二辑“情爱无价”,是抒发内心情感的爱,用“爱融于生命,生命才有色彩”的信念,表达爱在她心目中的份量,以诗的韵律表达爱的人间;第三辑“生命旅程”,写人生和社会感悟,“感受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表现出对“多姿多彩”生命的向往;第四辑“情归自然”,是心灵放飞自然的结晶,写作者“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闻花香,听鸟语,望碧海,观星月”,释放出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和积极的人生追求。
人总要有激情,激情是需要表达的,最基本、原始的表达就是吟唱,落在文字上就是诗歌。所以诗是情感的迸发这一普通认识,也正是诗歌发生的基本出发点,情感是诗歌的源头,“诗言志”就是一种“诗言情”,从古至今莫不如此。读杨秀芹的这些诗,给人强烈的感受,就是她对外界、对内心、对生命历程和周围事物的感悟,都离不开浓浓的情怀,以情贯通,用情领悟,首首诗意,满纸情深,用诗的语言刻画出她的情感图腾。
杨秀芹的诗,无论是写人,写物,写景,写理;无论是写身边的亲友,远方的思念,旅程的经历,时光的慨叹,都突出浓浓的情怀,心中有情,笔端流义。诗集的第一首诗《雪之恋》,是她刚学写诗歌不久完成的,一发出就被许多平台采用,还传播到国外华文社刊,因受到赞赏而开始得到多次约稿。《雪之恋》这首诗开头写到:“等待了整整一个冬季/多想陶醉在你与冬季的亲昵/我仰望高天流云深情呼问/你优雅的倩影在何处藏匿/你婀娜的舞姿/翩跹在哪里”,写出了对雪的期待和深情。生活在北国,自然常见北国的雪,对雪的优雅、圣洁和带给人的美好静谧,都满怀深情地做了描述,表达了对雪的眷恋,这个眷恋表现了三个依恋,即对雪的依恋、对冬的依恋和冬对雪的依恋,总之把雪写的很透彻,看出了一个北方人的雪情。与之相应的是作者笔下的黑土,这也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永远不能忘却的情愫,她在《黑土情》一诗写到:“掬一捧黑土/贴近我的胸口/深情地装进背囊,杨帆四海行舟/离别你时忍不住回首/铭刻在心中,是故乡满天的星斗”,这是一个游子般的情怀和心底声音,是走不出黑土情结的文字宣示,这里的每一样充满乡土风情的事物都牵动作者的心:“走过城市的喧嚣,最忘不掉故乡那片黑土/再也无须踌躇,把繁华尽抛身后/不管风餐露宿,那怕山高路陡/来一碗热腾腾的玉米粥/酙一杯陈酿高粱老酒/归乡的路向我招手/我忘情地奔向那片黑土”。思乡的诗《思雨绵绵》,表达了对父母的情爱,这种情在杨秀芹的笔下已超出了血浓于水,而专注情感的体验:“我把浓情的诗篇/当做敲击的键盘/和着细雨的缠绵/化作一份想家的思念”,由此她想到了妈妈和爸爸,他们在女儿的笔下呈现出心灵感应的共情频率:“妈妈的双眼/是否把她的女儿望穿/爸爸的羊鞭/可否把他的忧伤驱赶”,雨带来的情感起伏是诗歌里的常见元素,此时的茫茫细雨,勾起了情感波动和联想,这种“思乡情断”正是发生在“雨季想家更思恋”。这部诗集的很多诗,都可以看到因事动心、触物生情的特点。
众所周知,人类的情感具有自然属性,有它的天然性和自然流露的本能。情感的天然属性在于源于内心,自然发生,它真切真实,不可轻易被别的事物替代,但却能在某种机缘条件下转换为艺术情感,这正是抒情文学的重要来源,而诗是它的最大载体,它的艺术作用是能够引发共鸣,有感染力。那么,谁又不是拥有感情并乐于深情地表达和流露呢?但这些情感的流露,对杨秀芹来说,还有她自己更特殊的地方,就是几年前年的一场病痛遭遇,加上治疗和一年多的休养,让她感悟巨大、领悟颇深,由此带来的思考时光和病愈后的远方出行,使她发出“我多想对着蓝天吟诗一首,心里有一种要歌颂自然、歌颂生命的渴望”的感慨,以诗塑造心灵中的“自然”。从诗集里能看出,她在治疗期间就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在核磁隧道》诗中写到:“此刻我正在核磁隧道/机器的轰鸣,在我周身环绕/我在心底多次祈祷/如果生命再给我一次微笑/我必倾情回报”,这个回报就是点燃心中的希望;而通过后来的旅行中,她“发现了文字的美,体悟了文字在我生命中的价值”。所以,借助诗歌,表达她对人生的重新认识、抒发浓烈的人生情感,就是一件自然而又于她是别有意义的事了。
也就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她遨游诗海,创作丰富,完成的自己的夙愿。这是一个人生活和精神的双重收获,在医治身体的疾病同时,又调整、打理了生活理念的坐标,用诗将自我情感转化为艺术情感,获得了新的人生圆满。诗人林莽说过:“诗歌中的语言与情感,是一首诗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一首好的诗歌作品必然是语言的艺术,也必然潜在着源于生命内在的真情。”这两点“好的诗歌”的必然程度,我想杨秀芹都做到了。杨秀芹写诗的时间不长,却能看出她固有的对文字和诗歌的内心敬仰。在诗歌《仰望文字》里,她说:“文字/你是我的最爱/你是我的向往/你荡涤了心灵的尘埃/你惊艳了时光的灰暗”;另一首《写给诗人》这样写到:“诗人,以他永不枯竭的情痴/寻找着所有的光亮和美丽/用真情把生命的每一次感动撰记/且让我们将它珍藏在情感的诗笺里/我的生命因此而阳光满溢”,能看她将诗歌当作生命旅程的印记。从杨秀芹对文字的敬仰来看,她必定会重视对诗歌语言的锤炼,事实上她的诗歌语言也确实简洁顺畅,干净利落,传导真情,没有矫揉造作。她内心的体会在诗歌里像透明的海水,里面的珍奇宝藏让人一览无遗,她写的是很清秀的诗。
杨秀芹的诗中,用情而不滥,而是饱含她的人生信念和智慧,传递她自己的看法和准则,表现出非常豁达的人生态度。她要的是诗的真而不是客观的真,达到一种超脱,这是难得的境界,因为既然选择了诗和远方,就没有什么比纯净的内心更可贵。有一首诗叫《一半和另一半》,就说出了这样的哲理:“我用眼睛洞察繁华世界/即便是看得真真切切/也只想吐露一半、深藏一半/因为美丽的梦幻不能完全破灭”,因此她要服从内心,不被庸俗和繁琐羁绊,追求真正的风景:“让我们用热情奔放在广袤原野/无论是夕阳还是晚霞/都让我们惊喜一半、从容一半/因为美丽的风景不会永恒”。她站在了一个高度看待人生现实和风云演幻,清楚没有事物是永恒的,不去纠缠时光短暂;但感情可以永恒,诗是永恒的,这是让精神延续下去的温暖的存在。相信杨秀芹会不断写下去,把生命中的情感和诗意揉成一团火焰,照见自己,照亮前行的路。
          
2021年6月3日

作家近照


图书信息

林兆丰诗歌集《田园放歌》2020年5月30日出版发行以来,得到众多作家、诗人、文友的支持和帮助,首批500册2020年10月售罄,之后加印500册也售出200多本,尚余273本,每本定价45元(包挂号印刷品),谢谢您的关爱。微信:13115477919.

荣成海景房 养生养老宜居福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