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路桥区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3-01 发布于山东

之所以叫做“路桥”,是因为此地水网发达,几条河流相互连通,北街、南街交汇于此,桥上行人,桥下行舟,均如平路,人流穿梭,繁华有加。据《路桥志略》载:“邮亭支河由后树场,南至岳庙,后分支向东,入于东官河,又南经山门下折而西,分支过新安桥入于正河。”

       先秦时,路桥地属瓯越。战国末,越为楚所并,乃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会稽郡,路桥亦在其中。汉初,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前l10年),东越国除,徙民于江淮间,并其地于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台、温、处3府。是为台州建县之始。东汉建武(25年~36年)年间,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此后五百余年,路桥一直隶属章安。隋开皇九年(589年),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包括章安县)入临海县,隶处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唐初,析永嘉郡之临海县置台州,台州之名自此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析临海县南部置永宁县,路桥即属永宁县。唐武后天授元年(690年)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山而得名。县治从章安徙至永宁山西北,县境包括今黄椒路三区和温岭市。五代时,路桥隶属吴越国之台州黄岩县。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除,台州入宋版图,州、县如故,隶两浙路。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台州路,隶江浙行省浙东道。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黄岩县以民户达5万,升为黄岩州,仍隶台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行省。洪武三年(1370年),复黄岩州为黄岩县。成化五年(1469年)12月,析黄岩县南部方岩、太平、繁昌3乡置太平县,即今温岭市。清沿明制,黄岩县仍属台州府,隶浙江省宁绍台道。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制,各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三年(1914年),省下设道,黄岩县属会稽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废,各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月,浙江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后又改为七个,黄岩县属第五区。次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1926年)黄岩县,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1928年)4月,黄岩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同年7月,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成立黄乐县人民政府,下辖路桥镇。6月,成立黄岩县人民政府,属台州专区。1954年6月,台州专区撤销,黄岩县划属温州专区。1957年7月,复置台州专区,黄岩再属台州专区。1958年12月。台州专区再度撤销,黄岩县又划归温州专区。1962年4月恢复台州专区。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1989年10月撤销黄岩县,置黄岩市(县级),路桥仍属黄岩市。1994年8月,台州撤地设市,路桥镇升级为县级区。

      漫长的历史长河有许多名人曾在此驻足: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到过路桥,留下“右军墨池”,唐代鉴真大师东渡前曾在香严寺讲经说法,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叶适、明代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黄绾曾在路桥居住讲学,元末第一支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法家美术家柯璜、著名书法家任政和抗日将领陈安宝、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书画家陈叔亮(其子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歌《你和我》词曲作者陈其刚)也都诞生在路桥。

      文昌阁位于南星桥(俗称磨石桥)侧,三汊水交流处。建于清初,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叛清,迅速占据福建,接着派曾养性攻浙江温州、台州。曾养性进攻黄岩前,驻兵路桥。为了不打扰居民,曾养性考察环境,在南星桥畔筑堤填址,驻扎军队。“三藩”平后,文昌阁却留了下来。文昌阁祀文武二圣。前有二层楼三间,兼当大门用;后有二层楼五间,是主房;左右各有二层厢房三间;最后是平房八间。门楼上是“奎星楼”,用四正柱立于浮雕的大青石磉上,雕梁画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