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 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 圣人者,天地之使也。 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 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可以上合,可以检下。 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我们来看第一句。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 ![]() 自天地产生以来,聚散离合是常见的事,其中必然会产生缝隙,不可不加以细察。 天下万物离离合合,千变万化,都是事物自身本然的规律。在这个离合变化之中,必有缝隙存在。所以,只要是人,他就有弱点,就有缺点,他或者贪财、贪色、贪名,或者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等等,而人和人之间时间久了,总会有摩擦,总会有隔阂,所有这些,不管是缺点还是隔阂,在鬼谷子看来,我们都可以加以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貂蝉的美人计能够成功,就是由于董卓和吕布的贪色的弱点,而李斯最终能被赵高陷害,就是赵高利用了秦二世和李斯之间产生的罅隙,然后火上浇油,从而置李斯于死地。所以: 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 能够通过捭阖之术探知游说对象同他人之间的巇罅,又能凭借抵巇之术很好地加以利用和恰当地处理的,就是圣人。 就是说,对于万事万物的变化和离合的缝隙,我们不可不察,要仔细研究,谨慎推敲。所以,很多事情我们觉得成功的把握很大,但结果却与预期相差很远,就是因为我们粗心大意,就是因为我们对于细节对于小的征兆没有耐心的观察和警觉。但是,大智慧的人,都是可以洞察先机,可以顺势而为的,所以: 圣人者,天地之使也。 使:不是使者,是使然的意思。 连起来,圣人者,天地之使也,就是说,圣人能够如此,乃是天地使然,他是世人召唤出来的。 那么具体,圣人会怎么做呢? 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 如果世道混乱不可挽救,圣人就会远离是非,隐遁江湖以待时机。 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如果世道还可以挽救,圣人就会为国家筹划谋略。 就是说,不同的时机,我们要采取不同的策略,灵活使用,随机应变。 春秋的楚庄王就是如此。楚穆王去世后,年轻的楚庄王即位。继位之始,楚庄王每天不问国政,只顾纵情享乐。我们说,楚庄王虽然表面三年不理朝政,但对国内外大小事宜都非常关心,朝中大事及诸侯国的情势也了如指掌,而且对于各种情况也都想好了对策。这就是世无可抵的情况,楚庄王只能深隐而待时。而在时机成熟之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楚庄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忠臣,削弱了奸臣的力量,并杀了一批罪大恶极的罪犯以安定人心。从此,楚庄王开始励精图治,争霸中原,一鸣惊人。 所以,不同的世道,不同的时机,是韬光养晦,还是治世谋划,它是智者能够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则。 可以上合,可以检下。 合理的运用抵巇之法,圣人就可以上合君心,下达民意。 扩展开来,放到现代的社会中,这里的上合,也可以说是合于上,就是在你之上,在你之前的事物,就是上级,就是强者,说白了就是利用这抵巇来加强自己和强者的关系。而检下,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抵巇来协调自己和下属的关系。总的来说,可以上合,可以检下,就是你可以利用所有人的矛盾和裂痕,来形成对自己有利的所有人的人际关系。 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能够因循此道,方可稳居帝位,成为世人的守护神。 所谓的因循,就是顺应,就是要顺着事物变化来,不要强硬的改变,也就是顺应了天地之道。能够顺应天地之道,才能算是天地之使,也就是天地守神了。 商鞅变法就是一次顺应历史,顺应发展的改革。它推动了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同时,商鞅变法还使秦国的经济获得迅速的发展,秦国的军队变成虎狼之师,为后来统一中原打下了百年根基。 所以,不管是捭阖之道,还是抵巇之道,它们最终都要顺应天地之道,都要跟随历史的车轮,然后因事而谋,然后顺势而为。 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到这里抵巇篇的内容我们就讲完了,我们说抵巇篇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上指导,告诉我们对于对方的漏洞,对方的矛盾,这些看似破绽和裂缝的地方,加以利用,从而成就自己。接下来,鬼谷子针对人性的弱点,提出了飞箝之术,用它来实现对别人的控制和钳制。那么什么是飞箝之术呢?欢迎大家定时收听四哥品书,鬼谷子讲解,飞箝篇,下一讲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