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我们都是那只薛定谔的猫,处在"既死又活"的状态

 抑郁那些事 2023-02-28 发布于重庆

著名的实验薛定谔的猫:薛定谔的猫(英文名称:Schrödinger’s Cat)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 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是指将一只猫关在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里。镭的衰变存在机率,如果镭发生衰变,会触发机关打碎装有氰化物的瓶子,猫就会死;如果镭不发生衰变,猫就存活。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由于放射性的镭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状态的叠加,猫就理应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状态。这只既死又活的猫就是所谓的“薛定谔猫”。但是,不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猫,则必须在打开容器后才知道结果 。该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巧妙地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薛定谔的猫还延伸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问题和哲学争议。

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讲话是否会感到紧张?在同龄人面前,你被一个比你优秀的人所比较,你是否会感到自卑?而在面对压力山大的困难和考核时,你是否会感到恐惧?

你想要克服紧张、自卑、恐惧等负面情绪状态,你想要塑造一个完美的精神世界,以便自己可以从容应对各种事情,你想要自己的内心状态听从自己意愿的想法,你想要牢牢控制这种局面。做自己。

然而你却做不到你自己,在陌生的人际环境时常紧张,不能从容淡定地表现自己。当你拿来同比你优秀业绩的同事比较议论时,你还是会感到自卑和痛苦,更不用说你在面对比你强大的敌人时依然会心生恐惧,即便在此时此刻,你努力地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不要自卑、不要恐惧,可内心却并不听从你的指挥。

于是你有点愤怒,有点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呢?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克服这种负面状态了,为什么这些负面状态还是如影随形?甚至自己在思想层面已经不再紧张、不再自卑、不再恐惧,可是自己的内心为什么不听从自己的思想呢?你愤懑抑郁甚至大发雷霆,我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我自己?

当你处于强迫,焦虑和抑郁痛苦的时候,明明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就是无法控制的思想和行为,你明明在调整自己的正面的情绪来对付负面的想法,但就是做不到,反而加深了痛苦。


在物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在物理学中给出的答案是,猫处于一种既死又活的状态……

我们确实无法确切地知道猫当前是活的还是死的。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只猫当前处于这种状态,即给定的假设状态,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状态去解决问题,而并非一定需要知道猫的死活。假如我们把我们想要克服的心理当作这只猫,那么我们未必需要克服这种心理,我们需要的是我们知道自己在克服这种心理,我们处于这种状态,我们根据这种状态去调整我们的行为,做到我们该做的即可。也就是说不必追求一个结果,而是顺应一种状态,为所当为。饿了吃饭。困了就睡觉,病了就医。

紧张焦虑,产生的压抑痛苦都是一种本能的体现。我们怎么可能会克服本能呢?就像我们怎么可能会克服呼吸空气?我们所需要克服的并不是自卑、恐惧、虚荣等负面状态的本身。我们需要克服的是这些负面状态影响到我们的思想想法从而控制我们的现实行为,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让这些负面状态主宰我们的生活。而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


薛定谔猫的想法代表的是一种状态,即并非一定要实现某种思想,而是把这种思想作为一种状态去实践,前者是一种结果,而后者是一种状态。同样的,如果我们想要拥有其它积极的内心状态,例如坚强和自信,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地要求自己的内心去产生这样的情愫。而是,在我们的思想层面知道我们想要这样的状态,从而改变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一如我们无需计较薛定谔猫的生死,而只需知道这种存在的状态去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生命的存在就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结果,这种状态,只有在当下产生,当下之外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状态。

当我们处在痛苦的状态,我们在头脑层面深入过去解决问题,我们对这种状态,极度的不满,恨不得在第一时间除之而后快,我们总是追求痛苦前的状态,非要在头脑的层面得出解决的结果,不断地内耗和自我攻击,过度关注自己的病情而持续追求一个感觉愉悦的结果,所以,你无法在当下生活和学习,总是认为当我有了好的状态,才是生活的开始。而事实上是当你有意识地生活在当下,才会有好的状态。带着症状生活,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结果。


从宏观上来说,我们的生命一直都是处在一种状态,在情绪上有痛苦的状态,有喜悦的状态。在工作中,有成功的状态,有失败的状态。在生命中有出生和入死的状态,但恰恰没有永恒的状态。但我们犯的错误就是往往追求永恒的状态,在头脑层面上追求永恒的快乐,于是不断地向外寻找,被各种欲望所控制,被各种外物所奴役,被各种情绪所操控。于是产生各种上瘾,借助酒精、借助毒品、借助钱色、借助名利。

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种结果,想把一切事物都按照我们的设想固定下来,想把这种状态一直固定下来,想把财富固定下来,想把感情固定下来,想把健康固定下来。于是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无法安住当下,无法享受上天给我们的恩赐,无法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对美丽的天空视而不见,对鸟儿的呼唤充耳不闻,对春天的生机漠不关心,对冬日的暖阳不屑一顾。脑海中全是充斥着不安和焦虑,充斥着一个受害者的故事,那个故事都是关于自己。

亲爱的朋友,没关系的,我们都会犯错,都是第一次做人,我们也会莫名其妙地掉眼泪,走在路上,也会突然崩溃,但并不影响我们去看晚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