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璘:取法正道,不迎时俗

 家有学子 2023-02-26 发布于甘肃

       汉隶犹如取用不竭之书法武库。碑刻、拓片岂唯数量之丰赡,尤呈风格之繁盛,或古朴、或厚重、或奇纵、或恣肆、或工整、或严谨、或秀丽、或刚健……可谓琳琅满目仍各具辨识度,故为今人取法隶书经典之不二法门。

       余曾致力于篆书,然囿于一隅,寸进迟滞。经数度游历泰山经石峪、邹城四山摩崖,曲阜、汉中诸汉碑,心摹手追,始知心之所属乃隶书也。而多年习篆为学隶筑就柱础,亦不枉费时日也。
      篆字用笔单一,规矩严苛,拘束繁密,不便于当下,故能者寥寥。隶书则取法宽泛,用笔或方或圆,或正或欹,易于揣摩变化,直抒胸臆。诸如《夏承碑》之奇丽、《鲜于璜碑》之质朴,风格迥异,各具特点,品读与体悟,方能于笔墨实践中转益多师。
      摩崖刻石,融于自然,令人神往。余常以此作为习书日课,未敢懈怠。草隶之《石门颂》、俊逸之《西狭颂》、古朴之《开通褒斜道刻石》及诸多摩崖刻石之精华,皆视为取法之要。及至摩崖刻经,气势恢弘,邻苏老人谓《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擘窠大字,此为极则。”康南海则誉四山摩崖刻石:“承上启下,开一代新风。”故于拓展后学之胸襟则大有益也。余曾自济宁观展归后撰书“大书深刻四山并耀;名拓宏摩一脉相承”联,并跋语:“余曾数度寻访邹城四山摩崖刻经,感悟经典,大象之气常萦绕胸间。庚子十月,闻孔孟之乡集碑拓之大成,以圣地石华名之,展于济宁美术馆,乃与诸友同赴任城,会友、观展、访碑,'访汉魏诸碑当游齐鲁’之论。想象原石,伫研原拓,神形相参,不尽裨益。”
      乾嘉之时,朴学盛行,“金石美”为世人所推崇备至,隶书大家辈出。余独钦伊墨卿,其隶书“集分书之大成”,格局博大,书风高古,气度不凡。其结体善变而不僵硬,布白错落而不呆板,悟其一二,受益匪浅。余日前与三明书友微信语及伊墨卿,遂萌访宁化、汀州之意。

余以为习隶之道不外乎有三:一曰守正。溯源寻本,宗尚汉隶诸碑,以体验金石为美,行走笔墨正道,美在古朴。二曰自然。师法自然,参悟摩崖刻石,以置身山林为美,贯通笔墨气象,美在自然。三曰融合。兼收并蓄,观悟诸碑之长,以汲古融合为美,探求笔墨精神,美在创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笔墨之外,寻觅于字里行间,充实内涵;浸淫于山水之间,滋润心田;一言一行,一字一句,气息高下皆自然而然流露于一点一画之中。

癸卯初春,与无锡同道赴宿迁交流书法,返程途中客扬州首度游平山堂,其名取于“远山来与此堂平”之句,见堂前榜书匾额“放开眼界”四字,正是当下书艺之路不懈进取之箴言也。


图片

 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孙 璘 隶书铁肩妙手联

图片

孙 璘 隶书勇志中堂

图片

孙 璘 草书王问《斋中听谈琴师弹归去来辞》条幅

图片

孙 璘 隶书周恩来《无题》条幅

图片

孙 璘 隶书蒲帆中堂

图片

孙 璘 隶书至德玉潜联

图片

孙 璘 隶书数行泉石故人题条幅

图片

图片

图片

孙 璘 楷书自撰文《致敬经典》手札

无锡自古书画人才辈出,当代亦然,孙璘便是其一。其书不迎时俗,取法正道,气息清润,不急不躁。近年来,孙璘不仅甘当人梯,积极推出无锡书法人才,而且倾力策划“太湖风”系列书法展览、国际国内刻字艺术展览以及学术研讨活动,在书法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图片

孙 璘 号乐之。1960年出生,江苏无锡人。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刻字委员会主任,无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理事、刻字委员会委员,无锡市国画院院长,全国第六至第十一届刻字艺术展评委,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展评委,全国第十一、十二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评委。

习 隶 锁 语

□  孙 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