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侨英才 | 卢嘉锡院士:中国结构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菖蒲泛舟 2023-02-27 发布于福建

卢嘉锡(1915—2001年),祖籍福建永定,原籍台湾台南,生于福建厦门,美国归侨,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家领导人。曾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国防委员会第十三局马里兰研究室研究员,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研究部部长、校长助理、副校长,厦门市政协副主席,福州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兼华侨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结构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

台南世家 内渡厦门

1915年10月26日,卢嘉锡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台湾省籍塾师家庭,祖籍福建省永定县(今永定区)。卢嘉锡高祖父青壮时期告别家乡,沿汀江渡海赴台,定居台南。

卢家耕读传家。卢嘉锡曾祖父卢振基,清道光年间考中秀才,同治二年(1863年)被选为岁贡生,曾被选拔为宁德县学训导,前景看好。为侍奉老母,放弃科举,在台南一带开办私塾“留种园”。台南进士施士洁赞之“从游者众,一时掇巍科、翔文苑者,指不胜搂”,意思是培养出的优秀学生数不胜数。卢嘉锡祖父卢宗煌为饱学之士,曾任台湾省云林县学训导。

甲午战败,日本强割台湾省,年近古稀的卢振基不甘沦为日寇臣民,其时原任云林县学训导的长子卢宗煌已去世,卢振基毅然带领长媳一家内渡厦门。当时,内渡是不少有气节的台湾士子的选择。

卢振基带着一家定居厦门之后,租住在大同路朝天宫附近的海岸街,以在台时的家塾“留种园”为灯号,继续设塾授徒,不少世家子弟慕名而来。卢嘉锡父亲卢东启学养深厚,自小遍读经史子集,能将国学经典全都熟记心中,随时能脱口而诵,虽然二十多岁就眼睛失明,但仍能以教书为业,继承祖业,主持留种园家塾。卢嘉锡弟兄三人皆生于厦门,并在留种园中开蒙。卢东启的四弟卢文启、六弟卢心启在大陆继续走科举之路,两人十几岁时同年考中秀才。1945年台湾光复后,卢心启回台任台湾大学教授。

2

卢家神童   厦大才子

图片

青年卢嘉锡

卢嘉锡幼时随父读书。1924年正式进入留种园私塾学习,禀赋甚高,能文工诗,并擅长对联。两年后,他因成绩优异,直接插班读小学六年级。小学只读了一年,再次“连跳三级”,直接插入大同中学初中三年级学习。1928年秋,卢嘉锡读完初中三年级,就有了报考厦门大学预科的念头,而且真的考上了。但按旧学制,他离中学毕业还有一年的时间。正犯愁时,大同中学校长杨景文破例为他提前出具毕业文凭,说:“既然你有这个本事考上,我就违心一次。”于是,不满13岁的他考上了厦大预科。

1930年,卢嘉锡预科毕业,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班。因品学兼优连续4年获陈嘉庚奖学金。1934年,卢嘉锡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时修毕数学系主要课程。大学期间曾担任校化学会会长和算学会副会长,毕业后留校任化学系助教三年,同时兼任厦门省立中学数学及英文教员。

3

留学英美 获成就奖

1937年8月,卢嘉锡考取第五届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进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并在著名化学家S.萨格登指导下,进行人工放射性研究。由萨格登指导的博士论文“放射性卤素的化学浓集法”,使卢嘉锡成为世界上在人造放射性领域内最早用实验进行定量研究工作和首次成功地分离出放射性高浓缩物的化学家。

1939年7月,卢嘉锡通过答辩,获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1939年秋,经萨格登推荐,卢嘉锡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杰出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L.鲍林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结构化学研究,任客座研究员,成为鲍林的得意门生之一。从此,结构化学便成为他的研究方向。

1940年夏天,卢嘉锡留学期满,被鲍林挽留在美国工作至1944年。在此期间,他的科研成绩斐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其中不少成为结构化学方面的经典文献。他在X射线晶体学方面的论文,后来长期成为同类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卢嘉锡受惠于鲍林至深,他向鲍林学习了现代结构化学、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气相电子衍射技术以及治学方法,正是鲍林把他培养成为一名结构化学家。鲍林称卢嘉锡是他的好学生。临别前夕,鲍林留下卢嘉锡的作业本作为纪念,而当卢嘉锡在198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长时,鲍林又把作业本寄还给自己的好学生作为贺礼。

1944年,因在结构化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卢嘉锡应聘到隶属于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第十三局的马里兰州研究室,参加战时军事科学研究,在燃烧与爆炸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绩。在美国,卢嘉锡已担任一个高级研究室主任,因卢嘉锡在英国留学时从事过放射化学的研究,美国政府希望他能参与原子弹的研究,条件是切断与祖国的一切联系,但被卢嘉锡拒绝了。

1945年,卢嘉锡获得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局颁发的“科学研究与发展成就奖”。

1946年冬,卢嘉锡怀揣“科学救国”一腔热血,谢绝优异的科研条件、高额的工作薪金和舒适的生活,于1947年1月回到祖国。

卢嘉锡在上海接受了浙江大学的聘任,但是当他回到厦门后,母校厦门大学无论如何都不放他回去,任命他为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兼系主任。两所大学谁也不肯让步,浙江大学更是坚持每月给卢嘉锡寄工资来,卢嘉锡一时处于“情”与“义”两难的境地,只好两头受聘,常住厦门,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课,每年在浙大化学系讲课半年,“争端”才得以解决。

1947年春,卢嘉锡在浙江大学第一次讲课结束,浙江大学化学系学生会发起、140多名师生联名写信挽留,连当时的代理校长也在挽留信上签了名。但是他后来还是选择了长期留在母校厦门大学。

4

坚守鹭岛 保护厦门

图片

卢嘉锡鼓浪屿故居

解放战争期间,卢嘉锡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积极参与了爱国民主运动,并逐渐看清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本质,认识到共产党是爱国进步力量的代表,并由认同到坚信再到立志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当局要求学者去台湾,不去的不给发工资,卢嘉锡作为知名学者更是被要求必须赴台。此时担任厦门大学“应变委员会”副主任的卢嘉锡,设法为困境中的厦大教工、家属买米送菜,资助困难学生。国民党方面今天派人送船票,明天派人送机票,劝他去台湾,卢嘉锡总是以“家里人多,舱位安排不足”为由推脱。不仅如此,卢嘉锡不顾个人安危,为保护厦门大学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保护进步学生和中共地下党的同志,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卢嘉锡迎来自己科学研究的春天。1950年后,卢嘉锡历任厦门大学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部长和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1950年,他在国内高校中首先创办了以结构化学为主的化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同时在国内首次招收了以结构化学为主的物理化学研究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先行者之一。他有一套比较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育思想,在他的努力下,厦门大学不再仅因有校长王亚南创办经济系而闻名,同时因化学系的崛起而跻身全国重点大学之列。

1955年,卢嘉锡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同年被高等教育部聘为一级教授,是中国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和一级教授之一。

1956年7月,卢嘉锡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厦门大学期间,卢嘉锡还曾当选厦门市政协副主席。

5

参办福大 创物构所

1957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福建省工业总产值只有5亿元,而且大部分是以手工业为主。面对工业基础的薄弱,福建省委决定开辟以三明市为工业基地,创立起具有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一整套工业体系。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首先面对的就是高级工程人才的匮乏。而在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中,福建省被裁撤了4所高校,只剩下了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学院、福建农学院和福建医学院。其中,唯一能培养具有大学水平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厦门大学理工科各系,早已在1952年被调整并入省外各院校。这样,福建省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只能靠外省院校支援,但这难以满足省内经济建设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创办一所工科大学则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创办福州大学。1958年,根据组织的决定,卢嘉锡到福州参加筹建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卢嘉锡殚精竭虑,从系科布局、课程设置、图书订阅、科研设备购置、师资聘任到组织管理,都付出了大量心血,同年秋福州大学正式开始招生,他亲手组建的化工系成为福州大学首批开始招生的4个工科系之一,年内又增设了化学系和其他两个系,化工和化学两系时至今日依旧是福州大学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专业。

在筹建化工系和化学系的同时,卢嘉锡还夜以继日地筹建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相继建立了技术物理所、化学所、电子所、数学力学所、自动化所、稀有金属所六个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室。1960年,卢嘉锡出任福州大学副校长兼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院长。卢嘉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又重新回到结构化学和物质结构研究的前沿。

1961年9月,根据当时制定的八字方针调整合并成为理化研究所,卢嘉锡兼任理化研究所所长。1962年1月起建制改属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并改名为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卢嘉锡仍旧任所长。

1970年,中国科学院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改名为福建省国防工业办公室7701研究所。1972年后,卢嘉锡着手恢复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科研队伍和设备。1973年,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卢嘉锡继续担任所长,他指导该所结构化学、晶体材料、催化及金属腐蚀与防护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

6

治国理政 德高望重

1977年12月27日至1978年1月5日,于福州召开的福建省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卢嘉锡被选为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在1979年12月18日至23日,于福州召开的福建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卢嘉锡当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卢嘉锡是我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者之一。1981年5月,卢嘉锡在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会大会主席团首次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院长,后兼任党组书记。1982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任职期间,他坚决贯彻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积极推进科学院的全面改革,推行所长负责制,对科研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多方开展横向合作,创办开放研究实验室等,力求使中国科学院真正成为全国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中心,对科学发展创新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他于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理事会理事,1988年当选为副院长。他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促成了第三世界科学院第二次大会在北京召开。1987年,卢嘉锡卸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一职,担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

1983年6月,卢嘉锡当选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常委。1988年3月,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兼华侨委员会主任。1998年3月又当选为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64年,卢嘉锡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再次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卢嘉锡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德高望重的卓越领导人。他于1953年3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曾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期间,卢嘉锡曾不顾年事已高,连续6次带队先后到河北秦唐沧开发区、贵州毕节地区、广西百色地区、陕西榆林地区、内蒙古地区和福建龙岩地区等地,跋山涉水开展调查研究,就区域性、专题性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论证,提出不少富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由他倡导成立的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为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做了大量工作。

7

结构化学 开基始祖

20世纪30年代末,卢嘉锡意识到物理化学的第一发展阶段即热力学阶段日趋完善,可能成为第二发展阶段的将是结构化学,因此他选择了这个学科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加州理工学院,卢嘉锡参加过过氧化氢分子结构的研究。卢嘉锡和P. A.盖古勒巧妙地用尿素和过氧化氢作用生成用氢键连接的脲-过氧化氢加合物,并培养出这种加合物的单晶。接着,他和E.W.休斯合作完成了晶体结构测定。

1943年,卢嘉锡与J.多诺休采用电子衍射法研究了硫氮(S4N4)、砷硫(As4S4)等化合物的结构,并定出被他们称为“摇篮”形的八员环构型。在结构分析方法上,他提出过一种处理等倾角魏森堡衍射点的极化因子和洛伦兹因子的图解法,成为当时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较简便的方法,曾被收入《国际晶体学数学用表》(第二版)。

20世纪60年代初期,卢嘉锡在创办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同时,组织、领导过渡金属络合物和一些簇合物、硫氮系原子簇化合物以及新技术晶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如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天花粉蛋白空间结构测定,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核糖共活蛋白的分子模型。

与之同时,卢嘉锡从结构化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的初步模型—福州模型I。该模型被国际同行在论文中多次引用,并以“M2S2”的局部结构形式出现在后来其他科学家提出的模型之中。卢嘉锡在总结铝铁硫簇合物合成反应的大量实验事实时,发现类立芳烷型簇合物在其“自兜”反应的生成过程中经常留下反应物基本单元的结构“遗迹”可供“寻根”,因而提出复杂的原子簇化合物可由较简单的原子簇“元件”通过活化成为“活化元件”而组装起来。在这一理论设想的启发和指导下,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合成出了许多新型类立方烷型的簇合物。卢嘉锡在结构化学的前沿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学术贡献,为中国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研究跻身于世界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8

科技大家 饮誉世界

图片

晚年卢嘉锡

为了使中国在晶体材料新技术科研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卢嘉锡提出了实验与理论、化学与物理(或其他非化学学科)、结构与性能、静态与动态、基础与应用等5个双结合发展结构化学的战略思想,在他的指导和培育下,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科研队伍和一批颇有影响的学术骨干,在化学模拟生物固氮、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天花粉蛋白晶体结构、全新非线性光学高技术晶体材料、激光晶体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几十项重大成果。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已成为中国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研究中心,国内外新技术晶体材料研究中心之一。

20世纪80年代,卢嘉锡在“类芳香性”本质方面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他组织研究力量,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和实验研究,从理论上深化和完善了“类苯芳香性”的概念,把平面芳香性扩展到立体芳香性,建立了六元簇环芳香性和三中心键模型,从理性上系统地认识了某些过渡金属原子簇合物的特殊反应性能和物理性质,使新型簇合物的合成进入分子设计的新阶段。

1978年,卢嘉锡的“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网兜模型”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992年,他的“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和结构化学”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9年10月,他获何梁何利成就奖。卢嘉锡在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得到国际科技界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过欧洲科学文艺文法学院名誉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与美术院外籍院士等荣誉。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1966年1月30日发现的3844号小行星,命名为卢嘉锡星。

2001年6月4日,卢嘉锡病逝福州。2006年7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卢嘉锡的子女联合发起,以卢嘉锡生前所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百万港元奖金为基础,并吸纳海内外企事业单位、民间社团及个人的捐助,构成总额500万元人民币的基金本金,创立了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该基金会先后设立“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2008年,中国科学院与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联合设立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图片

来源 | 福侨世界总网

编辑 | 福建侨报社微信工作小分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