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川:土地托管让农民省心又增收

 源源不断 2023-02-28 发布于宁夏

  2月24日,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的苜蓿地里,三台大型农用机正在进行机械播肥。由于今年开春下了两场大雪,地里普遍比较潮湿,目前只能在相对适宜的苜蓿、小黑麦地里开展施肥,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要等到3月1日之后才能陆续施肥播种。

  正在地头盯着施肥的是种植大户汪威,眼前的1500亩苜蓿地是他的饲料种植用地。恰逢灵武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季文来巡查,两个人站在肥料机上正讨论肥料使用情况。“你这肥料的配比是多少?”季文问。“25斤的缓控释肥,还有一部分的磷肥、钾肥,本来计划用30斤生物菌肥呢,结果还没到货。”季文叮嘱他:“缓控释肥是目前大面积推广的一种肥料,用量小、效果还好,后面还要再补施上。”

  这些日子,季文和同事们每天一早就扎进田间地头,针对农户用肥种类、肥料用量、施肥深度等展开指导。今年还将推广小麦套种玉米、玉米套种大豆的种植新模式,同时开展技术推广。

  汪威还有一个身份是灵武市同德机械化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合作社主要为农户提供土地流转、农机社会化服务、代耕代种代收代烘的托管服务等。沙坝头村村民杨金钟就将自己种植的30多亩农田以半托管的方式承包给了合作社,从施肥、播种到种植、收割,每一个过程涉及使用大型机械的环节就交给合作社统一作业。“以前都使用小农机,效率不高还费人力,托管之后都是大型机械,作业效率高、成本也降低了。在具体种植方面,合作社规划的就比较科学,每年都会将土壤进行化验,缺什么就补什么肥料;农资物品也都是从厂家直接采购,用得放心,闲暇时外出打工,可以增加一份收入。”杨金钟说。

  “沙坝头村共有1000多亩土地,交给我们托管的占80%,分为'全托管’和'环节托管’,根据作物种类、种植面积等收取一定托管费用。'全托管’就是老百姓把地全权托管,从耕地、种地、收地、灌溉、除草各项田间管理都由我们负责,只管收粮。'环节托管’就是负责其中几项环节的服务,如提供机械、播肥等。”汪威告诉记者,目前采用“合作社+订单+农户”模式,每年带动农户发展订单种植面积2万亩,订单联结带动农户数2000多户,年均增收300多万元。随着农机设备不断增加,规模化种植技术日益成熟,合作社先后购置拖拉机、播种机、旋耕机、大型植保机、植保无人机、联合收割机等机械50余台套。

  截至2022年底,银川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合作社达到191家,服务对象64007户。全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298.18万亩,营收2.6亿元。“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有效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实现'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同时,促进了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以全托管水稻为例,亩均增产25公斤、增收75元;农药、化肥等成本降低8%—10%,亩均节约成本20元;价格每斤提高8%—10%,增收100元左右;每亩总体增收超过200元。推广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除草剂减量除残,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夏日报见习记者 张敏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