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I通关加速器!5分钟吃透『三大临床研究类型』,一线医生必看的发文技巧

 外科黄文斌 2023-03-02 发布于广东

💗划到文末,查看本期【临床SCI技术支持服务】

图片很多医生都临上科研战场了,还没选好一件趁手的武器(研究类型),SCI进度一拖再拖。今天小刊带你一文吃透临床研究分类,马上就能开展选题~

图片

✅在广义上,临床研究类型分为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我们重点关注平时接触最多,也最容易混淆的原始研究

图片

✅其中临床医生经常使用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也就是观察性研究的3大主要分支:

图片

01
队列研究(时间上向前看)
图片

把研究对象按是否暴露于某种因素,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适当长时间,比较两组之间疾病发生率的差异。

研究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

🚩优势可设立前瞻性同期对照,可信度高。

🚫缺点研究费时、难度大、费用高,存在混杂因素。

02
病例对照研究(回头看的思考)
图片

又称“回顾性研究”:选择具有所研究疾病的一组病人组成病例组,无此病的一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暴露水平差异。

研究该疾病与暴露因素的关系。

🚩优势:快速,样本量小,费用低,有利于研究罕见病。

🚫缺点不能评估患病率或预后,易偏倚。

03
横断面研究(特定时间快照)


是在某一时间或短时间内,对某一人群中有关疾病的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只调查该时间点,不随访、跟踪。

了解疾病的发生状况影响因素

🚩优势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操作简单,成本低。

🚫缺点:不能确定因果关系,不能评价治疗效果,易偏倚。

✅三种都是认识关联性,都需要了解暴露因素和解决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大家肯定都见过“证据金字塔”

图片

循证等级越,就越容易发高分

但同时对研究设计的严谨度、规范性要求也越高。


所以不能盲目追求高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优解~

研究类型与循证医学证据等级

图片这下终于有了点头绪,但病例收集好了吗?会数据统计分析吗?了解规范化写作吗?懂选刊投稿吗?

如果你都没准备好,靠自己发SCI至少2、3年后了图片

想一次性搞定晋升难题,找专业团队协助才能办到图片

图片

年均协助发表各类临床SCI 1000

现在扫码咨询

看你的病例最适合用哪种研究方法👇

图片


01
120 专家团队,制定创新选题方案


汇聚了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院校的120 博专家,覆盖临床、统计、医学英语等各SCI环节的精英!

图片

图片

图片

△ 部分科研专家简介(点击看大图)

团队人均发表6 篇SCI、医学科研经验超10年,为你量身定制创新方案,最快1年右即可录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 方案设计 最新部分录用案例展示

专业团队加持,极大提高SCI录用率省心 放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