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为什么要禁止农民养猪?难道真的是因为农民养猪污染环境吗?

 紫霞照我 2023-02-26 发布于陕西

从农村出来的80、90后应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印象,小时候父母或者邻居家养了几头猪,到了年底就会请人来家里帮忙杀猪。

如果自家的猪肉吃不完,还会送一些给亲戚、朋友。如果邻居家没养猪的话,还会跟你们家提前“预订”一头猪。

文章图片1

可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已经不允许私自养猪了。自此,大家再也吃不到以前的那种猪肉味道了!

国家为什么要禁止农民养猪呢?难道真的是因为污染环境?

文章图片2

禁止农民养猪的时代背景

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产品都开始批量生产,这种大规模效应不仅可以节约许多不必要的成本,还能极大的增加产量。

早期批量生产的大都是工业品,然而,随着中国跟国际社会接轨,农业和畜牧业现代化也开始逐渐引入国内。

文章图片3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国家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矛盾,而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工业化,需要农业现代化,需要养殖业现代化。如果还是遵循以前的小农经济,按照自给自足的模式发展,估计我们连自己都无法养活。

文章图片4

农民养猪的弊端

农民养猪存在许多弊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养猪的环境差。农民养猪一般是自己家附近搭建一个小瓦房,然后在里面养上几头猪。因为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容易对人居住的环境造成影响。

第二,农民养的猪因为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生活,所以猪极易生病。而农民又缺乏相应的防疫知识,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疫情传播和扩散。

第三,因为农民养猪的数量少,会导致养殖成本较高,又因为比较分散,很难大批量供应市场。再加上猪的粪便若是处理不当,在下雨天容易随雨水流进河里,有可能污染人类的饮用水源和工业用水。

大规模养猪的弊端

大规模养猪的好处是成本低廉,养殖周期短,数量庞大,可以快速投入市场供应给每一位老百姓。

但是,大规模养猪也有它的弊端。

首先,大规模生产出来的猪肉口感较差,肉质松软无味。其次,大规模养猪容易受资本挟持,造成市场猪肉价格频繁波动,引发居民消费指数不平衡。

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隐患,那就是即便是大规模养猪,也容易发生猪瘟。一旦这种猪瘟扩散,短期内猪肉价格会暴涨,严重影响市场供给平衡。

文章图片6

终言

因为我们国家庞大的人口规模,猪肉的需求量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规模化养殖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因为农村养猪存在的这些弊端就完全禁止农民去养猪,这是明显的“一刀切”做法,不利于市场平衡。

政府部门应该规范农村养猪行为,让农民做到“干净的养猪”,并广泛宣传防疫知识,这些涉及到环境的问题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

我们可以把农民养的猪作为市场的一个补充,这样做的话,不仅让农民有收益,还能弥补人们期待中的那些“消失的肉味”。

文章图片7

大家说说看,你是否认为应该允许农民养几头猪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