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我们仨》中的爱与责任,透过杨绛先生读懂珍惜

 三点半苏说 2023-03-02 发布于湖北
图源:网络

看完《我们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段话:


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我们仨》原文

从这段文字里,有一种杨绛所特有的母亲的温柔的爱与对女儿命运坎坷的心疼。字字不提爱,却字字句句都是爱。

01 导言

先生一生之中,从女儿到妻子,以及书中所记载的“到别人家做媳妇”,最后再到母亲,无论是哪一种身份,先生都做得十分认真。

先生的足迹,从东吴大学到清华,再到剑桥,后来到了巴黎。几经辗转回到无锡,忙于生计,醉心学术,内心的信念始终坚定。从女学生到校长,再到研究员,后来成为了极有名气的学者,满头银发的时刻,依然在清华园满眼笑意,只道:“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作为一本回忆录,先生在书中记载了许多生活的细节,记载了自己的心里所想的和所感受到的很多事。纵观全篇,先生不管遭遇了什么,心境始终平和。书中记载,遇到困境的时候,先生始终积极想办法,绝不退缩。倘若我能够活到如先生那般年纪,不知道会不会如先生一般心境平和。

从前年少时候(大约七八年前,刚上大学不久)读过《围城》,那时候流连于故事,对钱钟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才华十分惊叹。对孙小姐和方鸿渐之间的故事时至今日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后来老吵架,再就是方鸿渐荒唐的留学生活,剩下的,便是书里的一些生动的群像,到现在偶尔还会想起来。从文字里判断,钱钟书大概是一个很幽默的才华横溢之人,这样性格和才气的人的文字,是让人爱不释手的。我后来还兴冲冲去找了《管锥编》来看,结果一翻开,趣味全无,后来再也没读过钱的文字了。

02 关键词:陪读、不会做饭

先生在书中写到,最开始去牛津时,钱钟书是公费留学,先生只是陪读。那会儿先生总是去图书馆读书,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直到后来钱钟书牛津毕业,两人同去巴黎读书时候,先生才有了正式学籍,这才感觉自己不再是陪读的了,心里很高兴。

书中有很多篇幅都在记载,不会做饭的故事。先生回忆,那时候不会做饭,就想起了母亲文火炖肉的做法,自己也学着慢慢炖肉。后来阿圆住院时候,还在写着如何做菠菜面,操心着母亲的吃饭问题。可见,不会做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哈哈,这大概是我与先生最大的共同点了,对于书中描写的片段,我太能感同身受。看着新鲜的食材在锅里变成了黑乎乎或者味道很怪异的时候的那种无奈,只有不会做饭的人才会懂。遍地都是很诱人的食材,却苦于不会做饭,只会最简单的炖煮,以及最简单的清炒,就是炒土豆丝能不能炒熟也要看当时炒菜的状态如何。

先生对待自己不会做饭这件事情,心境也很淡。做一些简单的,炖一些汤给女儿喝,后面也渐渐习惯了。这一点实在难得,作为一个不会做饭的女生,我常常感到焦虑。

在异国他乡,先生专心学术之余,也用自己的智慧,打点着钱钟书和自己的衣食住行。学习着如何花钱,如何做饭。甚至还怀孕了,生了阿圆。于钱钟书而言,杨绛是最好的陪伴,是最靠谱的战友。


03 珍惜

完成学业之后,一家三口回到了无锡。杨绛住在父母家,钱钟书在外教书。这时候,两人都在为了生计奔波。先生也是这时候比较高产,迫于生计,写出了《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作品。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浅浅的淡淡的一笔带过。唯有对女儿,一颗好种子,只发了一点点芽,感到难过。

在于她看来,生活的苦罢了。只要家人同在一处,便要好好珍惜。钱钟书去世的时候,钱瑗去世的时候,她在纸上写:

我们仨,走散了。
“我们仨,走散了。”,这是一句多么平平常常的话,却透着无限悲凉。生活还要继续,那就由我接着走下去吧。仍旧是淡淡的,含蓄的,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深情。

生离死别,在柳树的枯萎中,在古驿道上的走散,在一程又一程的远望中,终于消失殆尽。那种字字不提生离死别,却字字句句是悲凉的无力,力透纸背的那种情绪,让人心疼。

这是一本回忆录式的散文集,除了字里行间的悲凉,最打动人的便是书里的温情了。杨绛为女儿炖汤等待女儿归家。女儿在弥留之际还写着要如何做菠菜面,操心着母亲的饮食。这种弥漫在细枝末节里的温情,虽是平常,却生动展现了我牵挂着你,你牵挂着我,一家人相互牵挂的温馨。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在那些细碎的感动之中,杨绛的家人活在她的鲜活的记忆里。

愿我们都能热爱生活,珍惜眼前人。或许多年以后,那些生活里平凡而细碎的感动,成了弥足珍贵的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