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道探古】滕延振 | 宁海最早的县治

 文化宁海 2023-06-15 发布于浙江

1

  白峤的古地名

晋朝,迎来第三次分家,随着西晋王朝的一统三国,宁海倒诞生了。西晋大康元年(280),分鄞县八百户,临海二百户置于宁海县,县治设白峤。白峤,古称云峤,这云峤即员峤。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海中的仙山。唐姚合《暮春书事》诗:“宿愿眠云峤 ,浮名系锁闱。” 宋范成大 《寄题郫县蘧仙观四楠》诗:“敢请丹光来万里,为扶云峤驾飞鸿。”《牡丹亭》第十四出《写真》:“这春容啊,似孤秋片月离云峤,甚蟾宫贵客傍的云霄?”宁海灰场出土宋代王妙婧墓志铭,载有“云峤”地名,即现在的白峤。灰场所离白峤只十几里路,现属越溪乡。说明,在南宋时期,白峤还是称云峤的。下白峤存一通古桥,叫“锁云桥”,其实有锁住“云峤”之意。

2

  白峤为什么叫云峤



白峤是宁海东部的咽喉要道。村庄环山傍水,东南面临白峤港,白溪大溪流通过白峤港,注入大海,这在堪舆学上是属于四面环山临百里之水的风水宝地,是宁海县立县之初的县治所在地。

3

  什么时候云峤改称为白峤,为什么?


白峤村位于跃龙街道东部,距城区中心4公里,下辖上白峤和下白峤两个自然村,常住人口668户,2065人,耕地面积1258亩,山林面积6000亩,(2010年)。水陆交通便捷,沿海南线穿村而过, 宁海位于东海之滨,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建国后,在凤潭与辛岭等地发现了一些五六千年前的磨制石器,表明此时宁海古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最初宁海的古人类生活在山区与丘陵地带,后来慢慢移居到平原与沿海地区。这些古人类的文化性质属于余姚河姆渡文化,但这些古人并不是现在宁海居民的直系祖先。复原从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六、七千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发现其明显具有东南亚人种的特征。跟现在生活在浙江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汉族在种族特征上有明显的区别,而跟现在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的人的种族特征上保持高度一致。事实上当时生活在宁海这块地方上的是古越人,他们是迄今为止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现代宁海人的祖先炎帝与黄帝部落当时生活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在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与黄帝部落击败了蚩尤部落后,占据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炎帝与黄帝部落最后融合为华夏族,到汉代时又称汉人,成为现代中国人绝大多数人的祖先。华夏族的势力在夏禹时代发展到了长江流域,传说禹巡视天下,病死于今天的绍兴。因为与华夏族的接触,古越人的文明进程大大加快。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在浙江兴起。最强大时势力北到山东南部,南到鄞地回浦。古代鄞地的范围很广大,回浦是古代的地名,大概的位置在今天宁海县的桃源街道冠庄一带,在当时再向南就不是越国的领地了,那里山峦起伏,是一些山地越人部落的居住地。越国虽然自称是大禹的后代,但从种族上看仍然是越人,而不是华夏人。史载越人身体矮小、短面、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而大,习惯傍水而居、好水斗、善于驾舟行筏、还有断发纹身的习俗。越国在公元前334年被楚国灭亡,越国故地的越人或者逃散,或者倒退到部落状态。

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灭亡楚国。秦国大军这时也进入了浙江地区,在广大的东南地区设立了会稽郡与闽中郡。会稽郡管辖范围包括现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中北部与江西省的一部分。闽中郡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福建省大部、浙江省中南部与江西省一部分。会稽郡下辖鄞县,秦代时鄞县管辖的范围包括现在宁波市区、鄞州区、奉化市、宁海县与象山县的大部分,县治设在今天奉化的白杜。

现在宁海绝大部分土地被划入会稽郡鄞县回浦乡,小部分被划入闽中郡,会稽郡与闽中郡在今天宁海境内的交界线大致相当王爱山岗、前山头岗、一市镇的烧鳖岭、牛台山。而二千多年的一个乡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一个县甚至于大于一个县。当时宁海的主要居民仍然是越人。

图片/ 濯清涟

审核/ 浩海紫烟

编辑/ 朴石

题字/ 无禅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Spring 20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