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汝瓷!佳士得秋拍主打宋代美学一千年

 画游记 2023-03-02 发布于广东

香港佳士得秋拍要到月底才进行,非常难得地来广州巡展了两天,我也就不管月底是否还去香港,先看了巡展的精品再说。

北宋 汝窑天青釉茶盏

这次秋拍的焦点当然是传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不过巡展只来了复制品,毕竟是估价几个亿的宋画,我之前专门跑去香港看过,就无所谓了。现在佳士得的图录还没有完全出来,就现场所见,《枯木怪石图》会被放在一个叫“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的夜场,同场的还有一件汝窑天青釉茶盏。

众所周知存世的汝瓷只有近百件,大部分都在博物馆,能在市场流通的凤毛麟角,这次上拍的汝窑盏源自日本。去年苏富比秋拍,一只汝窑洗拍出了2.943亿港元,这次的汝窑盏会否超过这个价格呢?照片上汝窑盏背后的是清康熙青花十二花神杯,也是另外一套瓷器重磅拍品。

吴湖帆《临苏轼木石图并黄州寒食帖》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佳士得刻意去找的,这次秋拍有吴湖帆临的这卷《枯木怪石图》,于是也被放到了同一个夜场拍卖,吴湖帆泉下有知,应该会老怀安慰吧?

杨善深《东坡先生》

同场还有一件岭南画派杨善深画的苏轼像,其实也可以放到“不凡”夜场的,不过好像并没有。

清 八大山人《兰亭诗画册》

这套看似没什么关联的朱耷,反倒又是“不凡”夜场的拍品,我也搞不懂其中的逻辑。这本是一套册页,被日本人装裱成了立轴,还是个六条屏,非常古怪。似乎还是张大千大风堂的旧藏。

南宋 林椿《白桃小禽》

也是被日本人装裱成了立轴的团扇,右侧边缘有林椿的署名,但鸟我感觉画得有点呆。

南宋 佚名《牧牛图》

这件小品品相也很好,上面还有项元汴和王季迁的收藏印,不知道真假。

南宋 陈容[传]《云龙图》

此画原来应该是个手卷,也被日本人裁开装裱成了两个立轴,看来日本人对立轴有执念。画中的“天山”印是足利义满的,他是元末明初时期的日本统治者。

元 倪瓒[款]《远树石岫》

此画远看确实像倪瓒,不过题字近看就只得其形了。画上有项元汴、高士奇、罗振玉等人的印。

明 沈周《吴江图卷》

此卷曾是顾文彬和张大千旧藏,题首是张大千重装后写的。后归香港藏家陈仁涛。后面还有沈周的题诗,在广州也没展开,图上就不放了。

明 佚名《汉钟离》

很典型的浙派画,风格与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见到的张路《八仙图》近似。画上所钤的“日近清光”印,在当时是很多宫廷画师共用的。它的尺幅非常大,也已经是日式装裱。估计原本也是一整套八仙图的八条屏。

我浏览了一下佳士得官网已经放出来的图录,发现还有非常多值得一看的古书画没有参与巡展,所以就算不是为了《枯木怪石图》,这次的佳士得秋拍预展也是值得一看的。广州的巡展已经结束,上海的巡展会在这个周末。

●佳士得香港2018秋季拍卖

预展:11月23日—27

拍卖:11月25日—28

地点:香港湾仔会展中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