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放学回家的孩子聊什么

 袁占舵 2023-03-01 发布于河北

跟放学回家的孩子聊什么

家长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家长跟孩子说什么,聊什么样的主题,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关键,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不同的话题所产生的结果会差别很大。

每天放学回家后,家长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孩子在学校过得如何。

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家长更是放心不下,孩子刚放学回家,常常会开始连环追问:

“今天跟同学打架了吗?”

“今天挨老师批评了吗?”

“今天在学校表现如何,有没有哭?”

……

这样的话题都是负面的,只会让孩子去回想:自己有没有打架、有没有被老师批评以及有什么委屈等。

有的孩子为了让家长得到“满意”的答案,甚至会编造一些故事。比如哪个同学抢夺自己的玩具,是欺负自己;老师没有点名让自己回答问题,老师是不是不喜欢自己……

如果问孩子:“你今天过得怎么样,玩得开心吗?”孩子便会讲述跟小朋友玩了什么,非常开心。

如果问孩子:“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呢?”孩子可能会想许久,也容易得出来哪个小朋友推了他,或者跟他争东西。

那么应该如何跟孩子聊,给家长四点建议:

首先,一定要尽可能聊点正面的问题,其实这也孩子很愿意跟家长说的。

什么样的问题是正面的呢?比如“你今天有没有打架?”就是负面的,是对孩子的一种质问和否定,不如换成“跟同学们在一起好玩吗”,这就是正面的问题。

其次,要问孩子具体的问题,让孩子能回答上来,乐于回答,直至善于回答。

假如你问孩子“今天上课认真吗”或“今天学了什么呢”这类问题,会让孩子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不如看看当日的家庭作业通知,知道孩子大概学了什么,就顺便跟孩子谈谈当日所学的内容。

比如孩子在二年级,学的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你如果跟孩子说,“今天是不是学了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到底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呢?我都记不清楚了,可以跟我讲下吗?”

这样,孩子会兴致勃勃地跟你讲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然后还可以一起谈论下去,其他动物有没有这样的呢?从一堂语文课开始,慢慢变成了一堂科普课。

如果孩子数学课学了测量和单位,那就不要问数学学了什么,可以拿一件物品,让孩子来量量它的长度,再做一个记录。

再次,有些问题,要慎重问。

有少数家长,生怕孩子在学校里被惩罚,因此放学后会追问孩子,老师是否打人、是否体罚人?这样的问题会让孩子产生疑惑,甚至会让孩子去悄悄观察老师,专门针对老师哪有毛病,找出一些问题,好向家长汇报。

常有孩子会说老师太严厉,甚至指明老师的缺点,此时家长一定不要向着孩子,而应该告诉孩子老师这样做的理由,哪些是为了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或缺点,同时让孩子明白,老师也会有缺点,人无完人,要学会包容。

最后,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如果孩子嘟着嘴,委屈地从学校回到家,不能急着去责备孩子为什么这样:“你是不想上学吗?”“你在学校又惹祸了?”或是“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可以轻声询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呢?”

如果孩子不回答,也不要急,让他先洗手,放下书包,等他自己跟你来说。

孩子委屈的原因,有可能只是在回家的路上,没有抓住那只小昆虫,或者自己不小心摔倒了,正难受呢。因此,相比于那些责备而言,不如耐心地倾听一番再说。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哭、不发脾气,好好说。家长说的话,往往体现了家长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引导孩子情绪和关注点的风向标。

不管怎样,孩子回家后,家长说的第一句话,要尽量温暖一点,做到平和耐心一点。就好像我们忙碌一天下班回到家中,希望听到家人温暖的话语和微笑一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