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宝消费龙头ETF:消费升级大时代,把握龙头投资机遇

 从未名湖畔 2023-03-02 发布于广东

内容摘要

我国已进入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新阶段,消费赛道长坡厚雪,能够长期稳定实现超额收益,消费龙头指数高权重占比的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 我国已进入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新阶段,消费赛道超额收益提升长期稳定。2010年起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会推动消费率的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促进消费支出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后疫情时代,随着经济复苏,消费复苏将成为支撑经济修复的关键。消费赛道长坡厚雪,不仅能够在牛市中涨幅居前,且能够连续10-20年稳定跑赢指数,超额收益回撤时间短、幅度小,不影响行业长期向上趋势。

  • 高权重占比板块长期投资价值分析。食品饮料:消费复苏下白酒动销良性发展。家用电器:最具全球竞争力的消费赛道。休闲服务:免税成长空间广阔,旅游酒店已过至暗时刻。汽车:新能源汽车高景气表现亮眼。

中证消费龙头指数(指数代码:931068.CSI,以下简称“消费龙头”)发布于2018年11月21日,由沪深两市可选消费与主要消费中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公司股票组成,以反映沪深两市消费行业内龙头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消费龙头指数采用“规模+质量”双维因子筛选龙头个股,指数呈现高盈利特征,交投活跃,风险收益表现优异。

  • 指数长期收益优于中证500、沪深300等宽基指数:自基日2004年12月31日到2021年10月13日,指数年化收益率19.65%,夏普比率0.71,优于中证500、沪深300、中证全指与消费100等指数。

  • 指数具备高盈利的特征:消费龙头指数在上市以来在销售毛利率、ROE等盈利指标,以及流动性指标上,显著优于同期主流宽基指数与消费100等消费主题指数。

  • 指数估值水平较低:指数的PE和PB处于近一年来较低水平,当前是比较好的配置机会。

华宝中证消费龙头ETF(交易代码:516130,以下简称“消费龙头ETF”) 由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13日发行。

  • 基金经理为胡洁:金融学硕士,基金经理年限9年,在任管理基金数15只,在管基金总规模580.86亿元。截止2021年10月13日,华宝基金ETF规模约531亿,在全市场公募基金中排名第6。

  • 基金管理人:截止2021年10月13日,华宝基金ETF规模约531亿,在全市场公募基金中排名第6。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股市波动率上升;金融监管力度抬升超预期。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预期风险收益水平较高;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01

我国已进入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新阶段,消费赛道超额收益提升长期稳定


1

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从宏观经济视角来看,2010年以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彼时出口和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引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加快走向世界。在这个周期中,中国出口增速平均29%。2001年,出口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净出口对GDP拉动为负贡献。到了2006年,这两个数据就达到了近20年的最大值35%和14%。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引擎开始失速,压力之下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地产和基建成为经济下行时托底的主要手段。一次是2009年“四万亿”之后,地方政府举债的缰绳被彻底切断,基建投资增速在2009年6月达到50%的高点。另一次是2011-2012年,经济下行跌破8%的关口,房地产政策不断宽松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发力托底经济,房地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达到25%。

2010年之后,经济增长中枢开始下台阶,经济周期性波动也开始放缓,消费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经济增长动能的新旧切换。过去由投资大力刺激驱动经济的弊端也开始显露。部分地方政府平台的杠杆已经出现结构性的失衡,房地产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炒作,也已经背离了居住的本源。在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及房地产政策基调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背景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消费在经济中的占比开始提升。我国在跨过刘易斯拐点之后,2010年起消费率开始显著提升,且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开始超过投资贡献率,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图片

2

人口老龄化推动消费率持续提升

根据生命周期假说,人在年轻时储蓄更多,在年老时消费更多,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会推动消费率的提升。七普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91亿,占比13.5%,距中度老龄化仅有一步之遥(按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20%为中度老龄化)。根据发达经济体的经验,美国、日本等国在步入中度老龄化过程中,消费占GDP的比重都有所上升,投资和出口占比下降,呈现消费驱动型经济的特征。在日本65岁老年人口占比从1980年的9%上升到1995年的14.5%的过程中,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从15.2%提升到16.4%。在美国65岁老年人口占比从1950年的8%上升到2013年的14%的过程中,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从63.2%提升到67.7%。中国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19年消费(私人消费+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反而从62.9%下降到55.4%,投资占GDP的比重从34%上升到43%。这与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以及投资驱动的经济结构有关。未来随着经济转型、老龄化的加深,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断提高是必然趋势,居民对于商品质量和服务消费的要求会更高。

图片

3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促进消费支出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

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消费支出提升的基础。从居民收入水平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快速提升。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6280元提高到2020年的43834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02年的6029元提高到2020年的27007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7%。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支出明显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

图片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会带来消费支出的快速提升和消费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将大幅提高消费能力,消费将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享受型。美国、日本等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左右人均GDP先后突破1万美元,到目前为止人均消费支出大致增长了2-3倍。我国人均GDP在2019年首次突破了1万美元,消费在未来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的阶段将迎来新的机遇期。

一方面,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会不断上升。对比发达国家,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同时拥有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目前我国经济总量中消费占比与发达国家对比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消费的长期增长潜力和改善空间巨大。

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对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的需求会越来越大。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9.2%,交通、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享受、发展型服务人均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1414元上升到2019年的9282元,年复合增速10%,高于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占比也从2000年的28.3%上升到2019年的33.1%,消费升级的趋势相当明显。

图片

4

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成为经济修复的主力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经济活动停滞,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在一季度大幅下滑到0.5%,消费活动严重受创。在疫情得到控制后,随着经济活动重启,经济逐步复苏,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改善。根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6月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4125元,累计同比增速11.4%,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加速复苏。在经济复苏初期,投资、出口的率先修复是经济修复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经济复苏进入后期,投资、出口修复动力减弱,消费的复苏将成为支撑经济修复的关键。

2021年以来,在疫苗普及以及去年低基数的影响下,我国消费增速恢复速度较快。根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1.7%,比资本形成总额高出42.5个百分点。2021年1至8月,我国社零总额累计28.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两年平均增长3.9%。虽然消费仍然受到疫情汛情多点发生以及去年同期基数升高影响,恢复基础不太稳固,8月社零增速环比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仍呈现稳定恢复的态势,其中餐饮收入和汽车消费下滑幅度较大,除汽车以外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同比仍增长了17.48%。

制造业快速复苏态势或告一段落,整体稳中趋弱,服务业PMI重回扩张区间。2021年9月在“双控”和“拉闸限电”对生产造成的冲击下,制造业PMI自2020年3月疫后复苏以来首次落入收缩区间。而服务业PMI录得52.4%,较上月大幅回升7.2个百分点,前期受疫情扰动较大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恢复势头强劲,商务活动指数均大幅回升至景气区间,或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修复的主要看点。

图片

5

消费赛道长坡厚雪,能够长期稳定实现超额收益提升

消费类赛道大多属于长坡厚雪,不仅能够在牛市中涨幅居前,而且能够连续10-20年稳定跑赢指数,超额收益回撤时间短,回撤幅度小,不影响行业长期向上趋势。2000年以来A股五轮牛市中涨幅排名前五的行业,可谓牛市阶段高景气赛道的代表,但行业后续行情往往会出现不小的分化。大部分制造业赛道在阶段性的超额收益大幅扩张之后,都会经历一段时间不短的回撤。只有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休闲服务等消费类赛道能够长期稳定的实现超额收益的提升。

2000年至今,食品饮料行业累计涨幅达到24倍,年化收益率16.8%。食品饮料行业相对于上证指数的超额收益长期总体保持稳定扩张。在2005年4月至2011年8月和2016年3月至2021年5月两个阶段,食品饮料超额收益不断上升,持续时间长达5至6年。在这期间超额收益出现的回撤时间短幅度小。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以及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食品饮料行业出现的回撤,回撤时间不超过1年,回撤的绝对水平在15%-35%之间,相对于大盘最低仅跑输6%。

图片

2000年至今,家用电器行业累计涨幅达到5.3倍,年化收益率10.3%。家用电器行业超额收益的扩张主要发生在2010年之后,但提升幅度较大。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家电行业的超额收益持续上升。超额收益持续提升的时间最长达到5年半,2015年之后一般能够持续2年至2年半左右。超额收益回撤时间较短,一般短则3个月,长则10个月,如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家电行业出现回撤。回撤的绝对水平在20%至40%之间,同样较少跑输大盘,在2021年前在回撤期间通常只跑输大盘4%至6%,仅2021年的调整跑输大盘25%。图片

2000年至今,休闲服务行业累计涨幅达到9倍,年化收益率12.5%。休闲服务行业容易出现短时间内超额收益快速扩张,之后与大盘基本保持同步,较少会出现回撤。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是休闲服务超额收益快速扩张时期,时间基本在1至2年左右。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2015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休闲服务行业绝对收益虽然下跌10%至20%左右,但相对于大盘仍有正的超额收益,尤其在2015年6月至2020年3月持续近5年的时间里,相对于上证指数的超额收益仍达到17%,仅2021年2月至2021年9月近8个月的时间里,休闲服务行业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均下滑超过20%。

图片

02

华宝消费龙头ETF全面覆盖大消费产业链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消费支出分类(2013)》,可以将消费服务全产业链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8个大类。中证消费龙头指数基本能够实现对消费全产业链所有大类行业的覆盖,指数主要聚焦于各细分行业中业绩确定性较强的龙头公司。作为稀缺投资指数,中证消费龙头指数的成分股广泛分布于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休闲服务、汽车、农林牧渔、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等消费大类,其中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休闲服务、汽车四大板块权重贡献合计达到82%。华宝消费龙头ETF跟踪中证消费龙头指数,是投资大消费领域的优秀工具。接下来我们分析中证消费龙头指数的行业分布,并对以上四大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进行分析。

1

中证消费龙头指数行业分布:重仓食品饮料、家电、消费者服务行业

食品饮料、家电、消费者服务占比较大:根据中信一级行业进行分类,食品饮料、家电、消费者服务占比较大,数量占比分别为18%、8%、6%,权重占比分别为43.61%、20.15%、10.48%。

图片

2

食品饮料:消费复苏下白酒动销良性发展

食品饮料行业从2010年至今累计收益率达到453%,是近十年收益率最高的行业,具有穿越牛熊的稳定性。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行业并称为“牛股集中营”,近年来白酒的表演尤为亮眼。2016至今,白酒指数上涨500%,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469%,在17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出现了3只十年十倍股。白酒行业作为食品饮料行业中相对收益最稳定的板块,近年来表现愈发稳健,基本没有超过半年的回撤。

图片

从需求端来看,白酒虽非刚需,却是相对高频的消费需求。目前的白酒消费结构相对以前更加健康。白酒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公务消费、商务消费与个人消费三个方面。2012年八项规定之前,公务和商务消费是绝对的主力。2012年之后,公务消费受限,个人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根据《糖酒》的数据,2011至2017年,白酒的政务消费比例由40%降至5%,商务消费占比从42%降至30%,同时个人消费比例从18%大幅上升至65%,成为白酒最重要的消费主体。在公务和商务消费为主的阶段,白酒的需求和经济周期、投资活跃度关联较强。在个人消费为主的阶段,以C端为主的消费需求更有刚性和韧性。

图片

从供给端来看,白酒有两个独特的优势。高端白酒具有消费属性以外的社交属性和投资属性,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抵抗通胀甚至进一步增值;从商业模式来看,白酒龙头基于产地的品牌文化形成的护城河比较深。两个优势给行业带来高毛利和高复购率。白酒行业发展到中后期,各个价格带形成了寡头,格局相对来说是稳定的,且对标国际烈酒来看集中度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龙头可以积极扩产,同时也可以提价。2021年三季度白酒行业整体杀估值主要受消费数据不及预期和市场担忧在舆论压力下提价困难等短期因素影响,长期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从市盈率来看,截至8月底白酒板块的市盈率(TTM)已完全抹去2020年6月之后的涨幅,与2018年初的水平基本相当,不过仍高于上轮牛市高点(2020年2月)的估值,估值进入价值区间,目前处于左侧布局的阶段

图片

2021年国庆中秋双节白酒动销表现景气。疫情反复对长途旅游形成压制,对宴席、当地聚会餐饮等场景有增量贡献,各大名酒企业年度回款目标能够完成。7至8月由于洪水、疫情及高基数影响,渠道层面存在分化。在双节错峰行情下,尤其是国庆之后,主要品牌库存已消化至低位。分价格带看,高端酒量价平稳,次高端受益于宴席、聚会等消费场景集中,量增明显。高端酒Q3业绩具备较好支撑,价格已经进入中长期价值布局区间。次高端白酒加速扩张后,当下回款较快,同时估值和市场预期都处在高位,机会和风险兼具。
食品板块短期有需求波动的扰动,长期在需求端消费升级和供给端渠道变迁下头部企业优势提升的逻辑不变。2021年三季度面临疫情反复、洪水等问题,大众品短期需求出现波动。休闲食品供给端仍不稳定,行业发展初期竞争格局尚未成型,疫情对终端需求影响较大。而长期来看,新渠道的变迁仍在持续,头部企业在品牌、供应链、组织架构等方面的优势将持续扩大,业绩有望得到提振。调味品方面,从成本端看,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后,短期业绩表现不及预期,成本压力较大。但目前短期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需求端疫情汛情短期扰动结束,加上成本端部分龙头提价已经开始落地,估值有底部回升的机会。

3

家用电器:最具全球竞争力的消费赛道

家用电器行业从2010年至今累计收益率达到219%,在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四,甚至超过了医药、计算机等高成长板块。从个股层面来看,家电行业也是牛股频出,比如格力电器2010年至今股价涨幅546%,美的集团涨幅684%,苏泊尔涨幅429%。

家电行业基本形成较为稳定的寡头格局。家电制造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家电产品的普及以及中国加入WTO,中国家电的供给端迎来快速增长阶段。快速的增长的同时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在经历了多次价格战后,家电行业的格局也从刚开始的外资品牌为主到国内品牌百花齐放,最终基本形成较为稳定的寡头格局。空调领域,格力、美的双寡头垄断;冰箱领域海尔一家独大;洗衣机领域海尔维持第一,美的份额提升较快,目前形成双寡头格局。由于家电技术更迭缓慢,成本端规模优势显著,后进者弯道超车难度较大。消费端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巨大,建立新品牌的难度较高。渠道端成熟家电企业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渠道分销模式,后进者很难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家电代工基地,品牌出海是发展大趋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家电代工基地,2020年中国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的产量分别达到了2.1亿台、9014万台、8041万台,其他制造行业很难有与之相同的量级。中国产业经历市场化竞争、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后,已经成长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并通过品牌出海,以产品优势、线上渠道优势、运营效率优势以及强大的并购整合能力在全球快速扩大品牌影响力。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中国家电出口额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为38%,空调、电视机、微波炉在全球家电的比重为70%至80%,冰箱、冷柜、洗衣机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为50%至55%,小家电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为50%,冰箱压缩机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为60%至70%。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链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2020年中国家电的出口额为8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比2015年增长了48.1%。

图片

从需求端来看,家电行业已经进入内需增速平稳的成熟期,新的成长性来自于满足新兴消费需求的品类创新。2008年以前,家电行业销量增速主要取决于GDP增速和消费增长。2009至2011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消费刺激政策推动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2012年之后,随着大家电保有量的提升,行业销量增速放缓,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

与此同时,新兴需求的增长带来了行业需求二次增长的动力。一方面,消费者收入提升带动家电行业受益于消费升级的趋势。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品质,部分过去“可选”的品类逐步变成“必选”的品类。另一方面,消费者结构发生变化。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2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这背后反映了单身独居人群占比的增加。新时代的消费特征从一家一台的产品转变为一人一台的产品,从追求实用转变为追求设计。根据百度指数数据,家电需求关联人群以20-29岁为主,占比43%。“Z时代”成为家电需求的主力,由此催生出“健康经济”、“颜值经济”、“懒人经济”等新兴需求,给家电企业带来持续的更新和升级需求。同时,新兴家电产品更容易通过各类线上渠道触达消费者,直接反应为新兴品类销售逆势高增。根据Statisita数据,2015-2020年传统家电品类零售额从2747亿美元上升至3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5%,整体增长趋缓。小家电品类零售额从819亿美元上升至106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

图片

2021年2月以来家电行业在消费端和成本端双重承压,调整较多。经营层面上,对需求的预期比较平稳。成本端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较大。截止2021年10月中,铜价、铝价和中塑价格指数相较于年初分别上涨23%、49%和4.2%。受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及能耗“双控”的影响,家电企业集中涨价,预计在成本压力逐步消化后业绩能够得到改善。估值层面,家电行业在经历近三个季度的调整后,估值已经低于2020年初牛市启动前的水平,已在中长期配置窗口。

4

休闲服务:免税成长空间广阔,旅游酒店已过至暗时刻

休闲服务行业从2010年至今累计收益率为323%,在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仅次于食品饮料。

免税行业在休闲服务指数中占比68%以上。受益于从普通消费到高端消费的消费升级趋势,国人对高档商品需求很高但外流严重贝恩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2016年,中国境内个人奢侈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2016-2019年,复合增长率提高到26%,2020年,中国境内奢侈品市场有望实现48%的增长,达到近3460亿元人民币。中国境内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份额翻了1倍,从2019年的11%上升到20%,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而在2020年之前,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渠道中,只有32%在境内消费,68%的份额在海外,境内消费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占比提高到了70%-75%。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推动自贸港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文中指出,静态计算到2022年,海南如果能够吸引10%消费回流,就是1000亿元;到2025年,如果能够吸引50%的消费回流,就是5000亿元

图片

免税行业的核心投资机会来自于消费回流大背景下的政策弹性。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内循环”、“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政策层面,降低进口关税、加强对灰色市场管控,缩小国内外价差等均为吸引消费回流的长效方法。2020年后,出境旅游受疫情影响,国内旅游零售市场地位显著提升。离岛免税、室内免税等业态不断放宽,最重要的增量来自于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放开。促进离岛免税销售额增长的最直接政策红利是限额提升。2011年海南离岛免税试点,每人每年额度5000元;2012年,额度提高至8000元;2015年3月,增加17类免税品;2016年,额度提高至1.6万元,岛外旅客取消购物次数限制;2018年,额度提升至3万元;2020年7月,额度提升至10万元,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

图片

2020年限额大幅提升伴随着离岛免税销售额增长提速。2020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达到274.8亿元,同比增长103%,2021年上半年销售额已经达到267亿元。10月1日-7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4.7亿元,同比增长67%,表现亮眼。中国中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运营商,行业市占率已经超过90%。长期来看中免在区位、经营、采购等方面优势已经非常明显,竞争优势仍然显著。

图片

旅游酒店疫后迎来修复,已过至暗时刻。6月以来,全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复,旅游市场恢复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略优于预期。经文旅部测算,2021年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0.6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9%。宋城演艺披露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各大千古情等主秀演出229场,较2019年同期恢复超80%;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其中散客占83%;营业收入约1亿元,较2019年同期恢复75%。酒店、OTA恢复较好,旅游市场加速线上化。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与2020年国庆同期(9.30-10.7)相比,国内酒店预订量增长近2成、民宿预订量增长2成。周边游仍将领先复苏。文旅部专项调查数据显示,49.1%的游客选择省内跨市游,比去年提升4.1个百分点;88.3%的游客出游距离在300公里以内。

图片

5

汽车:新能源汽车高景气表现亮眼

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虽然汽车产销量在2017年见顶回落,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组织OICA的数据,从2009年开始,我国已经连续12年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截止2021年9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97亿量,总保有量与美国基本持平,位列世界第一。

图片

传统汽车行业作为非常成熟的赛道,具有比较明显的顺周期特征。2021年8至9月汽车行业有所调整。一方面原因是疫情反复下宏观经济走弱压力加大,消费数据不及预期,影响传统汽车行业景气度。另一方面是芯片供给短缺影响总体销量表现。2021年1至9月国内汽车产销累计同比增长7.5%、8.7%,增速较8月继续下降。当月同比增速-17.9%、-19.6%,有进一步走弱的迹象。但自主头部车企销量表现亮眼,其中长安、长城等企业销量增幅明显,1至9月同比增速达到26%、30%,比亚迪汽车1至9月零售量同比增速高达68%。

图片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均把碳中和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景气度不断提高,渗透率屡创新高。2021年今年1至9月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供给以及需求不断提升,实现产销216.6万辆/215.7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累计渗透率达到了11.6%。2021年以来多地出台以购车及充电设施补贴为主的新能源车促消费政策,刺激力度较强。如海南乐东为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每辆新能源汽车奖励人民币5000元。2021年非限购地区成为新能源车需求主力,消费者对电动车产品吸引力和政策优势已有充分认知,渗透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图片

03

华宝消费龙头 ETF 全面覆盖大消费产业链

1

“规模+质量”的双维龙头选股策略

中证消费龙头指数(指数代码:931068.CSI,以下简称“消费龙头”)由沪深两市可选消费与主要消费中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公司股票组成,以反映沪深两市消费行业内龙头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为指数化产品提供新的标的。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发布日期为2018年11月21日。

图片

中证消费龙头指数由华宝基金指数研发投资部与中证指数公司合作开发,旨在从消费板块中挑选出最优质的龙头公司,是市场首只将主动量化策略结合泛主题行业进行选股的消费行业SMART BETA指数。

“规模+质量”的双维因子筛选消费板块龙头个股,以反映股票营收能力和品牌价值,在所属细分行业具有龙头属性。“双维龙头”的编制思路,不仅考察公司市值、营收这类规模因子,而且采用独到的质量因子来考察公司的经营质量与品牌价值。指数采用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营业收入(TTM)作为规模因子,筛选出具备足够市场代表性的上市公司;采用过去一年ROE(TTM)与毛利率(TTM)作为质量因子,筛选出具备突出质量性的上市公司。通过规模因子和质量因子的双重筛选,消费龙头指数从消费行业每个细分子行业中精选出真正具备护城河优势的龙头公司。

图片

2

指数表现:长期收益优于中证500、沪深300等宽基指数与消费100指数

自基日2004年12月31日到2021年10月13日,中证消费龙头指数的年化收益率19.65%,夏普比率0.71,大幅优于中证500、沪深300及中证全指等指数,且优于消费100等消费主题指数。

图片

图片

3

指数流动性:交投活跃

指数交投较为活跃:2020以来指数成交量、成交额维持在较高位置。2021Q3指数日均成交额为439亿元,日均成交量为9亿股。截止到2021年10月13日,2021Q4指数日均成交额为467亿元,日均成交量为11亿股。

图片

4

市值分布:成分股覆盖大中小盘,大市值股票权重较大

成分股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约3278亿元:截止2021年10月13日,指数的50只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合计约34013亿元,成分股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约为3278亿元。流通市值500亿以下的股票有39只,权重占比为18.40%;流通市值500-1000亿之间的股票有3只,权重占比为7.17%;流通市值在1000亿以上的股票有8只,权重占比74.44%。

图片

5

上市板分布:主板占比较高

指数成份股主要分布于主板,主板成分股权重占比96.96%,数量占比为90%。

图片

6

相较于主流宽基指数,指数呈现高盈利特征

指数呈现高盈利特征。2019年以来,消费龙头指数在销售毛利率、ROE等盈利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流动性指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上,优于同期主流宽基指数与消费100等。截止2021Q2,消费龙头指数的销售毛利率为33.99%,ROE为11.36%,资产负债率为52.59%,流动比率为1.46,速动比率为1.1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7

估值水平:PE处于近1年20.90%的百分位。

PE、PB处于近一年来较低水平。截止2021年10月13日,指数市盈率(TTM)为30.13,在上市以来的PE数据中位于63.34%的百分位,在近一年PE数据中位于20.90%的百分位;市净率(LF)为7.24,在上市以来的PB数据中位于78.32%的百分位,在近一年PB数据中位于37.30%的百分位。PE和PB位于近一年来较低水平,当前是比较好的配置机会。

图片

8

指数成分股:精选食品饮料及家电等大消费板块龙头。

目前,消费龙头指数共有50只成分股,根据中信一级行业分类,前十大权重股集中于食品饮料及家电板块。

图片

贵州茅台:公司是国内白酒行业的标志性企业,主要生产销售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同时进行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防伪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享有“国酒”的美称。根据公司季报,2021H1贵州茅台营业总收入507.2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1.15%,净利润为262.0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9.53%,基本EPS为19.63元,平均ROE为15.26%。

五粮液:公司是以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销售为主要产业,同时生产经营精密塑胶制品、大中小高精尖注射和冲压模具现代制造产业,以及生物工程为发展产业,药业工业、印刷业、电子器件产业、物流运输和相关的服务业的具有深厚企业文化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根据公司季报,2021H1五粮液营业总收入367.5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9.45%,净利润为138.4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1.74%,基本EPS为3.40元,平均ROE为15.12%。

美的集团:公司是一家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的科技集团,提供多元化的产品种类与服务,包括以厨房家电、冰箱、洗衣机、及各类小家电为核心的消费电器业务;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供暖及通风系统为核心的暖通空调业务;以库卡集团、美的机器人公司等为核心的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以安得智联为集成解决方案服务平台的智能供应链业务。根据公司季报,2021H1美的集团营业总收入1748.4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5.14%,净利润为152.1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8.17%,基本EPS为2.17元,平均ROE为13.01%。

04

华宝中证消费龙头ETF(交易代码:516130)

1

产品信息

华宝中证消费龙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交易代码:516130,以下简称“消费龙头ETF”)由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13日发行,上市日期为2021年10月13日。消费龙头ETF跟踪中证消费龙头指数,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获取指数长期增长的稳定收益为宗旨,在降低跟踪误差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条件下,构建指数化的投资组合。本基金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组合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具有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基金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基金经理为胡洁

图片

图片

2

基金经理:胡洁

基金经理:胡洁女士,金融学硕士。2006年6月加入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指数研发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年限9年,在任管理基金数15只,在管基金总规模580.86亿元。

图片

3

基金管理人:华宝基金

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3年2月12日获准开业,是国内首批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国内首家由信托公司和外方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股东背景强大,股权结构简单稳定。

截止2021年10月13日,华宝基金ETF规模约531亿,在全市场公募基金中排名第6。我们按规模展示华宝基金ETF。

图片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加剧;股市波动率上升;金融监管力度抬升超预期。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预期风险收益水平较高;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报告来源

 

本文源自报告《华宝消费龙头ETF:消费升级大时代,把握龙头投资机遇》

报告时间:2021年10月20日

发布报告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报告作者:于明明   S1500521070001、 樊继拓   S1500521060001、 钟晓天   S1500521070002、李畅  S150021070009

分析师声明

★ a

负责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每一位分析师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准确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分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风险提示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投资者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深入地了解证券市场蕴含的各项风险并谨慎行事。

本报告中所述证券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向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销售,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顾问的意见。在任何情况下,信达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