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这个方法,可祛除体内多年的寒湿之气!

 悠哉乐哉 2023-02-26 发布于山东

图片图片

“湿”是一种重浊粘腻的邪气,湿性类水,水性是偏冷的,这是湿为阴邪的原因之一。湿为阴邪,侵犯人体之后,容易阻滞气机,简单讲就是容易妨碍人体气的流动。

人体里面的水液跟气是什么关系?气行则水行,但千万不要理解为一股气推着一股水走,没有那么直观。人体中水分或是水液跟气的关系,《黄帝内经》表达说有一点像是雾露状,就是半气态半液态。

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象,所谓湿,按照现代人的观念,有一点像体内的水分子多了呈离散状态。当这个雾露状的东西,水分子的比重大了,假如真的有气这回事,气的运行的流畅度一定是减慢的,即气滞,气滞的表现——一个字:胀。

哪里气憋住了,那么憋住的位置气就相对多了。气多了,就像自行车的轮胎,没有气,我们就泵气直至饱满,就会发胀,所以局部有胀感,是气滞的表现。

图片

也可以这么说,凡是湿停留的地方,除了湿本来的症状之外,也很容易出现局部的胀闷感,这就是湿邪易阻滞气机。

湿有内外之分,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

所谓外湿,每因机体正气不足,久处低湿,或淋雨渍水,正不胜邪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头胀如裹,声音重浊,面浮肢肿,身重疼痛等,多属肌表经络之病;湿自生者,多由过嗜生冷,恣啖酒酪,脾阳失运所致。

症见胸闷腹满,呕恶黄疸,泄痢淋浊,足跗浮肿等,多为脏腑之病。湿邪致病范围广泛,多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湿、寒湿、湿热、湿温、湿痰等多种疾患,所有这些,在临床上都是有证可凭的。


图片

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寒,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

夏天雨水多,湿气弥漫,空气中水分增加,地湿之气渐升,可以说湿浊之气很重。

而且平日里,大家体内本就积攒了不少内湿:

1、缺乏运动(不爱运动的人,体内淤积的湿气越多)

2、想得多,思虑重(忧思伤脾,脾运化水湿的效率就慢了)

3、睡得晚(熬夜伤阳,阳气不足容易湿邪侵体)

4、三餐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脾胃受累,运化水湿动力不足)

内生的湿浊加上外来湿邪气,内外夹击,让人不少人整个人看起来都憔悴浮肿、没有精神、感觉身体很重,不爽利;

睡很多还是觉得困倦、乏力;脸头油腻,脸上的痘痘总是消了又起;口水粘腻、舌苔厚腻;大便不成形、黏马桶;甚至还有口臭等。

如果你也有上述类似的状况,那有可能你体内也有湿!
怎么判断自己体内有湿气?
图片


体内湿气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知道湿气重不重?以下几步自查是否有湿气。

湿气困脾,导致身体诸多不适:

① 身体浮肿,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② 头发油腻,脱发;

③ 口干,口苦,口臭;④ 大便糖稀不成形或经常便秘;

⑤ 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⑥ 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⑦ 白带有异味,瘙痒;⑧ 皮肤油腻,起湿疹、痘痘

 腰酸关节疼痛,胸口闷;⑩ 头晕没精神,特别疲劳。

这些都是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湿气重的症状。

由此可见,湿气重不仅影响颜值(脸上爱出油,鼻尖额头闷痘,眼袋下垂......),还会引发身体浮肿、肥胖的烦恼。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

意思就是湿气重使得脾胃虚弱产生泄泻,更严重的是多余的水湿在体内停滞、积聚造成水肿型肥胖。特别是腰腹、下半身比较胖。


湿,分寒热,有虚实,祛湿要认清体质
图片
古籍《八纲辨证》对湿的描述为“分寒热,有虚实”。那我们该如何区分自己属于哪种湿气类型呢?

中医认为,“湿”为“六淫邪气”之一,其性粘滞、易伤阳气,其病缠绵难愈。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湿气是分种类的,而且主要是分寒湿和热湿。尽管两者都是湿气,但症状病理截然不同,所以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两种湿气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中医认为,当一个人健健康康时,我们说他阴阳平和,称呼其为“平人”,不寒也不热。但当一个人罹患疾病时,那他会处于一种异常状态,且此状态不外乎两种,要么冷,要么热。

这个时候,一旦我们身边存在湿气,由于湿气强大的渗透性,它很容易进入人体,遇冷为冷湿,遇热则为热湿,二者就是这么来的。
图片

1. 寒湿

寒湿简单来说就是寒气与湿气碰到了一起,于是就形成了寒湿体质。

寒湿的变现症状:舌苔发白、反复的口腔溃疡、口臭时舌苔发白、咳嗽时痰是稀白的、流清鼻、涕流出的汗是凉汗、手脚长年冰冷等症状。

2. 热湿

热湿简单来说就是热气与湿气碰到了一起,于是就形成了热湿体质。

热湿的变现症状:头身困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且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

不过冷湿热湿的形成除了与人有关,与环境也密切相关,比如江南水乡,湿气重,气温高,在当下炎热之季,空气多燥热,易上火,此时沾染湿气,往往成为热湿。

基本上一年四季,夏秋多热湿,春冬多寒湿,不过要提及的是,女性身上,以寒湿更为常见,因女性本身体质,大多偏阴寒,有些即便大夏天也会怕冷,当湿气入侵,成为寒湿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生活中如何祛湿?
图片


1. 运动

太极拳、八段锦是不错的运动选择,既健脾补气又祛湿。

这两种运动方式,比较松、慢,以意领7气,让身体充分舒展,生发人体阳气游走全身,出出汗,带走湿气。

运动按摩脏腑,提升中焦脾胃的活力,更好运化水湿,起到消除虚胖的目的。


2. 艾灸

艾灸的确是提升阳气、祛湿的好方法。

艾灸关元穴、神阙穴可以补充下焦元气,扶阳固本祛湿。湿性驱下,容易聚集在腹部,引起腰部游泳圈和小肚子。

图片

神阙穴:肚脐。

图片


关元:肚脐下方4横指处。
中医介绍

图片

曹达飞 浔阳区曹医生小馆馆长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精微透皮疗法创始人。

师从江西省中医药大学热敏灸原创技术团队

九江营养学会、江西中医药志愿者联合会理事。

热爱传统文化,平时研习易经、儒释道文化。

爱好中医、茶道、太极、书法、洞箫、八段锦

遵循《黄帝内经》养生,道术并重、身心同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