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言联璧•学问类》译文版

 超行天下 2023-02-26 发布于河南
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图片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古往今来,许多世家的名声都是靠积德行善而取得的;天地间最高洁的品质无不是依靠读书获得的。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
刻苦读书,即使不能够成就名声,还可以使人的品行高洁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并不企求获得回报,而是以能时时刻刻恬然安静地生活为目标。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
做善事帮助他人,是最让我感到愉悦的;认真读书求学问,以求提高自己的修养,是最让人赞许的事。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
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
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译文
你们到这里来做什么呢?难道只是为了求取学问,写作文章吗?如果只是在学问或文章上有一点特长,就能算作真正的读书人吗?其实没有这么简单,我们所追求的是表面的宽容大度,不过就是为子为臣为弟为友,也就是尽各自五伦的本分,一起成为恪守礼教的人。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
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
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
如果人的聪明才智用在正道上,那么他越聪明,对他自己和社会越有利,而他的学问和功名就越能够使他的美德传颂天下;如果人的聪明是用在邪道上,那他越聪明,道理就会显得越荒谬,而他所谓的学问和功名就会进一步助长他的奸诈。

战虽有陈,而勇为本;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
战场交锋,虽然要求列阵有方,但关键还是要以士兵的勇猛为根本;操办丧事,虽然要求礼节周全,但重要的还是要以哀痛的行为为根本;有知识见地的文人志士,虽然学富五车,但关键还是要以品德修养为根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
巧妇不可以主中馈;
文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译文
回旋的风刮起时,不能调和乐器的音调;精巧的妇人未必就能主持好家政;只会写文章的好手,是不能用他来治理好国家的。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
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译文
经世济民的本领,从学问中来,这本领才是经世济民的本源;远大的理想抱负,只有体现在事业的成功上,才称得起理想抱负圆满实现。舍弃了事业就不可能成就学问,而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不外乎文章了。

何谓“至行”?曰“庸行”。
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
何以“远到”?曰“近思”。

※译文
有人问:“什么是一个人的最高德行?”回答说:“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就是。”有人问:“怎样才算是德高望重的长者?”回答说:“谨慎谦逊、遵守礼节的人就是。”有人问:“怎样才能够使学问有所长进?”回答说:“勤奋好学,不耻下问。”有人问:“怎样才能达到高远的精神境界?”回答说:“体察人情世故,从近处思考。”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
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
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译文
能够做到竭尽忠孝,才可称得上仁义之人;能够做到治国安邦,才可称得上有经世之学;能够平定叛乱、扭转败局,才可称得上有用之才;能够编织天地自然万物,才可称得上风流文章;能够有爽朗温和的胸怀,才可称得上有儒学大家的风度;能够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融为一体,才可称得上有君子的仁德之心。

图片

以心术为根本,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畲;
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
出歌咏为鼓吹,出义理为膏梁,出著述为文秀;
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
以前言往行为师友,
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
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译文
以运用心思的方法作为根本,把条理作为树干,把学问作为田地;把文章作为花朵,把事业作为果实,把书史当作园林;把歌咏当作音乐,把义理当作食物,把著述当作彩绣;把诵读当作耕耘,把记问当作积藏,把古人言行当作良师益友,把敬忠笃信当作修持,把行善降祥当作受益,把乐天知命当作归依。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
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译文
一个人清闲独处时应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谨慎,预知每一个念头的含义,严谨处事,安于天命,敬人伦以成就圣贤之道,以把自己的各种品行作为检验道德的标准,纠正自己的错误,一心向善,以成就圣贤之士的美名。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译文
把良心放在心中是先贤圣哲的最高学问;尽自己的本分为人行事,是圣贤之士的最高功夫。

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译文
能够参透万物的事理,心里就会越显得清楚而专一;能够把精力集中于一处,心底对万物的事理就会越通晓畅达。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译文
如果能够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作为自己的分内之事,那自己的分内之事也就成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了。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译文
身体虽然处在天地万物之后,但心灵却在自然万物之前;身体虽然处在天地万物之中,但心灵却在天地万物之上。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译文
观察天地万物自然的景象,学习先哲圣贤修身养性的本领。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奋斗不止,最终必会在学无止境的道路上成就一番事业。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译文
以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容易,但以圣贤之道要求自己就难了;把圣贤的道理表达出来容易,但是要身体力行地去做就困难了;按照圣贤的道理去做事容易,但是能够坚持到底就困难了。圣贤的道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施行仁政必须要从自己的品德性情做起;后代人却正好相反,不能够把学问和实践统一起来,不知道修养自身的性情,而只知道管理别人。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
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独凛明旦,幽畏鬼神,
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译文
嘴里说着伊尹和周公的名字,好像充满仁义道德,但内心里却想着偷盗等邪念之事,只知指责别人,从不约束自己,这样的人是“挂榜圣贤”的虚伪之士;在白天能严于律己,行光明正大之事,在黑暗中仍能够敬畏鬼神,知人事与天命,这才是有根有据的实际学问。

无根本的气节,如酒汉殴人,
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无学问的识见,如庖人炀灶,
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译文
没有立身处世的应有气节,就如同醉汉打人,醉的时候勇敢,可等醒来后勇气就无影无踪,没有了丝毫的力气;没有以学问为基础的见识,就好像厨师在炉火前面,面前是光明,而背后却是一片黑暗。

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

不然,耳边口头尔;
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

不然,臆说杜撰也。
※译文
用心体会事情中所蕴含的道理才能精确得当,这就要求我们做事要沉稳老练,如果凡事不由心,说过听过之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事理要以典故为解说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博学多识,否则就会凭主观思想随意推测,胡编乱造。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

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
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

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译文
即便有丝毫的疏漏之处,就可能导致对真理的认识不准确,所以才有了精确的要求。如若不然,众说纷纭的事必然会导致混乱而使一些人产生疑惑的心理。哪怕有一点粗心大意的意外想法,就可能会放松坚守事理,所以要求用心专一,如若不然,当面临利害关系时就必然会发生混乱。

图片

接人要和中有介,

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译文
待人接物要平和而有节操,处理事情要精明而果断,认知事理要正直诚实而通达。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
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译文
生在古人之后的人议论古人的得失优劣是容易的,可要是设身处地站在古人之位上做古人所做的事,就感到有困难了。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
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
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译文
古时候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就会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而今天的学者得到一句善言则必定要先取悦他人。古代的君子害怕别人耻笑自己无能,所以便不断地学习,以求增进知识;今天的君子对于自己的无能也感到十分羞耻,但他们不是充实自己的学问,而是极力地掩盖避讳。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译文
如果想要有开阔的眼界,就需要游历名山大川;如果想要有恢宏的气度,就需要熟读四书五经这些经典之作。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译文
先读经书,后读史书,那么议论起事情来就不会与圣贤的观点相违背;已经读了史籍再去读经书,那看书的目的就不能只是为了摘章引句了。

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
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译文
读儒家典籍,就能为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看史书鉴古今,就能使宏论滔滔、切中肯綮;游山川圣景,就可使志气凌云、眼界开阔;戒嗜好、弃私欲,就使胸怀磊落而一尘不染。

一庭之内,自有至乐;
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译文
自家庭院虽小,但总能找到赏心悦目的乐事;除了六经之外,就没有更奇特的书籍了。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译文
阅读没有见过的书,就像结识一位新朋友一样,情投意合;重读看过的书,就像故友重逢一样,显得亲切自然。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住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译文
思考些什么,忧虑些什么,心应如静水般平静,不得有丝毫的急躁情绪;不停留,不忘记,读书应当如流水般永不停息、坚持不懈。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

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
※译文
心境不能产生私心杂念,杂乱就会使心神恍惚而不能集中;用心也不能太过劳累,心神太劳累就会使精神疲惫,无法记住所学,而没有任何收获。

心慎杂欲,则有余灵;
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译文
内心谨防私欲杂念,才会使心神更加安详;眼睛能够避免杂乱的景象,才会使眼睛更加明澈。

图片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译文
放在桌案上的书不可过多,心中的书却不能少。鱼离开水就会干枯而死,人离开书就会失去精神的寄托。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

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译文
只要心中有远大的志向,就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方也是不能阻隔的;追求心中的志向,没有攻破不了的阻碍,就是再精锐的军队也无法抵御。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译文
如能使意念沉稳下来,所有的事理都能够通达明彻;人只要奋发图强,再困难的事也能够取得成功。

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
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

※译文
没有谦虚的态度,就如同用水浇石头,水一点也渗不进去;不能用心去领悟,拘泥而不知变通,就如同胶柱鼓瑟一样,一点也转动不得。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
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译文
读书不体验自身的感悟认识,就如同闪电照物一般,一点也把握不住;读书不能身体力行,就如同在水中前行有车无舟、在陆地前行有舟无车一样,一点用途都没有。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

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译文
读书贵在有怀疑的精神,有疑问才能引导我们对事物作进一步的了解;读书要按部就班,这样才能坚持到底、学有所成。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译文
读书就要明白其中事理,必须让自己感到满意;与他人谈论道理,必须让对方得到认可与信服。

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
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译文
珍惜爱护自己的精神,以便日后担当世间大任;虚度年华,浪费青春,凭什么报答君主亲人的恩德呢?戒酗酒,酗酒容易伤神。戒贪色,好色之徒容易腐蚀精神。戒美味的食物,美食容易使人精神昏愦。戒吃饭过饱,过饱容易使精神郁闷。戒多动,多动容易使人神志错乱。戒多言,多言容易使人精神受到损害。戒多忧,多忧容易使人精神郁结颓废。戒多思,多思容易使人精神受到刺激。戒久睡,久睡容易使人疲惫不堪。戒久读,久读容易使精神过于劳苦。

图片

翻译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