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医脉诊古今之谬误

 文斌A 2023-03-02 发布于湖南

关键词一:中医临床之疗效必善脉诊。

关键词二:中医脉诊三部九侯配合脏腑定位存偏差,临床中医难以正确运用和把握。

浙江省诸暨市中心医院中医培训中心 宣松德。邮编311808

     神奇的中医脉诊,只要三个手指头置于患者的寸口,一按,便明病机病因。脉诊在中医中是非常重要的。进入临床脉诊并非易事,大多数中医从业者难以正确掌握。

    中医脉诊是中医文化几千年实践总结后的智慧结晶,历代医籍临床实践中均有记载。中医辩证为四诊合参,而于分阴阳、辩虚实、定部位、预转化、诊治等则均需脉象,寒热虚实错杂、预后转归以脉象察知。

     中医如不善脉诊,不善辩证,凭以症测证或见病下药,效微,甚至徒劳。临床中,其余三诊不及脉诊简单宏观。善诊者定阴阳,辩五行,察病之表里,整体辩证,开方立药必事半功倍;不善诊如盲人摸象,只能局部取症,药方加减不知,症状转化难预,更无掌控之说。

      中医脉诊是人类医学的伟大创举之一,但至今仍存不足,史上无医家从自然学说的范畴与实践相结合去完善它,当下现状更糟糕。无医家以阴阳五行解析脉理,反而西医用心血管和解剖学等佐证,更是误导。更无人对古医籍的某些抽象臆测提出疑问,并研究完善,甚至有西医仪器的检验后认为可完全取代脉诊,有人污蔑脉诊为虚缈之术。当今教材也是按古传抄,照本宣科,能手把手地实践教导的更是凤毛鳞角,网议者是不知所谓,且贬低者大多为学医之人。中医沦落至此,我们当反思反省,更应奋力精进。

        笔者市井行医十多年,有许心惑求解:

一,阴阳五行理论之缺失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华文化之源,是中医学之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乃中医学之大成,后世医学临床之本,特别是《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是阴阳五行,自“伤寒”始,大多效法仲景之以症辩证,历代医家亦诸多解析,却离阴阳五行渐远,直今一语:“阴阳五行理论是古人朴素的哲学思想”,至此失去阴阳五行之真谛,此“朴素”和“哲学”是什么内涵?如果一种学问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只是自圆其说,必失偏颇。

       阴阳五行理论是如此?阴阳五行理论是完全应用于实践,同时也反应在三部九侯的脉象之中,阴人自阴,阳人自阳,只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而不知其生克制化之妙,怎能心悟阴阳五行于脉象之间?如心脾二虚、脾肾阳虚、肝风上扰、肝气犯胃、精血亏虚等等均在阴阳五行之间,反映到三部九侯的脉象之中,所以阴阳五行理论是脉诊的基础。

二,三部九侯配合脏腑之偏差

      最早有脉诊记载的是《黄帝内经》,系统性论述成书的《脉经》为魏晋时王叔和所著,也是一部大成之作,从此脉诊断证为后世医家推崇,也是临床实践技能。脉诊断证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易正确撑握,应多在实践中去反复摸索实操,才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诊多。”,特别是《难经》、《脉经》、《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对脉诊的三部九侯配合脏腑定位均有偏差,主要是大肠、小肠、三焦至今在寸口无正确定位,后世脉诊产生诸多困惑。

       脉诊理论主要以经络理论为主导,

       1、脏腑之表里关系的认定,十二经的表里传导是否与寸口脉象反应一致,很少质疑;

       2、特别是肺与大肠,心与小肠是否真的为表里关系?

       3、或是脏腑理论有悖于经络理论吗?

       以上问题太具挑战性,而后世唯有传抄,无实践中求证真相真理,以质疑或证明古人的臆测现象,终使后学者误解而不得其要。

       三,历代研究者跳不脱前辈之樊笼

       中华文化中的医学古籍浩如烟海,不乏出类拔萃之医才。东元四大家各具特色,张仲景——六经辩证,王清任——活血经方,明清——温病学派,在脉诊上亦有诸多发挥,却总难脱旧识,自王叔和著《脉经》后,了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甚至三十二脉的创立,只是微细之处完善,然而脏腑定位上始终无新意。

       下图附表

摘自“十二五”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九版,主要文献脉诊的寸口与脏腑相应按位法。


           注:上表打“X”处均为错误与不足,

     如左寸心配腹中,右寸肺配胸中,在临床是可以参考应用的,但需要的是五脏六腑的正确定位,

    《脉经》之心配小肠,肺配大肠是受经络理论和脏腑表里理论的影响而设配,实际临床明显不符,

      还有左右双尺都以侯肾,全是臆测行为,认为人体有双肾,左右都需侯。表中说明更是牵强附会凭空臆测。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中医自《黄帝内经》集大成以来,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寸口脉诊除心、肺、脾、胃、肝、胆、左肾,定位一致外,其它都有偏差,期间没有医家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订正。

      尤其是“十二五”规划教材对脉诊的记录多处凭空想象,以至误导,使人感叹:杏林从从,菁华难出,当今更难看到扁鹊再世,华佗重生,许多医者医识博广,却难做到真正的温古而知新。

       以上几点是制约中医脉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与运用的根源,当然有其他因素,如医书中常有肝胆不分、脾胃混淆、脏代腑等等的理论。也严重影响脉诊脏腑定位的理解,甚则个别医生脉诊当行风过场,辩寒热虚实的已是不错。中医如果不能在脉诊上有所建树,疗疾多会力不从心,难以正确判断患者阴阳属性及预后转归。

      笔者市井行医几十年,研读易经二十年,对脉诊有实质性的理解和突破,(这里我暂不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三焦腑的定位定性,历来是中医界的不解之迷,我都能把它弄清楚。),在此只想登高一呼,有人在研究脉诊吗?本文如得良师鉴赏,本人愿出犬马之劳,共同审理大小肠三焦之千古“奇冤”,还它本来面目,回归它应有的本位,为中医这个伟大的学问臻于至善,奉献我之所学,共同为中医事业再创辉煌,服务于全人类。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朱公湖新村五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