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症:善良是善良者的墓志铭,舍不得伤害别人,就伤害自己

 抑郁那些事 2023-02-28 发布于重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无论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它可以是原生家庭的伤害,也可以是应急性心理创伤,更有可能是基因传承和累世的业力。当这些叠加的创伤面对生活的负面事件时,自我无法调和这些冲突、这些矛盾,基于本能的自我防御,就会以抑郁焦虑等症状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

大部分抑郁症最开始不是疾病,而是情绪的表达受阻,在意识行为疗法中被表述为未被满足的爱、未被重视的需求、未被肯定的行为。从而被压制的情绪,无法得到合理宣泄,在潜意识的积压。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基于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当这些负面的情绪能量无法得到排泄,那么就只有撤回自身。对外攻击,形成人际障碍,对内攻击,形成焦虑抑郁等心境障碍。

换句话说,抑郁症丧失了攻击性,所以他们不得不攻击自己,什么刀枪棍棒都往自己身上使,他们舍不得攻击别人。

所以,抑郁症通常的做法就是把自我封闭起来,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关闭了整到自身的能量通道,无法与外界交换能量,所以整到人看上去很懒,没有活力,他们无法感受到常人的愉悦,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这种无意识的状态,导致整到人浑浑噩噩,感觉和真实世界隔了一薄膜。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也是一种能力,趋利避害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而抑郁症却丧失了这种能力,抑郁症的朋友把所有问题归罪于自己,他们不断自责自罚自罪,所以通常他们通过自残来缓解内在的各种冲突,外在的各种矛盾。他们总是认为别人比自己重要,自己不配得到爱,不配得到关注。所以他们没有价值感。他们总是认为别人比自己幸福,所以他们不断地想成为别人,从而迷失自己。

一个正常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重要,自己的观点比别人正确,自己的行为比别人正常,他们所有的生产生活都在基于维护自我的完整性来开展,所以当有人反对他的观点的时候,他会反驳。当有人指责他的行为不当的时候,他会辩解。当有人侵占他的利益的时候,他会据理力争。这就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心理学叫做攻击性。这种攻击性就是建立在我比别人重要的逻辑上的自利行为。

而抑郁症丧失了攻击性这一本能。所以,重塑趋利避害的攻击性的能力成了疗愈抑郁症重要一环。

当抑郁症丧失了攻击性,他们有的人就会选择躲进安全的“被窝”。心理学叫退行。

退行(regression),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焦虑。退行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遭遇重大挫折时,人还会倒退,比如吮吸手指,或者大小便不受控制。

其实,倒退是面对创伤性事件时的不健康防御方式,人会退回曾经的安全时期,也就是之前依赖母亲的某个阶段。

吸吮手指是因为他内心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总渴望着退行到婴幼儿状态,继续在妈妈怀里吃奶。

因为人们知道:退回到那个时候,家人是爱他的,包容他的,他是安全的。

如果母亲并没有给婴儿安全,那么发生倒退时,人就会倒回子宫时期,那里才是安全的。倒退回子宫,倒退回子宫是相当危险的,就如同进入坟墓,这就是抑郁和自杀倾向的根源。

事实上,人的一生中,难免有想重回到未成熟时代的表现以重温旧梦获取满足的时候。只要无伤大雅,均可用退行作用来进行心理调节。例如,父亲与孩子捉迷藏,像个小孩子一样趴在地上玩。这种短时间、暂时性的退行现象,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极其需要的。

可是,假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出现退行,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应付困难,或利用自己的退行来获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以避免面对现实问题而痛苦,那就成了心理问题了。因为退行作用毕竟是一种逃避行为而不是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况且不成熟的行为几乎无法避免地把困难加重得愈发不可收拾。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我们总是想要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或许,成年人的孤独,就是悲喜自渡,而这也正是我们难得的自由。”

人,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