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难忘的家乡美味儿一一兴凯湖鱼/潘丽华(黑龙江)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难忘的家乡美味儿一一兴凯湖鱼

文/潘丽华(黑龙江)

       

我是今年三月下旬回到富饶美丽的家乡一一密山市的,正赶上4月26日兴凯湖在沉睡了一冬天之后,在春风的吹拂下开湖了!又吃上开湖鱼了,别提我有多高兴啊!刚开湖时捕的鱼是冷水鱼,味道特别鲜美,鱼量大,质量好,价格便宜。密山新闻报道:“4月28日,196条船下湖捕鱼,4月29日渔船上岸,头一天就捕鱼约十万斤。”有一条船捕了一万多斤,还有一条船捕了6000多斤鲫鱼,邻居认识的一辆贩鱼车,批发了2000多斤鲫鱼,回密山城里时到邻居家卸了两筐,拉了满满一农用车,准备明早到鱼市卖。我问了一下价格,批发2元一斤,零售3元一斤,个头都在半斤以上。他在渔船上的批发价就是1元钱左右。我很惊讶:“今年鱼怎么这么便宜?”他说:“今年开湖晚,鱼多,因为疫情运不出去,就得便宜卖,不卖坏了,明天还有新鱼出水”。还告诉我:“有一条大白鱼在船上200元一斤,卖了2800元”,“有一条15斤的大白鱼卖了5000元”。我看密山新闻照片,有个渔民捕上来一条50多斤重的大胖头鱼,抱在怀里,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捕上来的鱼除冷冻一小部分,密山卖鱼人通过微信联系,在兴凯湖机场用飞机托运发往全国各地外,大部分就地卖出。受疫情影响, 开湖时来密山市的客车不通的有:虎林市、七台河市、林口县、鸡东县、宝清县、牡丹江市、双鸭山市、佳木斯市、建三江市、哈尔滨市、鸡西市等。外地人到密山低风险地区需要隔离7天,中高风险地区来密山的需要隔离14天。所以,外地鱼贩不能前来采购。每年兴凯湖鱼远销到全国各地,价格都很贵。今年因为不通车运不出去,密山城里鱼市的鱼特别便宜。为了疫情需要,密山城里早市从红卫街搬迁到阳光大厅后院不远处的大院,鱼市占了半个大院,近百米一趟有四趟鱼摊,上百人卖鱼。每天早晨鱼市上可热闹了,因为鱼便宜,市民到早市采购鱼的人络绎不绝,非常拥挤,卖鱼的吆喝声和买鱼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挑选中意的鱼买回家,回家做鱼吃。鱼市上从1元钱一斤开始,到几百元一斤的大白鱼,各种鱼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大小都有,有的一个品种堆积像小山似的,有的分品种摆着卖。我每天去早市,挑选价格便宜的买,炖着吃,煎着吃,天天品尝着开湖鱼,凉晒鱼干。各种品种的鱼类换着样吃,吃的最多是鲫鱼、鲤鱼、胖头鱼,鲶鱼、嘎牙子、麻鲢、白鱼、黑鱼、狗鱼等,麻鲢腌好了煎着吃,黑鱼做杀生鱼,狗鱼肉包饺子吃,其余都炖着吃,百吃不厌。兴凯湖的鱼太好吃了,这回我可过足了馋兴凯湖鱼的瘾,天天吃鱼。我全国各地也走了不少地方,就觉得家乡兴凯湖的鱼特别好吃,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真是美味佳肴,难以忘怀。

刚开湖的一段时间,密山人有口福了,几乎家家都在吃鱼,比青菜还便宜,大部分家庭都购买麻鲢晒鱼干。还有的家买麻链冻起来,没鱼的时候再吃。我买的麻鲢从1元到7元一斤,晒了好几十斤干,除了自己吃,还邮寄到外地,让亲属也尝一尝兴凯湖鱼。今年最出名的大白鱼比往年便宜多了,在市场鱼摊上看见最高34?0元一斤,最低150元一斤,都挺大,大的20多斤,小的也有7、8斤。再小一点的二白,三白20元到50元就能买到。大白鱼非常贵,一般人都不买,买鱼的不是饭店用,就是送礼的,再就是有钱人。因为今年便宜,我也花20元一斤两次买了三条2斤左右的三白炖吃了,也算吃上白鱼了。往年嘎牙子最高20多元一斤,今年嘎牙子最便宜1元5角钱一斤,可见在渔船的批发价不足1元一斤。往年兴凯湖大鲶鱼都20多元一斤,今年3元5元就能买到挺大的鲶鱼,从一斤以上到十多斤,多大的鲶鱼都有。往年大点的麻鲢都10多元一斤,有一天我骑自行车去早市,看见一辆箱车前摆了十多筐麻链鱼,1元钱一斤,随便挑,个头也不小,我挑了十斤,卖鱼的小伙从车上又搬下来几筐比较大一点的麻链,我看见有一筐将近一尺长,其中有大眼和红尾,成筐开两元一斤,真便宜,我又开了一筐35斤,用自行车驮回了家,收拾完晒成了鱼干,质量也很好,这是我买的最便宜的鱼。以后再去买麻鲢鱼,虽然比往年便宜,一样大小的,也要3元、5元、7元一斤。往年兴凯湖大鲫鱼20至50元一斤,今年2元至5元就能买到半斤到一斤以上的大鲫鱼。我因为有自行车方便,买的便宜,给亲属家送去了好几次。有一次做好鱼了,给81岁的老姨送去,老姨非常高兴,夸我炖的鱼好吃。我还多次叫邻居单身段大姐到我家吃兴凯湖鱼,炸麻鲢,炖大鲫鱼,炖大鲶鱼。我的闺蜜小王,来我家串门,我天天换着样用兴凯湖鱼招待她。她们吃的都赞不绝口,边吃边说好吃。每年需要20多元一斤买的大胖头鱼,今年3一5元一斤就能买到。有名的鳊花、鳌花等也都非常便宜,多少年来没有过的价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地方通了客车和鱼量的减少,鱼的价格也在逐渐上涨,禁渔期的到来,宣布今年受疫情影响,开湖鱼的便宜价格再也不会有了。

兴凯湖有7000多年的历史,距我的家乡密山市35公里,坐落在我们密山市境内,是中俄边境上的浅水湖,亚洲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上少数无污染的大型湖泊之一。原为中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变成了中俄界湖。

兴凯湖分为大、小兴凯湖,大兴凯湖南北长达一百多公里,东西宽六十多公里,最深处十米,储水量约二百四十至二百六十亿立方米。面积约4380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约占1/3。小兴凯湖长34.5公里,南北宽4.5公里,面积176平方公里,最深处五米。大小兴凯湖隔着一条天然屏障,是自然形成的百里湖岗,宽约一公里,湖岗有互相通的水闸连接大小兴凯湖。早年间湖岗上有天然的湖沙公路,后来修建了水泥路。兴凯湖是国家4A级度假、养生、旅游胜地,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每年五月中旬,百里杏花竞相开放,吸引无数国内外游人到此游玩和品尝湖鱼。

兴凯湖鱼类资源丰富,据统计有65种之多,最为著名的是兴凯湖大白鱼,它是清朝皇室的贡品,是我国国宴上的佳品,是北方四大淡水名鱼之首。兴凯湖大白鱼为鲤科淡水鱼类,学名翘嘴红鲌,色如白玉,体型长,侧扁,口大,斜或上翘,其肉质细腻,洁白鲜嫩,筋道,尤其清蒸大白鱼,味道鲜美,清香爽口,营养丰富,细品尝有一种蟹香味儿,闻名世界。在北京召开的2019,《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魅力榜发布暨城市文化旅游论坛上,密山市的“清蒸大白鱼”,荣获年度魅力特色美食称号。

兴凯湖还盛产“三花”“五罗”“十八子”鱼。

三花:鳌花、鳊花、鲫花。

鳌花:就是鳜鱼,味道鲜美。

鳊花:长得有点像武昌鱼,长的不太大,大的一、二斤,小的七、八两。鱼肥味儿香。

鲫花:就是鲫鱼,不是一般的鲫鱼,一般的鲫鱼梭子形,鲫花是椭圆形,形体肥大,大的能长到二斤多,肉质鲜嫩,非常好吃。

五罗:哲罗、发罗、雅罗、胡罗、铜罗

哲罗:也叫罗鲑,是世界稀有的冷水鱼种之一,长的圆滚滚的,很可爱,肉食鱼,吃小鱼。哲罗做馅儿,包饺子,味道鲜美,做烩鱼片,烧鱼块,氽丸子很好吃。

发罗:大型鱼,最重长到十多斤。

剩下的三罗都长不大,几两重。

十八子:鲤拐子、鲫瓜子、麻鲢子、嘎牙子、鲶鱼球子、柳根子、川丁子、麦穗子、胖头子、狗鱼棒子、草根棒子、黑鱼棒子、大眼子、红尾子、青鳞子、牛尾巴郎子、银鱼子、葫芦仔子。

以上各种鱼我都吃过,各有各的吃法,各有各的味道,肉质细腻鲜美。

兴凯湖鱼的主要做法有:家常炖、清炖、清蒸、酱焖、糖醋鱼、浇汁鱼、腌制后晒八分干油炸、炖汤、凉拌生鱼片、鲶鱼炖茄子、水煮鱼片儿、烧鱼块、烩鱼片、烤鱼片、做肉馅儿包饺子、氽丸子、炸鱼丸、湖水炖湖鱼、腌后不晒油煎、香煎大白鱼、一鱼两吃(鱼头、鱼身分开炖)、一鱼三吃(鱼头、鱼尾炖着吃,鱼肉包饺子)、晒麻鲢干禁鱼期吃。新鲜的麻鲢冻在冰箱里,随时拿出来吃,味道不变。

兴凯湖禁渔期,从每年的6月5号到7月20号止,为了保证生态平衡,禁渔期也是鱼的产卵期,禁渔期间一律禁止渔船下湖捕鱼。禁渔期间基本吃不到兴凯湖鱼了。

夏天的兴凯湖,一望无垠的湖水,水中倒映着蓝天,烟波浩淼,蓝天碧水,天水一色,气势磅礴,在风的吹动下,掀起了惊涛骇浪,朵朵浪花,前仆后继,哗哗的波涛轰鸣声,一浪高过一浪,让人心旷神怡。湖岸边是延绵百里的细沙滩,我每次到兴凯湖因为不会游泳就穿上泳衣到湖水里踏浪,那种感觉让人激动不已,每当大浪来袭,我就往高跳,张开双臂迎接浪花的洗礼,然后把浪花抱进我的怀抱,非常开心快乐,接着再迎接下一个浪花。有时憋着一口气钻到水里游几下,然后再浮上来,玩够了就到湖边的饭店吃湖鱼。夏天的兴凯湖,来自全国各地及国外四面八方的游客非常多,个个饭店都爆满,游客都是来欣赏兴凯湖的美丽风光和品尝湖鱼的。

兴凯湖的冬季非常寒冷,每年到十一月下旬就开始封冻,渔船就不能下湖捕鱼了。冬天的兴凯湖,千里冰封,白雪履盖,辽阔的湖面上,冰排层叠,千奇百怪, 没被雪覆盖的冰面上瓦蓝通透,大自然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每年到岁末年初之际,兴凯湖就开始冬捕了。开始冬捕第一天,举行冬捕仪式,还有各种表演,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争先恐后地观看冬捕景观,冰面上,腾跳的湖鱼,壮观至极,游客们争先恐后,抢购自己中意的大鱼,抢到头鱼,不管价格多少,掏钱购买,引为自豪。有一年头鱼被拍出了8888的价格,游客们抱着抢到的湖鱼喜形于色,心满意足。

我今年已经70岁了,是土生土长的密山人,吃兴凯湖的鱼,伴随着我成长,去年开始到外地生活,更加想念兴凯湖的鱼,兴凯湖的鱼,肉质鲜嫩,香鲜爽口,喝一口鱼汤味极鲜,鱼汤泡饭吃是我的爱好。亲属和朋友们都说我做鱼好吃,其实是兴凯湖的鱼,谁做出来都好吃!明年兴凯湖开湖,我还回密山吃开湖鱼!

作家档案

潘丽华 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曾在《中国农机化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政报》、《黑龙江经济报》、《黑龙江农业机械》杂志、《牡丹江日报》、《牡丹江演唱》、《鸡西日报》、《鸡西矿工报》、《双鸭山矿工报》、《密山群众文化》、《密山周刊》等报刋杂志上发表过新闻、散文、人物通讯、诗歌等作品。曾获得黑龙江省农机科普工作一等奖。现在系密山市农机局退休干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