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饕餮盛筵 国之重器

 天下文学文摘报 2023-03-02 发布于内蒙古

鼎,古代的烹饪之器,和现在家里的锅差不多,用来煮或盛放鱼、羊、豕肉。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比如有名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一,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所谓国灭则鼎迁,后世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鬲(做古代炊器时,音历),形状和鼎相似,侈口、三空足。一般烹煮肉食用,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还饰以觚棱。西周时还有方鬲,通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西周鬲,门前还表现出別刑奴隶守门的形象。

甗(音演),流行于商至汉代,相当于现在的蒸锅。有圆体三足和方体四足两类。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音增),放置食物;下部为鬲,盛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用于煮水。如甑与鬲铸为一体称为合体甗,甑底部有一镂空的铜片,叫做算(音必),上有能够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造型分上下两部分。

最独特的是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甑鬲分体,鬲体长方案形,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3个灶孔,分置3甑,类似我们今天的多眼煤气灶,可以同时烹调几种食物。  

簋(音轨),相当于现在的碗,用来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是中国青铜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加上了盖子。

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宴享和祭祀时,与列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簠(音辅),其实与簋的作用类似,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载“凡祭祀,共簠簋。”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口外侈,四短足,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清代《说文解字注》解释说外型为方形的叫簠,外型为圆形的叫簋。另有一说,簠,是盛装大米和高粱的容器;簋,是盛装小米、小麦的容器。

盨(音须),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椭圆形,敛口,腹侧有耳,圈足,上有盖,盖上有四个矩形钮或圈足。盨是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说文解字》中记载“盨,槓盨,负载器也。”盨,从簋变化而来,出现于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的判定标准。取下器盖后翻置起来即成另一个器皿,吃用完成后,还可归置如一。

敦(音对),古代用来盛放黍、稷、梁、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演变而来,形状酷似西瓜,又称西瓜敦或西瓜鼎。其上下内外皆圆,盖与器体合成球体或卵圆体,两环耳、三短足,盖也可反过来使用。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代以后渐趋消失。

就饪食器总体的发展变化而言,与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饭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战国以后则是盒。《礼·名堂位》记载:“有虞氏之两敦。”说明这一器物很早就已经从盛储器演变成为礼器。

豆,古为食肉器,又为菹醢(音祖海)器。菹就是今天的咸菜,醢就是今天的肉酱一类的食物。它既可以用来盛放干食如煮好的肉类,也可盛放调好的汤汁如羹类。豆上为盘腹,早期浅,春秋后变深,下有长柄及圈足,有的有盖。

在祭祀场合,豆是礼器之一,并是向神灵供献牺牲食品的最后一道器具-将肉从鼎中捞出在俎案上切好再置于豆中才可敬奉。盛食的豆往往以偶数组合出现,其容量是四升。由于造型及容量稳定,制作规整,豆因此也衍化成一种量器,“豆”字也成为容量单位(四升)。后来,进而又以“豆”为重量单位。

作者:本报记者  杨凡

摘自《内蒙古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