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侵袭性垂体腺瘤( invasive pituitary adinoma )影像诊断

 忘仔忘仔 2023-03-01 发布于山西

侵袭性垂体腺瘤
( invasive pituitary adinoma )
腺体影像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CT与MRI表现  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inoma)无确切界定标准,但若垂体腺瘤生长较快,向周围组织浸润,破坏蝶鞍,侵入海绵窦、蝶窦和侵入邻近脑组织,则往往提示具有侵袭性。组织学上除有细胞形态及细胞核的多形性外,且有大量细胞核分裂象,若手术发现有明显的硬脑膜浸润或 MRI 若显示视束、视交叉、视神经结构不清,部分或完全为肿瘤包裹,则可确定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FSE T2WI时视交叉为低信号,易与肿瘤和脑脊液等较高信号相区别,比增强扫描前后的T1WI成像显示清楚)。单纯镜下少量硬脑膜浸润不能确定其侵袭性。侵袭性垂体腺瘤具备垂体大腺瘤的各种CT、MRI 影像所见,一般认为肿瘤越大属侵袭性机会愈多,微腺瘤也有不少属侵袭性者。影像所见有提示或参考意义。各种功能性垂体腺瘤均可发展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泌乳素瘤与生长激素瘤易发生海绵窦侵犯),但以无功能性腺瘤占多数。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常提示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其重要性在于肿瘤难以手术切除。一般认为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全部或部分为肿瘤所包裹是垂体腺瘤浸润海绵窦的可靠征象(图1)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图1  侵袭性垂体大腺瘤

注:a、b:横轴位及矢状位 T1WI ,鞍内及鞍上不规则肿块,大部分呈等信号,中央及边缘呈少许斑点状稍低信号改变。c:横轴位T2WI:呈等信号伴少许高信号改变。d、e、f :横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增强,肿块明显强化伴少许无强化的囊变部分,双侧颈内动脉包裹其内并向两侧推移,以左侧明显。肿块向下突破鞍底侵入蝶窦内。鞍膈上突,视交叉向上推移。矢状位:腰身征

有学者( Scotti 等)认为:两侧海绵窦的大小和 MRI 信号强度不对称也提示垂体腺瘤浸润海绵窦。Knosp 等根据 MRI 冠状面所示垂体瘤向外生长程度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海绵窦上段之间3条连线[① MdiL (颈内动脉两段内缘连线)。② MdnL (两段中心连线)。③ LL (两段外缘连线)]的关系推测垂体腺瘤浸润海绵窦的程度:0~1度提示无海绵窦浸润(肿瘤外缘未达到内缘切线为0度,超过内缘切线但不越过中心连线为1度),2~4度提示有海绵窦浸润(2度:肿瘤外缘超过中心线但不越过外缘切线,可同时伴有海绵窦上、下间隙不同程度减小或消失;3度:肿瘤外缘越过外缘切线,海绵窦内、上间隙消失,有时下、外间隙也消失;4度: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完全为肿瘤包绕,上、下、内、外各间隙可能全消失)(图2,图3)。 

Image

图2  海绵窦间隙示意图

注:1.内侧间隙、2.上间隙、3.外侧间隙、4.下间隙、5.颈内动脉沟间隙。

Image

图3  颈内动脉连线示意图

注:内示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内侧壁切线,中示中间连线,外示外侧壁切线。

Moreau 等提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肿瘤包裹部分超过25%时提示海绵窦存在浸润,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5%。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将海绵窦内颈内动脉的周长(圆周长)分为12等份,然后划出(或算出)其受肿瘤包围部分是12份的几等份,3/12为25%;2/12约为17%(图4)。

Image

图4

腺瘤包绕颈内动脉周长比率示意图


腺瘤的好发部位


(1)生长激素腺瘤:微腺瘤常发生在蝶鞍内并累及一个侧翼。大腺瘤( GH 腺瘤占大多数)常向鞍上和/或两侧扩展。

(2)泌乳激素腺瘤:微腺瘤常定位于垂体后面或两侧,偶有报道异位于鞍上区,脊柱和鼻窦或鼻咽区。

(3)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微腺瘤通常位于黏液部,多数在诊断时已是大腺瘤,没有特殊定位。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是鞍内肿瘤,无优势定位,有研究示好发于中央部。

(5)促性腺激素腺瘤:诊断时已是大腺瘤,鞍上扩展和蝶鞍周围侵犯,其微腺瘤在腺垂体内无明确好发部位。

(6)零细胞腺瘤(没有激素免疫活性,也没有其他免疫组织化学或超微结构的特殊腺垂体细胞标记,又称激素免疫阴性腺瘤):所有的零细胞腺瘤均起源于腺垂体,多为大腺瘤常显示海绵窦侵犯和鞍上区扩展,难以确定其原发部位。


腺体链接


垂体腺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占鞍区肿瘤的33%~50%。几乎所有的腺瘤均起源于垂体前叶。

垂体腺瘤好发于成人,峰值年龄为30~50岁,18岁以下者不足10%。分泌激素类型不同,其发病性别、年龄也不同。

功能性腺瘤中,促泌乳素腺瘤最多,其次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促甲状腺素腺瘤。

促泌乳素腺瘤,女性明显高于男性4:1~5:1;促生长激素腺瘤,男女比为2: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多见于女性,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22%)。

功能性腺瘤,早期即出现内分泌症状,发现早,大多数为微腺瘤;泌乳素腺瘤,年轻女性表现为闭经,血清泌乳素增高;男性表现为性功能低下。生长激素腺瘤,儿童表现为巨人症;成人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可表现为 Cushing 综合征(向心性肥胖,多毛,高血压)。促甲状素腺瘤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无功能性腺瘤,早期无症状,发现时体积常较大,其症状常表现为垂体功能减退或压迫周围结构引起的症状。压迫视交叉者,表现为视力下降或双颞侧偏盲;肿瘤侵及硬脑膜出现硬脑膜刺激征;侵及海绵窦者可出现为不同程度的III ~ IV 脑神经受累症状;肿瘤破坏颅底侵入鼻窦或鼻腔引起头痛、鼻塞等症状;压迫或累及下丘脑﹣垂体轴则会出现中枢性尿崩;垂体腺瘤卒中时,可突发一系列急性症状,如复视、视力下降、头痛等,还可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垂体腺瘤继发垂体脓肿时则表现为发热和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等。

放射学检查垂体腺瘤分为0~IV 级:0级(蝶鞍内微腺瘤,蝶鞍形态显示正常), I 级(蝶鞍内腺瘤,伴轻度蝶鞍扩大),大腺瘤分类为II ~ IV 级,其中:II级(肿瘤伴弥漫性蝶鞍扩大,不伴骨质侵蚀), III级(肿瘤伴局部骨质侵蚀), IV 级(肿瘤伴颅底和蝶鞍外结构的广范围的骨侵蚀)。

编辑:长风

头颈医学影像联盟病例集


头颈影像解剖汇总!


神经影像解剖汇总!


鼻咽部、鼻窦影像病例汇总


颅底颞部(耳)影像病例汇总!


眼部影像病例汇总!


口腔、颌面影像病例汇总!


甲状腺、涎腺、泪腺等腺体影像病例汇总!


颈部影像病例汇总


咽喉部影像病例汇总


脑血管影像病例汇总!


神经系统病例汇总!

版权申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及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微信y779243973},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