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癌免疫治疗相关的TCGA和ACRG分子分型

 微创胃肠 2023-03-02 发布于江西

1、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TCGA)分子分型:近年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通量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胃癌分子分型策略。2014年根据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析提出4种分子亚型:EB病毒感染型(EBV)、微卫星不稳定型(MSI)、染色体不稳定型(CIN)以及基因组稳定型(GS)。其中,EBV型和MSI型是免疫治疗可能获益类型,而CIN和GS型对免疫治疗发生反应的可能性较小。

(1)EBV型:约占8.8%,男性多见(82%),主要见于胃底和胃体(62%);PIK3CA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80%),其他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ARID1A和BCOR,而TP53突变罕见。此外,DNA超甲基化水平非常高,且在所有EBV感染的病例中都发现了CDKN2A启动子高甲基化导致p16失活,而CDKN2A被认为是胃癌中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此外,JAK2、CD274[即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PDCD1LG2(即PD-L2)和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2即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扩增,以及PTEN、SMAD4、CDKN2A和ARID1A缺失也常发生。

(2)MSI型:TCGA中第二常见亚型,约占21.7%,多见于老年女性,好发于胃窦或幽门,具有较高的突变率,主要为PIK3CA、ERBB2、ERBB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以及在其他肿瘤常见的热点基因。富含DNA超甲基化,包含MLH1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导致MLH1错配修复蛋白沉默表达,被认为是造成MSI型病例的主要原因。

(3)CIN:TCGA研究中的大部分胃癌属于此类,约占50%,常见于胃食管交界处和贲门,多属Lauren分型中的肠型,老年人多见。最为常见的基因变异为TP53突变(73%),此外,具有大量ERBB扩增,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 (VEGFA)、EGFR、ERBB2、ERBB3、c-Met和编码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如CCNE1、CCND1和CDK6等,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4)GS:约占20%,初诊年龄偏低,多属Lauren分型中的弥漫型;CDH1(26%~37%)和RHOA(15%)基因突变频率高。此外,与RHOA活性相关的RHO家族GTP酶活化蛋白基因融合现象(CLDN18-ARHGAP融合)也较为常见,约占30%,通常RHOA突变和CLDN18-ARHGAP融合互相排斥。GS型一般缺少免疫原性和可靶向的驱动基因突变,主要以细胞毒化疗作为治疗手段。

2、亚洲癌症研究组织(ACRG)分子分型:2015年ACRG根据MSI状态、TP53功能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分为4个亚型:MSI-H、MSS/TP53+、MSS/TP53-和MSS/EMT。ACRG与TCGA分类有部分交叉,不同之处在于ACRG不同亚型与临床结果更为相关,各型特征如下:(1) MSI-H(22.7%):该型多发于胃窦(75%),>60%为肠型,诊断时多为早期,预后最佳。有过度甲基化,尤其是编码KRAS、PI3K-PTEN-mTOR途径、ARID1A、ERBB2、ERBB3和ALK基因,该型患者预后最好;(2)微卫星稳定(MSS)/TP53+(26.3%):此型有更高EBV感染率,除有TP53途径活化,还有抗原呈递细胞(APC)、ARID1A、KRAS、PI3KCA和SMAD4突变,该型患者预后较好;(3) MSS/TP53-(35.7%):该型TP53突变率最高(60%),可能是TP53功能缺失的主要原因。有更多的非整体改变和再现性MDM2、ROBO2、GATA6、MYC、ERBB2、EGFR、CCNE1和CCND1扩增,该型患者预后较差;(4) MSS/EMT(15.3%):多为弥漫型,此型的基因改变与细胞黏附和活动性有关。多发于年轻患者,诊断时多为进展期,复发概率高,腹膜传播率高预后最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