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丨谈谈宁海的建制沿革与行政区划

 nhql 2019-01-08


      宁海县地处东南隅,按中原文化,宁海属南蛮地域,尽管在我们宁海的北部有5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但缺乏明显的传承佐证,宁海更多地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长达四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将宁海的建制时间分作五个时期:                            

一、越国统治时期

 在夏、商、周时期一直到西汉汉武帝前期,宁海之地名义上是中原王朝统领,但实际上的统治者是越国。

越国系大禹直系后裔所建封国,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强盛时间最长的东方大国。夏代中期,夏王少康二十一年(前1892),复兴夏代的中兴君王夏王少康,册封庶子无余前往会稽(今绍兴市),奉守大禹之祀,作为夏朝东南部的屏障,是为越国建国之始。商王成汤元年(前1598),商王成汤攻灭夏朝,进而发兵攻灭夏王的同族诸侯越国,越国虽灭但势力仍存。直到春秋前期的周襄王三十一年(前621),越王无壬被众民共同拥立,以承越君之位,复夏王之祭,随后越王无壬重新统一了越国。春秋末期,为抗衡晋吴连盟,楚国大力扶持越国,引发吴越相争,越大败,国将不保,勾践被迫称臣归附。后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终于在周元王四年(前473年)攻灭吴国,此后勾践率大军北渡淮水,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县),称霸中原,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居东南。战国中期的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越大战,楚威王大败越军,越王无疆被杀,楚国攻下越国许多土地,但越国仍存,无疆长子玉在福建地区建立了闽越国,无疆次子蹄在浙江地区建立了瓯越国,宁海此时属瓯越国管辖。



战国末期的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国在攻灭楚国后,进军江南,越王归降,秦国推行郡县制,在江南地区分置了会稽郡和闽中郡。会稽郡治在吴(今苏州市),辖区包括苏南、上海、浙江北部及中部地区,在今宁波区域的中北部设置鄞、鄮、句章、余姚四县,宁海北部属鄞县管辖,隶会稽郡。闽中郡郡治在福建闽侯,辖区包括福建全省和浙江的温州、台州、丽水地区以及衢州的一部分,还包括宁海县的中南部地区。秦王朝设置闽中郡,却认为闽中远离中原,山高路险,为“荒服之国”,因越人强悍,难以统治,因而虽设郡,却无郡守令长到位,只是废去闽越王和瓯越王的王位,改为“君长”名号,继续统治该地。时宁海中南部地区仍属瓯越君长管理,隶属闽中郡。



秦末农民大起义,秦王朝被推翻,越国的后人揭竿而起,分别复兴了闽越国(东瓯国)、东海国(瓯越国)和南海国。汉高帝五年(前202)刘邦建立汉朝,复立无谐为闽越王,建都东冶(今福建福州),俗称东越国。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又封越王后裔织为南海王,建都南武(今福建武平)。汉惠帝三年(前192年)惠帝刘盈又立越王后裔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温州),俗称东瓯国。时宁海中南部属东瓯国管辖。

西汉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淮南王刘长发兵攻灭南海国,南海国国土被淮南国、闽越国瓜分。孝景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反,兵败逃至东瓯,为东瓯所杀,刘濞子刘驹怨东瓯杀其父,逃亡闽,劝闽越攻东瓯。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围东瓯,武帝遣严助发兵施救,击退闽越,为便于管理,将东瓯黎民迁往江淮流域的庐江郡,东瓯国宣告结束。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朝各路大军攻入闽越国,国王余善被国内贵族刺杀,汉武帝下令将闽越国城池烧毁,将闽越军民强行迁移到江淮间,闽越国被灭,历经一千七百八十二的越国终于结束。



综观越国历史,自夏代少康中兴建国以来,历经五起五落,先是被商汤所灭,沉潜近千年,重新崛起。第二次被吴国所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反灭吴国,称霸诸侯;第三次被楚国所灭,越王无疆战死,但越国仍奋起抗争,使楚国损失惨重,无疆的两个儿子在贵族拥戴下,乘机南迁,建立了瓯越国和闽越国;第四次是被秦国所灭,降为君长,但随着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越族又乘机复兴,并多建了一个南海国,到了汉代中期,汉武帝不亏雄才大略,鉴于越族地处偏远,山高路险,且又不屈不挠,灭而复兴的情况,来了个连根拔,将越国贵族、军民迁徙到中原,越国才最终被灭。                            

二、会稽郡管辖时期

东瓯国被灭后,西汉政府采取的是迁徙军民、空其地的方法,将越国的贵族、居民迁徙到江淮一带,由于地广人稀,只象征性地在广大的东瓯国国土上,设置了一个回浦乡,以其河流弯曲回旋入海而得名,这算得上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乡了。所以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到始元二年(前85年),宁海县属回浦乡,归属鄞县管辖。直到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县治回浦(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属会稽郡,隶扬州,回浦县辖境包含整个东瓯国,相当于现在的台州、温州、丽水三地和宁海中南部地区以及象山全境,并一度管辖福建北部的部分地区,可算是泱泱大县。同时在空置的闽越国设置了冶县,县治在今福建闽侯,管辖几乎整个福建省。



东汉章和元年(公元87年),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时为章和年间,又希翼该地安定和谐,遂得名章安。因为这个章安县范围太大,难以管理,于是在东汉年间进行了第一次分家,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又析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在今永嘉县境内),管辖今温州全境和福建东北部地区,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又分章安县西南置松阳县(县治在今松阳县),管辖今丽水全境。初步形成了现在的温、台、丽水三地雏形。                            

三、临海郡管辖时期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三国时期迎来了第二次分家与升格,在这个过程中,临海县诞生了。东吴、黄武、黄龙年间(222-231年),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丰县,管辖今天台县和仙居县,分章安县西部和北部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而得名,管辖今临海西部和宁海、象山、三门等地。永宁县则在赤当二年(239年)以南部地分别设置罗阳县(县治在今瑞安市),管辖今瑞安及以南的平阳、苍南等地;罗江县(县治在今福建福安市),管辖今福建东北部地区。随着建置县的增多,为便于管理,太平二年(257年),分会稽郡东南部置临海郡,以郡境临海而得名,初治临海,不久迁章安,辖章安、临海、始丰、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七县,包括今温州、台州、丽水三地和宁海、象山两县以及福建东北部。



晋朝,迎来了第三次分家,随着西晋王朝的一统三国,宁海县诞生了。西晋大康元年(280年),分鄞县八百户、临海县二百户置宁海县,县治设白峤。太康四年,分安固县(原罗阳县,后改安阳,又改为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又改称横阳县(县治在今平阳)。永和三年(347年),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县),属临海郡。在西晋时,又迎来了大分家,先是大康四年,将罗江县改属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建福州),随后在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从此,台州与温州、处州(丽水)分家。                            

四、台州府管辖时期

隋开皇九年(589),隋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临海属永嘉郡。



唐初,复分临海为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临海5县,为加强统治,武德五年(622)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唐初,随着东晋章安令孙绰(314-371)撰写的《游天台山赋序》传到北方,加上刘晨、阮肇入天台的传说等渲染,天台山名气大响,遂以山为府名,从此时到民国初,宁海一直由台州府管辖。                            

五、宁波市管辖时期

民国初,撤消府级建制,宁海直属浙江省。民国3年(1914),设道,宁海属会稽道,民国16年(1927)又废道直隶浙江省。民国24年(1935)全省设立行政督察区,宁海仍属第七行政督察区(驻台州)。民国32年(1943),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驻宁波),这是我们宁海划属宁波管辖之始,以后几年和解放初的前十年,宁海一直在台州与宁波管辖中转来转去,直到1959年1月从台州专区划属宁波专区管辖,才最终确定,后专区变地区,地市合并,宁海管属再未变动。 

                      

  

再来说一说鄞县

秦灭楚后,推行郡县制,秦在越地设置会稽郡进行管辖,会稽郡治在吴县(今苏州市),辖地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三地,地域辽阔。在现在的宁波市中北部地域,则设置鄮、鄞、句章三县。这个鄞县与现在的鄞州区有区别,管辖范围大致在今东钱湖以南的鄞州区南部、奉化区与宁海县北部地区,县治在白杜,今奉化区西邬街道白杜村,为何叫鄞,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赤堇山或为堇山,在今奉化白杜,堇为一草本植物,亦系中药,我们俗称的三角梨头戟一类,开紫白花,可治刀伤,有消毒止血功效,古代医药落后,刀伤难免,对中药自然有好感,而开红花的赤堇,更可能被视为祥物,而以此为名。鄮县,县治在今鄞州区五乡镇同岙村,管辖今东钱湖以北的鄞州区和北仑区一带,句章,县治在今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管辖今慈溪、余姚与江北区一带。此后,几经变动,更名,奉化县则是在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                            

回头再来说说行政区划

宁海县以下行政区划,南宋时始有记载,据《嘉定赤域志》所载,宁海县划分为新宁、朱开、连理、永康、仙岩、宁和等6乡19里。明崇祯《宁海县志》沿袭南宋,亦分全县为6乡、19里、5都、2隅,共103图(图即里,顾炎武《日知录》载改乡为都,改里为图,相当于后来的保)。



我们来说说这六个乡,这个乡概念十分宽泛,也没有一个乡所在地,相当于一个区域。新宁乡,为今深圳镇和梅林街道的凤潭片;朱开乡则地域更宽广,梅林、冠庄和县城颜公河以东区域直至长街、大佳何,包括水车片的港头、浦岙和越溪乡的越溪片;连理乡则为黄坛、前童、七市和县城,以及县城除东面以外的城郊;永康乡区域则为岔路、桑洲、一市、沙柳等地;仙岩乡区域为今三门县北部,包括海游、高枧、朱岙、吴岙、窦岙、健跳等地;宁和乡区域则为亭旁、仙岸、大横渡、小横渡、悬渚等地。

清雍正六年(1728),为便利田赋而设庄。光绪《宁海县志》载全县设93庄,包括县治8庄、东南西北4乡84庄、寺产1庄,这个设置比较科学,如力洋区区域设力洋、柘浦(今茶院)、古渡、东仓、胡陈,与1992年撤扩并前的乡镇设置基本一致。



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域划分也是从小到大,民国17年(1928)实行村里制,全县设置了192个乡镇(其中三门区域47个);民国24年,废闾、邻制,实行保甲制,全县为81个乡镇(其中三门区域20个),民国31年(1942),经过合并分设,全县为2镇38乡,民国36年(1947),再行合并,全县为2镇20乡。我们来谈一谈这22个乡镇与现在的区别,2个镇是缑城镇和长街镇,长街镇还设了湖青乡与水东乡,大湖、山头、青珠为湖青乡,车岙港以东的岳井片与伍山片设为水东乡;力洋、胡陈、茶院三个乡镇区域基本一致,不过名字分别为儒雅乡、梦鼎乡、柘浦乡;跃龙街道的水车片、白峤片和越溪乡的越溪片则设为桂峰乡;一市、梅枝田、七市设为茂林乡;东岙、沙柳为旗门乡;黄坛、辛岭、榧坑一带为松溪乡;竹口、冠庄为回浦乡;竹林、塔山、柘湖杨为塔林乡;岔路、梁皇、柴家、大郑、小汀、白岭根为拱西乡;王爱、上金、兆岸、白溪为登台乡;桑洲与麻山为秀屿乡;梅林、凤潭、璜溪口一片为紫文乡;西店、香山为义溪乡;深甽、大蔡、大里为三省乡;龙宫、马岙、中胡为双峰乡;桥头胡、强蛟为久安乡;大佳何与后划给象山的柴溪为孝孺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