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思考》:我们有哪四种典型思维模式?

 新用户36625prl 2023-02-26 发布于江苏

这段时间和合伙人在追热播剧《三体》,剧中的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就是汪淼和史队为了了解三体,通过通过游戏进入了三体世界,在这个世界当中,会有恒纪元和乱纪元,在这个游戏中,有很多智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两种纪元出现的时间规律进行预测,比如周文王、墨子、牛顿、冯诺依曼等。

他们会基于观察,建立各种预测模型,他们都对自己的模型坚信不移,但最后都有情形超出了他们的预测范围,而结局也常常是悲剧的。

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因为我们所处在的时代,虽然达不到乱纪元的程度,但和乱纪元比较相似的是,未来很难预测, 所以,很难坚守唯一不变的模型去判断未来。

这里的模型不一定是数学模型,可能就是我们对事物的一个观点或想法。外在变化,常常要求我们检视自己的想法,看是否还合适。

比如,我以前以为,深入研究自己的专业,是金子总能发光,但是最近两年,我发现即使是技术人员,不仅要把事情做好,也要善于分享,和同行保持交流,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技术。

但是,转变观点和想法常常是困难的,特别是当这个想法是自己想出来的,而且在过去让自己获得过成功的。

最近读到了一本书《重新思考》,作者是亚当.格兰特,他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很系统的阐述,本文分享我从中获得的2点启发:

四种思维模式和自信平衡点。

1 四种思维模式

在介绍四种思维模式前,先分享书中提到的一个经典案例。

我们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你很可能正在用它看完的这篇文章,我们现在手机的形态是由iphone引领的,但是你知道在此之前最牛的智能手机吗?

是黑莓,它2009年的夏天,它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一半的份额,但是到了2014年,只剩下不到1%。而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发明人和终结者迈克.拉扎里斯尼,没能及时重新思考,转变思维。

黑莓手机能火,是因为迈克将其打造成了办公神器,当时一个很亮眼的功能,就是手机电脑邮件的同步,以及对键盘的设计。

2007年,当苹果推出iPhone后,当时迈克也很震惊,他发现苹果将电脑搬到了手机上,但是迈克还是坚信,人们需要用无线设备收发邮件和打电话,并不需要把装满娱乐的应用程序放到手机里,甚至早在997年,一个顶级的工程师建议他把网页浏览器加入手机,都被他拒绝了,而10年后,他仍然认为强大的互联网浏览器会很快耗光手机电量,并使无线网络变得紧张。

正是这种对已有想法的坚持,而不去重新思考,让黑莓逐渐失去手机的市场份额。而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传教士思维方式:通过布道来保护和宣扬我们的理念。

另外的三种分别是:

检察官思维模式当发现其他人推理的缺陷时,通过整理论据来证明其他人的错误,打赢这场官司。在工作和生活中,典型的表现,就是善于盯着别人的一点缺陷,穷追猛打,而忽略了别人正确和闪光的地方。

政客思维模式:为得到选民认同而进行活动和游说。在工作和生活中,典型的表现就是为了迎合别人,而选择自己的观点。

科学家思维:根据新的事实和逻辑,调整自己的观点,甚至欢迎别人指出自己思维的漏洞,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作者推荐的思维模式,它不要求我们都成为科学家,而是要像科学家学习一样,保持思维的开放性,并根据事实调整自己的观念。

这四种思维模式有什么关系呢?作者用图示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总结:

2 自信的平衡点

调整思维模式,有的时候需要碰到和我们想法不吻合的事实,而有的事实只需要看到不同的观点,而在这本书中,看到第一个需要我调整观点的是——自信的平衡点。

关于自信,我们从小被教育的是不要自大,同时又不能太自卑,仿佛在自卑和自大之间有个平衡点,稍微挪动一下,就容易倾向于一方,这个度很难把握。而在《重新思考》让我重新思考了自信,在书中作者将自信拆解为两个维度,一个对自己的信心,一个是对自己工具的信心,根据这样的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得到四个象限。

这两个区分,本质是将自己和自己使用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分离,这样的好处是让自己在保持对自己自信的同时,能保持开放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想成为一个声音方面的专业人士,我相信我可以做到(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现在的所采取的路径和方法,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对方法的不确定),而这个时候,当我发现目前还不够专业的时候,我不会去怀疑我自己这个人,而是会去探索新的,更好地方法。

这种思维的转变,就会让我在保持自信的同时,保持开放性,而这就是自信的谦虚。

当然,这种转变相对比较容易,但是有些观念的转变是根深蒂固的,很难切换,需要更多的方法,我们再下一次再分享。

总结

快速变化的时代,固有观念可能会影响我们面对新的挑战,需要我们重新思考,转变思维模式或观点。而转变的前提是意识到我们常见的四种思维模式:传教士、检察官、政客和科学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