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感】当摄影遇见文学 ||尘清

 一犁_书馆 2023-03-02 发布于江苏

作者:尘清


至于摄影,我是百分之百的外行。但既然摄影是一门国际公认的艺术现象,已经有了近二百年的历史,并且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艺术门类,他的存在和价值、他的荣誉和成就无疑值得我们用心关注。今天市文联、市作协和摄影家协会组织思民先生摄影作品品谈会,主题是“当摄影遇见文学”,耐人寻味。

与思民先生相识相知经年,对他在摄影艺术追求之路上的跋涉和坎坷以及种种匪夷所思和常人不及的轶事,早就心存感佩。但是,思民先生给我的最初的艺术气质和光芒不是摄影,而是他的文采和诗性。

他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从古典诗词到现代诗都有厚重造诣的诗人。今天座谈的切入点是摄影与文学,对他的人格气质品行与他的艺术成就的关系和因果不作分析。思民先生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厚情感和继承的文化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的诗集《湖城情》面世,是一部清新雅丽的格律诗诗集。其时,他是金湖县检察长,一位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作为一位从事严肃的社会管理职业的领导,却有那么优美的人文情怀和文学寄托,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美诗篇,这本身就折射了文学的魅力和意义。他的那些诗篇无论是从古典诗美学和格律诗品格意蕴上去品评,都是独具的艺术存在。当下,用格律韵的形式去表现山水、田园、稼穑和劳作男女艺术形象的诗词,不客气地说,他是独到的。但他又是那种不断追求艺术存在和自我价值存在的文化人,这一点从他果断告别已然驾轻和从容但已经被主流文学式微的格律诗而走进现代诗的家园的追求上即可见证。他后来的现代诗写作也卓有成就,不用我去赘述,有《风的形象》等诗集为他站位。他又是一位兴趣广泛的文化人。他的文化积累涉猎古今中外,他既写诗也写散文游记,出版有散文集《此物最堪思》等等,他的典籍收藏过万册,游历和奇石雅玩也是他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他的书法也颇具风骨,但那不是起码目前不是他钟情的艺术走向。

当摄影遇见文学。这是一个宽泛的包容多种见解的前置性艺术讨论话题,他的核心命题是摄影和文学的关系。这个话题如果细细去解析可以说好几天。因为摄影是近代兴起的科技和美学相融的艺术表现手法,他和绘画一样,都是用艺术造型的方法定格客观具像的美的存在。一个是运用线条与色彩,一个是运用光线和色彩,艺术肌里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讨论摄影和文学的关系也可以同化为绘画与文学的关系,这又是一个高深而专业的艺术理论话题,这个话题古今中外都有学者论及,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就扯远了。

思民先生的摄影作品获得江苏省文艺大奖,无疑是他在艺术道路上攀越和苦行的重要成果,更是他文学艺术素养长期积累的一次飞跃。就这个话题,以我外行的见解和视角,谈两个观点:一个是文学与审美能力的关系;一个是文学与艺术创造能力的关系。这里面首先涉及到文学的概念问题,什么是文学?狭义的文学就是指用语言和文字表达人类情感的作品。她起源于人类文明进化的实用记录,龟甲、竹帛是她最早的载体。人类在文明进步中创造了文字和印刷技术,使我们的记录和表达方便快捷,从而创造了大量的与一般生产生活文字记录有重大区别的文学作品,概括地有诗歌、散文、小说、传记、以及戏剧作品等等,这些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载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宝贵财富。先秦和六朝的骊章散文是,唐诗宋词是,元曲和明清小说也是。还有欧州和世界各地的古典和现代文学。这里面大家辈出,不胜枚举。

阐明了文学的定义,文学与审美能力的关系不言自明。一个优秀的摄影艺术家应当是一个具有丰厚文学底蕴的行者。他在行走中发现美,定格美,带给我们视觉冲击和惊喜。这里重要的是发现,发现就是审美能力,就是平谈中见到神奇,寻常中捕捉不寻常,他和个体的文学艺术养成息息相关。所不同的是文学是作者用语言和文字工具表达自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而摄影是摄影人利用器材和物像的艺术合成,表达自已内心的情感和审美取向,这一点我们从思民先生的艺术实践中更能得到现实的启迪。

文学与艺术创造能力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土壤与庄稼的关系。现在拍照片连孩子都会,那就是拍照片,自娱自乐。当然也不排除自娱自乐中光影与物像的奇妙遭遇,偶得佳作。这样的佳作归功于技术与现场条件,与艺术创造无关。如果把摄影上升到艺术层面,用个体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塑造形象之美,自然之美,人类心灵之美;赋予审美对象以精神、韵味和风格,那才是摄影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境界。这一点,我们从思民先生摄影艺术探索路径中便可得到佐证。毫不讳言,每一个摄影家当初都是一名摄影爱好者,都有一个由爱好走上专业的过程;都有一个重复和复制他人的风景并且洋洋自得的过程;都有一个盲目的慕山慕水跟风赶浪奔波跋涉最后找到自已的追求和定位的过程。这是艺术探索和积累的必由之路,没有天生的艺术家。我们今天欣赏思民先生大奖赛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呈现出诗的意境,画的韵味,充满艺术张力和唯美的感染力,配以他诗意的命名定位,成就了我们对摄影艺术的好奇和仰慕。仔细揣摩他的作品风格和内涵,不难发现那些经典的呈现中还蕴含着我们东方文明的哲思和审美意趣。但思民先生摄影艺术之路的行走也充满艰辛和不易。我们一同见证了他忘情于名山大川,醉心于风土民情,蹲守于高山之巅,失望于云遮雾挡,欢乎于光影相会。我们更看到他一路走过的荷花之约、影与诗之约的苦苦探寻和唯美追求。这些思考与探索过程都深藏在他后来奉献给我们的《屐履印记》、《亲情记忆》、《清韵》、《狩秋北疆》、《四季缤纷》、《影由心生》等等专集里,从这些专集的时间履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强大的文学气场对他影像艺术境界的直接力量。

文学和艺术,同根同源。文学既是艺术的母体,也是艺术的脊梁。没有文学丰厚的营养,艺术站不起来。同样,一个忽视和轻佻文学的艺术家,充其量只能是一个艺人。


作者简介

尘清,原名:张建龙。中国检察官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著有文集《法眼人间》,诗集《一片叶子熟了》、《第三条岸》。通联:江苏省淮安市健康东路22号,邮编:223001。手机:1317400199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