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观察:“星巴克”打造的品饮场景

 空山茶话 2023-02-27 发布于河北

“茶空间”就是个伪概念,连是用来卖茶还是喝茶都没搞明白。追问下发现人们还是更想给茶设定一个——品饮场景,于是我想起了“星巴克”……

最初的创始人是三位中产,秉持得是纯粹、精致路线,主要业务是出售精选优质咖啡豆,店内只提供辅助性的试品服务,更推荐客人买豆子回家喝。直到舒尔茨买断了“星巴克”的股份才放下身价开启了“第三空间”时代,咖啡也不再是“纯咖”一路,而是增添了很多加糖、加奶、加奶油、加巧克力、加干果、加酒的调饮咖啡。如拿铁、卡布基诺、福瑞白、焦糖玛奇朵、摩卡……,反馈也说明这些调饮咖啡较之于纯咖更有市场号召力,但也保留了小部分手冲咖啡以挽留那些不屑于调饮的纯咖客。所以“星巴克”并不纠缠于要做出多么顶级的咖啡,而是在争取让尽可能多的客群坐下来喝咖啡,并以此作为主体业务。当所有人都坐下来之后就形成了他所追求的家跟公司之外的——第三空间

跟茶做个类比,纯咖相当于纯茶调饮咖啡就相当于奶茶,星巴克的品类结构很接近于一家奶茶店,——的确,两者的很多单品是重合的。但其定位高端,装潢考究、窗明几净、真皮座椅、免费wifi、弥漫着咖啡牛奶的味道,卫生间清新整洁,所以¥20~40/杯的咖啡定价是包含了这些溢价的(所以点星巴克外卖我总觉得亏了)。

而且一个调饮,你还能点出自己的风格——咖啡豆的颗粒度多少,加糖多少,加奶多少,热饮、凉饮等,让旁边谁看着都觉得B格满满!但本质上跟点个珍珠奶“少放珍珠、多加红豆、两勺糖浆一个意思。但奶茶店大都缺乏星巴克的调性,即便是“习茶”也没有。

“星巴克”之所以能够保持调性,除了装潢考究外,即使是调饮为主也没有放弃对咖啡文化历史的宣扬,门店里的“黑围裙”就是专职与客人互动交流、有问必答的咖啡文化大使。所以相比之下,坐在奶茶店里怎么也不会觉得有文化,而坐在星巴克怎么也不会觉得没文化

你以为我在说“星巴克”么?——不,我是在描述一个鲜活的品饮场景。当代茶行业缺得就是这样的品饮消费场景

如今大都是茶店主营卖茶并提供免费泡饮服务,其弊端已很明显(茶卖不好,也泡不好),——而缺少一种类似“星巴克”的专门提供品饮服务的茶店。装潢也可以考究,调性也可以上去,——文化底蕴在这儿呢。如果品饮体验也能上去,而把部分单品的价格打下来,一杯二三十的客单价应该是很有市场的,于是也就有了茶的——第三空间

同时茶的互动性远比咖啡强,咖啡再怎么调也就是那一杯,而茶的品饮本质上是那个析出过程,基于茶的交流内容就会多,再加之一位类似“黑围裙”的角色,——我会更倾向于去这样的茶店喝茶……

似乎深圳、厦门等地已有了类似的茶店模式,但尚处于摸索期

首先希望它们能活下了,然后能活得越来越好!

拭目以待吧……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相    关    链    接
针砭茶艺:茶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