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为何设置转运使?宋太祖本想“削藩”,却缔造了行省制度

 炫叶楓雪 2023-03-02 发布于广东

对于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来说,维护国家政局稳定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是一切经济、文化、军事力量发展的基础,而每一个政权在成立之初,几乎都不太稳定,因为新朝代的建立必然伴随着旧朝代的灭亡,时局处于一个革故鼎新的状态之下,一切充满了变数,只有时刻保持小心谨慎,才能稳定政权,让一切走向正轨。

在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的第一任皇帝都会吸取上一个朝代灭亡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避免重蹈覆辙

就比如唐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给了节度使太大权力,导致唐朝发展到后期,地方割据势力过于庞大,直接威胁到中央的统治,所以,宋朝在建立之初,就想从源头上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将地方政权,甚至财权,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转运使的形成和发展

1、宋朝设置转运使的目的

北宋初期,战争比较频繁,因此军队经常需要出征,而在军队前行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位,叫做随军转运使,军队每攻下一座城池,转运使便将物资运送回京

后来战事渐渐平息,便在一路上都设置了转运使这一官职,掌管经度一路财务管理及监察本路官员优劣。

由于转运使直接由中央任命管辖,所以,从此吏、财二权直接掌握在中央手中,根据《文献通考》中记载:“国初未尝有监司之目,其始除转运使,止因军兴,专主粮饷,至班师即停罢。”

由此可见,设置转运使的目的,主要是实施经济上的集中管理,作为随军转运使,首先需要具备优秀的处理政务的能力,其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和协调能力,其中,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的能力作为首要标准,可以看出,转运使这一官职,对于官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

2、转运使掌握地方权力

转运使在刚开始的时候,拥有的权力还不大,基本上只是个跑腿的工作。

唐朝时期,最初设置转运使就是为了方便军粮和武器装备等的运转,所以才叫它转运使,到了北宋时期,宋朝吸取唐朝节度使权力过大导致后期藩王割据的经验,因此一直不愿意给地方上太大权力。

可是毕竟地方上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治理,于是,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虽然也在地方上设立自己的行政长官,但要有人负责监管,而这个监管的人还得是中央派去的,受皇帝直接管辖,这样,地方上无论有什么小动作,皇帝都一清二楚。

如此,转运使便成了中央安插在地方上的眼线,专门负责对地方进行监察,虽然转运使并没有权力直接处理地方事务,但有转运使在的地方,地方官员处理事情总是不敢轻举妄动,会揣摩转运使的心思,询问转运使的意见,甚至直接采取转运使的意见。

毕竟,转运使代表的是皇帝,若是事情没办好,被转运使回去添油加醋传到皇帝耳朵里,那地方官的麻烦可就大了,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转运使相当于变相掌握了地方上的权力。

3、控制地方钱粮

由于转运使一开始的职责就是负责货物运输,所以,虽然到后期转运使的职责范围变广,但对于钱财货物的运输监管一职却始终没有松懈。

北宋年间,战争时常发生,转运使就需要经常押送随军粮草,一个是负责清点,二是负责管理,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转运使能否保障军草供应充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定,若是这个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转运使首当其冲要承担责任。

后来,转运使到地方上任职,便负责起了地方上的钱粮监管,以便在日后随军打仗时,对地方上的财务状况更加熟悉,更知道如何分配。

如此一来,转运使不仅变相拥有了地方上部分事务的处理权,还拥有了控制地方财政的权力,在无形中,转运使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

二、特殊的河北转运使

虽然宋代的转运使拥有的权力和地位已然很高,但在众多转运使中,又当属河北转运使的地位最高。

1、河北特殊的地理位置

北宋时期,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北,那时候燕云十六州被辽人占据,而河北地区就与燕云十六州紧邻,是他们南下的必经之地。

可以说,河北地区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一道坚固的屏障,一旦河北被攻破,那么黄河以南的地区便失去了保护伞,因此,保护好这道屏障至关重要。

所以,北宋在河北的军事武装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河北地区的转运使也更加重视。

如果说其他地区的转运使还要经常受到中央的管辖和约束,那么河北转运使则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自主性。

2、河北是重要的产粮地

对于古代人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粮食,掌握了粮食的生产,就相当于掌握了民生,而掌握了民生,就等于掌握了国家命脉。

河北地区临近黄河,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粮食产地,虽然北宋时期江南一带已经有了很高的粮食产能,但由于北宋人口众多,只江南地区无法养活全部的人口,并且江南一带距离北宋都城开封十分遥远,来回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河北地处北方,与河南相邻,输送粮食更加便捷。

三、北宋设置转运使的影响

1、中央高度集权

赵匡胤吸取唐朝时期由于藩镇实力太大导致的中央被架空的经验教训,设立了转运使一职,使得自己牢牢把控住了各地财政和军事信息,从行政、财政,军事三方面,直接控制了各地的根基命脉,地方上再也不会出现一家坐大,威胁到中央统治的现象发生。

中央通过转运使这一中间枢纽,将权力成功控制在自己手里,大大加强了国家政治层面的稳定,真正实现了中央集权。

2、导致强干弱支

虽然,全国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到了中央,解决了地方拥兵自重的隐患,但与此同时却带来了新的威胁。

因为官僚系统是冗杂的,地方官员不能完全掌握权力,信息处理不及时,久而久之便导致了宋朝官员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很多地区出现了懒政、怠政的现象出现,官员不想着怎样为百姓解决问题,心思全用在了应对朝廷上面,加剧了整个官僚系统的腐败和堕落。

而且一旦遇到外敌来犯,军事力量全部都集中在中央,地方上无法及时调出作战军队,导致了宋朝每次与西夏和大辽等国对战时都处于下风,钱花了不少,胜利的却没有几次。

地方军事力量太弱,也是导致宋朝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3、为元代缔结行省制度奠定了先河

元朝建立后,同时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和宋朝强干弱支的经验教训后,在两者的基础上,做了一个折中的调整,那就是派中央官员直接去管理地方,这样,官员既拥有对地方的管理权,又不用来回来去的跑,他们即是地方上的长官,同时也是朝廷的重臣。

这就是最早期的行省制度的模型,后来明清时期,都延续了行省制度,就包括我们今天的省市,都是在那时的基础上慢慢发展演变而来的。

结语

宋太祖设置转运使的初心,是为了防止北宋也形成藩镇割据,威胁中央的局面,于是便设置了转运使一职,极大程度上的限制了地方的职权范围,更是变相的夺取了地方上的军事权力。

从实施的过程和取得的结果看,这个措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措施却有着很大的隐患。

虽然,转运使的设立使权力高度归结到中央手里,但地方势力过于弱小,也给了其他邻国可趁之机,就算本来辽金等国没想主动发起攻击,但在人家一看,原来你的边境实力这么弱,那我为什么不去侵略你呢?

再加上北宋又在实际作战时被辽金打的节节败退,更是加剧了自己积贫积弱,软弱可欺的形象,谁都想来抢一抢。

结合北宋当时的实际情况,邻国强大且虎视眈眈,其实并不适合大肆弱化地方,反而应该加强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只有先将外敌清扫干净,才能谈内部稳定。

而整个宋朝,完全是在外部环境震荡不安的情况下,维持着内部的稳定,虽然内部造反的事情没了,但却总被外人追着打,而且明明自己的军事力量不弱,实在是讽刺。

但无论如何,宋朝设立的转运使一职,为后世开创行省制度奠定了基础,而行省制度的设立,使得国家真正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处境中。

参考文献

1、《关于北宋初期转运使的几个问题》

2、《宋代转运使:最初只是负责运输货物,逐渐成为掌握实权的地方长官》

3、《河北转运使,宋朝转运使当中的异类:授之密旨,常使经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