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陵文选 ‖ 吴文化初探 ○ 吴湘文

 天南尘封 2023-02-26 发布于福建



吴文化初探

吴湘文

前言

什么是吴文化,吴文化又称至德文化,她是一种家(氏)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份。吴文化的核心就是谦让、开拓,谦让和开拓是在解决矛盾中而产生,两者相得益彰,从辩证的角度来说,有“舍”才有“得”,在谦让中蕴育着开拓,开拓中激人进取、谋求生存,生存中得到发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和谐、创新。

吴文化主要研究吴氏家族的源流、繁衍、迁徙、文物、人物世系、人文历史、民俗礼仪及家族制度等诸多方面的一门社会历史科学,以数以千计的族谱为基础,再从《史记》,廿五史等国史、方志为依据相依考证,相依存在构成了中国历史一个重要过程,三千多年以来,对中国历史的进展及孔子学说的产生及儒家思想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推动。


一.“吴”的由来
探讨“吴”文化,要从“吴”字谈起。

图片

“吴”是象形字,又是表声字,由“矢”和“口”两部份组成,从甲骨文至今,汉字一步步演变,“矢”变为“天”,“”简写成“吴”,古时“吴”又同“虞”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山海经》、《越绝书》、《说文解字》以及更早一些的原始壁画和甲骨文中找出其根源。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狩猎,披着虎皮,举着“矢”(即后来的箭)边奔跑边回头疾声呼喊,既是引出野兽也是招呼同伴做好进攻的准备,这便是“ ”和“虞”的最初由来,而呼喊时发出的“呜”“喂”“喔”等声音便是今天现代汉语的“WU”音。

原始吴人的狩猎行为是一种不顾个人安危,协作团结的社会公德,也是一种部落精神,《山海经》记载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见《海外东经》)又说“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天吴”就是原始狩猎氏族——吴人部落的崇拜族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吴”就是伟大的吴,这也是后来不少地方村居以“大吴”为名的原故。

吴人狩猎体现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为了部落生存不顾个人安危,协作团结的社会道德。“人之初,性本善。”源于此,这也是从狩猎文化到吴文化最早的萌芽。


二.早期吴人

吴人属炎黄族系时代,原住陕西、山西一带,一直在艰难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竞争中顽强地生存着,自强不息,富有创新,勇于开拓,到后来,吴人已有支系离开了原始森林和剑齿虎,迁徒到东南河滨的长江三角洲,开始征服波涛滚滚的大海,原来保佑子孙狩猎的族神——天吴,便变成五谷丰登,鱼米之乡的水伯了,他们的足迹在历史长河中不时泛出光芒,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吴权:炎帝之臣,最早见于史籍的吴氏人物之一。(见《路史·国名记》《山海经·海内经》)

吴枢:黄帝之母。见《路史·国名记》

吴回:祝融火神。见《路史·国名记》         

图片


吴贺:古代吴人中的一员,曾与后羿比射。见《帝王世纪》
有虞氏:孟子云:“舜、东夷人也。”舜帝来之有虞氏是东迁吴人的后裔。

图片


三.吴文化的形成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如下记载: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於豳。

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时社会已从狩猎转向农耕,姬姓吴姓的先祖弃在舜帝时为掌管农事的稷官称后稷,尊为农神,相同今天的农业部长,其子不窋承父业,夏太康时政事衰落废农官,不窋进行家族历史性第一次迁移到西北游牧戎狄部落地区之间,发展农业,不窋之孙公刘立国于豳,今陕西句邑,长武一带,整个氏族成员过着“行者有资,民者有业,民赖其庆”的温饱生活,部落开始兴盛。

整个氏族在豳地住了300多年,传了九代到古亶父时,不仅继承了祖业,而且光大了后稷,时逢商殷,戎狄部落渐渐强大时常扰边,古公怀念先祖开辟戎狄之德,不愿战争贻害百姓,便率领部落成员又一次“避让”迁徙到岐山脚下的周源今陕西扶风县定居下来,彻底改变游牧部落的习俗在周源定疆界,建城郭,设官制,从此这一支姬族人以地为国叫周,又称姬周,并得到商王朝的承认,古公称周太王,生三子,长泰伯(吴姓开氏始祖),次仲雍(吴姓传代始祖),三季历(生周文王)。周之兴起,从此萌芽。

周国的建立,从生产经济上来说,是从原始的狩猎到农耕生产,族民得到温饱,但私有财产及长子世袭制也出现,从思想道德文化方面来说,是从最原始的“不顾个人安危,集体协作团结。”到“谦让、开拓”的家族精神遂渐形成,这也是吴文化的基因所在。

周太王认为季历的儿子姬昌能够担当灭商大业,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泰伯至孝知道了父亲的心愿便和二弟仲雍托辞为父亲采药而避居于今陕西陇县的吴山(又名吴岳,一名西吴)史称一让,吴山乃荆蛮之地,泰伯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古人认为头发受诸父母,断发则大逆不道,故当古公病故后,泰伯、仲雍还岐山奔丧,季历要兄长接王位时,泰伯便以此为由坚辞不受,史称二让。泰伯返回吴山后为着家族的和谐,兴盛和仲雍率吴地民众经陕西、河南、安徽,长途跋涉到了江南梅里,并以吴山为名,自号“句吴”从此以国为姓,姬姓吴氏由此产生,史称“三让”,吴文化也就正式形成,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泰伯胞弟仲雍(公元前1161~前1069年)与兄同心同德,为遂父愿一起“让国”出奔江南,创建勾吴,泰伯去世后,因为无子,由仲雍继任,继承泰伯遗志,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为壮大吴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史称至德第二人。

如果说泰伯、仲雍是吴文化谦让、开拓的表率,那么吴国十九世季札则是吴文化也是中国思想道德史上又一块里程碑,当父亲寿梦几经考虑,决定将王位传给四子季札,季札坚辞不受,理由是不能因父子私情破坏长子世袭制这一国家礼制而造成家族和国家的动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寿梦卒,诸樊主丧,丧毕又欲让位于季札,季札再次拒绝,而诸樊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遗命立下“兄终弟及”,由二弟余祭继王位,余祭死后由三弟余眜继位,这种兄弟相互谦让,尊重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难能可贵的,但季札为维护国家的礼制,在余眜去世后,还是“让,逃去。”于是余眜之子僚为王,但长子世袭这一固有的礼制已受到破坏,家族最终发生了动乱,先祖礼让精神的丧失及腐败导致了吴国的灭亡,而由于季札的“三让”,从延陵(季札封地今江苏常熟常州一带)走出后裔散衍海内外,成为今天吴姓的主要源流。


四.《易》和孔子学说

吴泰伯的谦让、开拓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新的起点,周太王去世后季历顺利登上王位,由于家族的和谐团结,没有因为王位继承问题而致动乱,周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见《史记》),后来姬昌即王位,就是周文王,不负周太王之望,及泰伯的“谦让”不但为灭商纣建立周朝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先驱之一。

我们知道《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也是中国哲学以至世界哲学之母,开创了“天人合一”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人的行为这相互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即阴阳相互对立又互相转化的辩证方法。

远古时候,伏羲与神农、黄帝并称为三皇,并为三皇之首,民间传说中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出生东南沿海也就是现在的太湖流域一带,据说泰伯奔吴到无锡梅里建立勾吴就是慕伏羲而去,这点留待大家进一步探讨,伏羲通过“观物取象”在人类早期的易卦符号基础上推演出了八卦。

八卦可以扮演出事物的变化,预测事物的发展,奠定了《易》的基础,从这一点说《易》就是古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成——百科全书,八卦当之无愧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十七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根据八卦发明了二进位制,导致了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奇迹,关于八卦和《易经》如今世界各国的学者还在研究和探讨之中。

周文王对内实行以德治国发展农业,对外广招贤士人才引起商纣王的不满,被囚禁于羡里(今河南汤阴),于是“拘而演周易”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上推出后天八卦,六十四卦获得定型,演出了三百八十四爻,周文王的创新和改进为灭商作出前期的思想理论准备工作,其子周武王终于完成了灭商大业,但不幸的是,周灭商后武王突然去世,这时周公应运而生,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的叔父,他一生辅助武王和成王父子,在政治上大有作为,在中华民族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司马迁在《史记》中“鲁周公世家第三”排在吴泰伯、吕尚之后。

据说周公作《周官》《周礼》《礼仪》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定出制度,成为了影响后世的周代礼乐的主体,后来孔子也提出“从周复礼”,从秦汉统一以后直到清朝的灭亡,都是周代礼乐的引伸,值得一提的是周公的仁德理念,《史记》中记载周公“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灭商后“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又提倡“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为周王朝的安定,团结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周公又是吴泰伯“谦让”美德的传承者,在武王病重去世,成王年幼的情况下恐天下叛乱而“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将泰伯至德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是忠臣贤相的楷模。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易》历三圣的第三人,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源于《周易》,当时一方面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商业等诸多行业也日益兴旺,另一面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及享乐、贪妄等腐败现象,使思想道德败坏,加速了周王朝的衰落和诸侯国的混争,这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晚而著《易》”“书编三绝”为《周易》作了进一步阐释,在解释过程中通过从伏羲到周的易学(哲学)文化,提出了“克己复礼”“明德寡过”等政治主张,希望从人的“修身”出发,达到“齐家,后天下”重塑社会文明。

孔子最推崇的是吴泰伯谦让之风,赞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正是基于这一点,从此吴文化“至德”精神传扬至今。


五.儒家学说的演变

孔子是古代传统文化的整理者和传播者,孔子把学说传授于众弟子,再由弟子传授再传弟子,这就是先秦儒家学说的起因,也就有了后来的“四书五经”,从商朝的“尊神”到周朝的“尊礼”发展为春秋战国的“以德配天”对后世君王道德约束与权力规制提出新的主张,这就是孔子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所在。

一开始中国的君主和皇帝对孔子儒家文化是不能接受的,秦始皇就曾“焚书坑儒”这是儒家文化遭受的最大一次厄运,原因很简单,儒家从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后来的儒家变得聪明起来,将孔子学说两极化,如果某些理论对统治者有用就利用它,并进一步篡改。对统治者不利,就扭曲它,或是干脆不提它。刘邦一开始对儒家学说也是反感的,常说“为天下安用腐儒?”可取得政权后,经过一番周折也渐了解儒家学说其中一些理论经过篡改,片面化,绝对化可以为已所用,何乐而不为,于是变眨孔为尊孔,路过山东时还专门到孔庙祭拜孔子,行了大礼,以后历代的统治者也照章办理,孔子成了“大成至圣先师”而儒家学派也慢慢离开“圣贤之道”成为统治集团的工具。

实事求是地看待孔子,实事求是地看待孔子学说及儒家学派,崇敬一个人往往会把他神化,学习一种理论又往往把它教条化,绝对化,宗教化,这种现象古来就有,现在仍有,孔子学说源于远古是中国和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把传统文化取其精华为现代文明和谐的社会服务,这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和目的。

六.未完的话

纵观吴文化,可以说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从狩猎文化转向农耕,从家族到部落以及国家的建立,从原始的公有制到私有财产的出现,从不顾个人安危的“我为人人”朴实思维到舜禹的禅让最终又是长子世袭制的确立,而今天是废除终身制的民主选举在完善中。从周文化的萌芽到吴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孔子学说又在此基础上形成,这一切都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提高,生产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思想道德文化也从简单走向多样化,从思维科学的辩证角度来说是社会存在决定了人的思维意识,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天人合一”又一体现。对不同事物作不同的分析,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有的话就是“创新”,这就是哲学的核心所在,不过有一点要指出的是“谦让、开拓”这一美德,是人之本性,是吴文化的精神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族魂”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