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见未来(三)

 缠绵168 2023-03-02 发布于广西

图片

这是上一篇的续篇。

资产价格里最核心的两组投资标的,就是大宗商品加黄金,房地产加艺术品。大宗商品的附属物是黄金,房地产的附属物则是艺术品。(赵按:这些结论很有意义。有时可以互相印证。

周金涛对此的判断是:大宗商品十年的大牛市在2011年已经结束;中国的房地产在2013年10月之后,景气指数明显下滑,2014年可以确认为地产周期的大拐点,叠加了地产长周期衰退和结构性“红利”的衰退,未来4~6年将面临更大的风险释放。(赵按:2014年之后房地产的上涨就是赶顶阶段,赵医生也不看好后面地产。

周金涛笑着说:“想一想我们这代人,四次财富机会都发生在康波的不同时点上,前两次机会分别在1999年和2008年,前者是中国房地产和工业化的起点,以及全球大宗商品的起点。由于康波衰退的影响,到了2008年是一次调整后的反弹机会。”那么,剩下两次机会在周期的哪个时点?(赵按:上一篇《预见未来一》已经说过了。但其实机会经常有,但平常人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没机会抓住。

 “艺术品和房地产具有同样的特征,就是在消费领域的稀缺性。你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上升与房地产市场的上升,在过去十几年是一直是同步的。”投资于艺术品的稀缺性,周金涛认为最有价值的收藏是红木,因为中国几乎已经耗尽了东南亚国家的所有红木,而不管是越黄还是红酸枝,再长出来都需要几百年。(赵按:人类的疯狂与不择手段不是中国人特有,这是资本主义的特征。私欲的极大释放,不择手段,不讲道理。艺术品和房地产同步上升,不单纯是因为它们有同样的特征,而是文化的发展有待于物质水平的提高,后面有代替房地产的财富增长方式后,艺术品与地产就分离了。红木太占地方了,适合土豪。

市场短期的波动很难预测,周期则可把控,在周金涛看来,周期本质取决于人的行为,与贪婪与恐惧相关。“为什么会出现剧烈地去库存,一定是因为人产生恐惧心理所致,这一点在何时何地都适用。赵按:一切都是人心,这在中国古代就认识清楚了,《尚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宋明心学也就是讲的这回事。

近年,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一如股市般迅速膨胀,却未必像股市那样容易泡沫破灭,最根本的还是由于供小于求所决定的稀缺性。(赵按:文化与物质不同,文化需要物质载体,但不会局限于一种物质载体。

无论是研究抑或投资,周金涛的兴趣始终来自于搞清楚周期这件事情,“周期即人性,人生无非也就是一次康波。”(赵按:无非一甲子而已。所谓好运不过是赶上一个周期上升期而已。赵医生是宿命论者,其实和周期论是有直接关系的。

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金融工程博士生导师房四海在朋友圈悼念周金涛时表示:我2008年带学生徒弟的时候,说过,不要学预测,泄露天机。干我们这一行,干的好的,要么走的早,要么就是和尚命。一下子走了三个部下和师弟,内心难以接受,我昨天半夜惊醒,五点才睡,心里还是有预感。(赵按:当年老师谆谆教诲:智过圣贤者不寿,察见鱼渊者不祥。此之谓也。赵医生也在莫名担心自己。一笑!所谓预测泄露天机是不明天机的人胡思乱想的结果。往往得天机之表不得天机之里就会死的早。天若有情天亦老,有情看天机,觉得天机有情,其实天机无情。太多人错解这一条。

 “迅速积累人生财富的渠道,实际上靠资产价格,而非工资。比如你在北京买一套房带来的财富增值要远大于一份工资的积累。”资产价格伴随着经济周期变化,作为卖方分析师,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周金涛所研究的,正是通过结构主义理论发现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生规划的本质亦随经济周期而动,掌握了周期原理,在正确的时间点布局正确的资产,也就掌握了财富人生的密码。(赵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财富只是优秀的附加品,太多人只注重了财富却忽视了背后的逻辑。孔圣人说: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使看到了经济周期也会没命参与其中。大丈夫三件事:立德立功立言!可没说有立财富的,财富都是末流。能悟到的自然会明白,悟不到的继续努力。财富密码在不同人手里有不同结果,有时之于你就是毒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