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

 冯栎钧是老师 2023-02-28 发布于四川

如果说《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给团队带来的成长是文本的解读,是对学生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的话,那么《读不完的大书》就给选手带来了全方位的成长。

执教这节课的刘贵霞老师是一位非常好学的年轻老师。虽然工作的时间短,但是对教材有自己的看法,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的经验。她本来的语调是激昂而高亢的,通过这次的磨炼,变得浑厚且低沉。这还仅仅是她其中之一的改变。

反正,磨课到最后都是磨人。琢磨的过程,本身挺好玩儿的。

以下是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板块一:激趣引入,了解大自然。

1.作者把什么比作大书。

2.学生自由交流:大自然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对大自然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摸清学情。这一教学行为,体现了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

板块二:多种形式,检测字词。

1.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描写动物的词语。

2.认读植物的词语,借助图片了解棕榈树。

3.读通长句,通过对比,理解“重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一个方面是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检测字音,初步感知动植物的特点;二是借助词语对课文内容有初步感知。

板块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创设情境,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关键句。梳理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交流想到的画面,理解“遐想”。

3.学生带着想象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上一个单元,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关键句的学情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大自然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板块四:借助关键词,体会语言的生动,仿写练习。

1.默读第二自然段,圈出觉得好玩的动物。

2.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相机学习“小麻雀、老鹰、蚂蚁”。

(1)小麻雀:感受叠词的节奏美。

(2)老鹰:做动作、看视频,感受老鹰的雄健勇猛。

(3)蚂蚁:链接原文,理解“两军对垒”,感受小蚂蚁的勇敢忠贞。

3.合作读文。

4.观察句子,发现动物描写的表达规律,让学生在仿说仿写中,学以致用,积累生动的语言。

5.展示交流,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看图片、看视频、做动作、作对比等方式理解动物的特点,知道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进行描写的。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通过互动交流,仿写、创作等方式进行练习。达到积累生动的语言,学以致用的目的。

板块五: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在朗读中升华对大自然的热爱,为第二课时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六、板书设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