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课程大纲应该给谁看”的角度来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大纲如何编制

 湖经松哥 2023-03-01 发布于湖北

图片

课程大纲/  编制

图片

自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启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其中课程大纲作为课程建设的着力点及重要教学文档,西安欧亚学院发布了《西安欧亚学院关于制(修)订课程大纲的指导性意见》,推动SCL教与学模式持续改革,落实OBE教育理念。今天小编跟大家聊聊从课程大纲应该给谁看?的角度来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大纲编制。

课程大纲要面向管理者、教师、学生三类对象,不同的对象对课程大纲的关注点不同,对大纲的理解、要求和期望也会有差异。


课程大纲编制案例


图片

1

管理者需要的课程大纲

INTRODUCE

管理者需面对课程大纲的现状:全校数千门课程,不熟悉课程内容。

管理者对大纲需求目标: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 

编制诉求:方便管理,希望课程大纲的制定具有某种规范性,甚至更喜欢表格化的管理方式,在语言的使用上有时也会提出一些要求,如“书写力求措辞准确严谨,语言简明扼要,术语专业规范”等。
      上述案例的大纲制定语言满足了管理者“措辞准确严谨,语言简明扼要,术语专业规范”的要求,管理者审核起来比较容易,但是除了与“课程内容”及“考试”相关部分,并看不出还有哪些方面,能够成为管理部门开展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2

为教师提供的课程大纲

INTRODUCE

上述案例大纲中使用的“掌握、了解、理解、能够”等动词,其微妙之处就在于“弹性”很大。之于年长的教师:这些具有通用性和规范性的词汇都能理解和自如运用,而年限低的教师就之于相对不年限低的教师:不太容易把握要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掌握、了解、理解、能够”的要求。

另外,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由多门课程来联合培养的,为此,就必须促进这些课程的教师之间围绕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开展有意义的交流和讨论,而课程大纲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交流载体和工具。然而,在国内高校的网站上很难查找到完整的课程大纲,更难以链接到教师的课程网站上(很多教师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网站)。有教师说,“课程大纲除了交给学校外,主要还是给自己看的,是自己对教学所做的规划。”

要想打破这种状态,需要制度和评价机制的创新,通过网络平台来显示所有课程的大纲,才有希望让教师们“了解”其他课程的内容,也才有希望促进教师们的团队教学

3

让学生了解的课程大纲

INTRODUCE

如果将上述案例在开课之前发给学生,学生就会感到难以理解。

“我到底需要“掌握、了解、领会、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

“学完这门课程后,我能具体干什么,哪方面能力有提升?”

“这门课程对于后续课程学习能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学生对课程大纲看不明白,又对学习帮助不大,就会养成不看大纲的习惯。这就像一个产品,如果顾客看不明白说明书,就只能请教别人去学习该产品的使用。在这一点上,课程大纲的作用又何曾不像说明书呢?

为了让学生能看明白,就应该使用学生看得懂的语言,这样的大纲体现的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南。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使用大纲的习惯,同时要倒逼教师严格按照大纲来教学。学生能看明白的课程大纲,管理者和教师一般也能看得懂。但是管理者可能会担心,这样的大纲形式上难以统一,语言上可能不规范或不够“官方”,与管理者的期望不一致,管理起来可能不方便。尽管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但我们应该不忘初心: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学质量的管理,而这个质量就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效果上。那些反映在大纲上的学生应该学什么(目标)、怎样学和怎么做(方法),学习效果如何评价,正是教学质量“评估”和“管理”应该抓住的“观察点”和“依据”

如此一来,教学质量评估和管理也就从“把教什么看成是质量”,走向了体现教学质量的主体“学生究竟在怎么学”“学的怎么样”


课程大纲编制建议


图片
图片

来源:西安欧亚学院教务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