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国维的《美学三境》

 零壹贰012 2023-03-02 发布于湖北

王国维说,美之境界是人类生命的高级精神粮食。人生因为懂得审“美”而多姿多彩,也因为时常审“美”而富有趣味。

那么“美”究竟是什么呢?什么程度的“美”才能称之为美呢?

王国维说:“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就美之自身言之,则一切优美,皆存于形式之对称变化及调和。”

文章图片1

也就是说,好看的事物,之所以赏心悦目,在其形式变化对称有规律,在其表象丰富且和谐。所有我们看上去觉得舒服的、和谐的、富有韵律的、且是人为创造的,都可以称之为“美”。

如果具体到某一物、某一景,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中国古典艺术,不论是诗词、书法、绘画、建筑、服饰、雕刻等等,都能从中找到王国维说的这种“美”。

王国维,一代美学大师,亦是国学大师,运用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观点剖析中国古典文学的第一人,这本书本是他对于美学的独到见解,收录了他对于文学、哲学、美学和书画艺术等领域的评论文章,其中包含了《人间词话》的定稿、删稿、附录和拾遗。

文章图片2

关于美学,王国维提出美学有三重境界,即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自然之境。

原文中,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书中说到的“古雅”之美。古雅,一个很有逼格的词,但一件物品怎样才可以称为“古雅”呢?

所谓古雅,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非依赖于自然形成的,而多人为创造的,其审美标准没有明显的界限,多基于经验的积累。比如诸多收藏家们收藏的艺术品,“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就是它的另一个特点。

文章图片3

所以但凡称得上“古雅”的物件,大致就是可供观赏收藏之用,却不能作为日常用品的美术品吧。

不过讲真,欣赏艺术品的美学修养,不是人人都能有的,至少很多艺术品的美,我就欣赏不来,尤其是读了王国维的这本《美学三境》,我是实打实地对自己的审美能力产生了质疑。

为何?因为……说实话,第一遍我没看懂,而我也没有看第二遍。庆幸自己有做笔记的习惯,才能在这里生拉硬拽一些东西出来。后来和朋友聊起这事儿,她说正常,毕竟人家是大师,要是大师的文章你都能够随随便便读懂了,那你也不用在这儿跟我瞎聊了。

文章图片4 

可读书这事儿,总要说点什么,别人才知道你读过这本书,就像我写笔记、写评论一样。通俗点儿说,就是显摆。每次看到当月的书影档案,心里就会很舒坦,这个月过得很充实啊!

俗吗?俗不可耐。但现阶段内我觉得它是能令我产生爽感的,就像王国维说的“要以本性所爱成就自己”,我现在就是在成就自己。

以本性所爱成就自己,以本真之美静观人生。所以啊,审美什么的,慢慢学习,慢慢熏陶,你觉得美,那就可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