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医的应用体系里,最重要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理论的底层逻辑,除了“阴阳五行”,就是“五运六气”! ![]() 在上期内容里我谈到了“河图”作为古天文图,黑白点的结构既生动诠释了中国文化背景的“天人合一”,也为“阴阳五行”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提供最强的说理凭证,又同时解释了“五运六气”中的“五运”,指代的就是离地球最近的五颗行星(金、水、木、火、土),在太阳系运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引力、磁场、电磁波等能量形式。 ![]() 那么问题来了?五颗行星运动产生的能量作用到地球上,怎么就产生了(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呢? 五运与六气是怎么建立联系的呢?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有没有人对此好奇? 反正我是因为好奇,去深挖了五运六气之间的联系,如果您也感兴趣,麻烦先点个关注,一起解锁今天的内容! ![]() 我之前是有计划做一期“猜想”,或者叫“倒推”,人祖爷伏羲氏是如何根据河图画出八卦的,有网友留言说曾仕强(曾老)以及其他博主都做过该话题的分享了,我就没必要单独做一期了, 简单分享下我的猜想: 我是认为人祖爷伏羲在没有看到“河图”之前,脑袋里已经有了,阴阳甚至四象的概念的,至于为什么伏羲把阳爻划成一条横线,阴爻划成一条虚线,我猜想是因为“太阳光的影子”,据传说伏羲氏通过“立杆观影”,画出了太极图。 ![]() 所以我猜想人祖爷伏羲把太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大地上,表示“天地相交”,用一条直线表示,叫是“阳爻”,另外,“爻”在说文解字里的意思就是:“交”,太阳光与大地相交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光明、温暖、植物得以生长、动物可以出来活动、觅食等等,这都属于阳的属性, ![]() 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大地上,表示天地不相交,中间断开了,用一条虚线表示,这个有没有依据呢?直到现在,即便是白天,天空中看不到太阳,这一天依然用“阴天”来表示。 阴的属性则是黑暗、寒冷、植物凋零、动物难以活动等等。除此之外,太阳落山之后,月亮会升上来,月亮光相对于太阳光依然是按照阴阳属性去划分。 明白了伏羲画阴阳爻的逻辑,我们就能够明白我们生活的地球,地球上万物的生存发展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天上能量的影响,就能量而言除了太阳和月亮,就是(金、水、木、火、土)五颗行星,这五颗行星的能量是如何被我们的古人总结出来的的呢? ![]() 据古星图考证,肉眼可以看到的有几千颗,假设我们把天空比作一个大屏幕,除了太阳和月亮以外与地球之间呈现规律运动之外,就是(金、水、木、火、土)五颗星, 他们五个之间有什么特点或者共性呢?有三大共性特点, 第一是亮度,在天空中除了太阳月亮之外,这五颗星的亮度是明显高于别的星星; 第二,五颗星的亮度是固定不变的,这说明这五颗星与地球的距离是基本恒定的; 第三是相对于地球呈现出规律的运动变化。 肉眼观察的情况下符合这三条标准的,只有(金、水、木、火、土)五颗行星。 五颗行星在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就叫“五运”, 古人遣词造字的水平是非常考究的,五运字面意思就是五颗行星的运动。 ![]() 那咱们接着说六气,五种能量作用在地球上怎么就产生六气,确实不太好理解, 对于这个问题,我先强调一下, 首先:五颗行星有规律的出现在地球的不同方位,是可以推导出五颗行星与地球一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这进一步说明五颗行星运动产生的能量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计算的。 第二:五颗行星运动变化产生的能量,也是我们古人说的气,他是一种合力的能量场,并不是一颗行星产生的能量对应一种气候。 上面这两条想明白了,我们接着说六气是怎么回事。 能量作用到地球上怎么产生六种气候,我用太阳光举个例子: 大家就明白了,每一天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是不是都经历从早上太阳升,中午太阳升至最高开始往下落,晚上太阳落,这反映我们身体上就是早上温、中午热、晚上凉。 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能量作用在地球上是严格遵守辩证法所说的发生、发展、衰落三个阶段的。 ![]() 能量作用到地球上经历发生、发展、衰落,我们古人说的盛极衰,能量场分阴阳,五运的能量作用到地球上就分成了六气的三阴与三阳; 三阳分别为,少阳、太阳和阳明,三阴是少阴、太阴和厥阴。 ![]() 三阴与三阳的六气是受到五颗行星运动的影响,五行的生克制约关系,就直接影响着六气的气候,气候变化决定了物候变化,就是万物的变化,人也是万物的一份子。 太阳、月亮以及五颗行星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计算,作用到地球上产生的六气也是必然可以计算的,人生活在天地间,所发生疾病疾一定会受到阴阳五行的制约,这么理解是不是没毛病。 以上就是我目前所能理解的五运与六气之间的联系,如果有错误或不足请批评指正。 ![]() 五运六气不光在是中医理论体系中,在整个中国文化的大体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说,老话常讲命运,运气是一门学问! 阴阳五行是中国文化的底层逻辑,假设一个人学会推算五运六气,我保证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