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父张存悌先生验方:通用潜阳汤

 了然3z5ctoaa2w 2023-02-28 发布于广西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分享学术经验。文章的中医药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才可使用。特别是文中的附片。不能准确辨认疾病阴阳属性者,不懂中药材选药、药理及其煎煮服用法者,绝对不可抄袭使用。读者更不可照搬医案中的方剂医药用法,以免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

功用:温阳益肾,潜纳浮阳;治虚阳上浮外越如口疮、咽炎、牙痛、发热等诸多病症。

药物组成:附子(先煎)、干姜各 15g,肉桂、砂仁各 10g,龟甲、炙甘草各 15g

阳虚甚者附子、干姜可加大剂量至 30~90g;水湿偏甚如泄泻、水肿可加茯苓 30g,泽泻 20g,兼有引归之功;若有痰饮加入半夏、苍术以化痰湿;下焦有热象,如尿黄、尺脉偏浮等加黄柏 15g;心烦、口干等伤阴者加红参10g;发热可加童尿、猪胆汁咸寒反佐,引阳入阴;凡见虚阳上浮如咽痛、口疮等证均宜冷服,此古人偷度上焦之策;多汗欲脱可加山萸肉、白芍酸敛以收之;血证再加炮姜 30g,血余炭 30g,以温摄止血;凡见惊悸烦躁者可加磁石、龙骨、牡蛎等介石质重之品以潜镇之;兼见表证宜先参入麻黄、细辛、生姜等开表散邪。

方解:本方为郑钦安所制潜阳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而成。方以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汤温扶阳气用为主药;肉桂协同主药功专温肾而为辅药;另遣砂仁宣中辟阴,纳气归肾;龟甲通阴助阳,兼有潜镇之功,合为佐药;炙甘草补火伏土,调和诸药而为使。

应用提示:虚阳上浮外越诸证乃由阴盛格阳,虚阳浮越而致,虽见肿痛火形之种种热象,皆系假象假火,人多误辨阴虚阳热而误治,临床屡见不鲜,关键在从神色舌脉一派阴色阴象中辨之。本方为治虚阳上浮外越诸证之通用之剂,用治各种阳虚阴火之证有执简御繁之妙。

               例案:

1.舌疮:张某,男,50 岁。舌疮反复发作,烧灼感,1年发作一二次,已有 20 余年。睡眠不好,足凉,稍食凉就腹泻。舌淡胖润,脉右弦浮寸弱。左弦寸弱。通用潜阳汤加味:砂仁、附子各25g,黄柏15g,炙甘草30g,肉桂 10g,泽泻 15g,茯神、枣仁各30g,通草10g5剂。服药3剂,舌疮即消(编者治案)

2.口疮:聂某(某免煎中药销售经理),女,40岁。口疮反复发作10年,每因劳累则发,足凉,现正发作期。舌淡胖润,脉右寸滑尺沉,左寸尺弱。

用免煎药,通用潜阳汤加味:附子30g,砂仁25g,龟甲、黄柏各10g炮姜 25g,川牛膝 15g,肉桂、沉香各 10g,炙甘草 60g3剂后口腔溃疡愈合,巩固未发(编者治案)

3.口臭:孙某,男,31岁。口苦口臭年余,晨起尤其明显,尿清,大便黏溏,手足不凉,宿患高血压。舌淡胖润有齿痕,脉沉滑软,左寸浮。辨为脾肾阳虚,阴火上浮,治拟温补脾肾,兼以潜阳,通用潜阳汤加味:附子15g,砂仁 25g,龟板、黄柏各 10g,白术 30g,肉桂、白豆蔻各 10g,牛膝15g,益智仁 20g,炙甘草 15g10 剂后口苦消失,口臭显减,便溏依旧,前方附子增至 20g,另加茯苓 30g,泽泻 15g,再服 10 剂,口臭亦消失,原方加减调理巩固(编者治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