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永泉授拳语录 总论(一)(二)(三)(四)(五)

 古慈诺雅 2023-03-03 发布于四川

(一)武德为先

编者按:武德是汪传杨式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汪永泉老师注重武德。他的人品高尚,武艺精湛,堪称德艺双馨。他为人正直、仁厚、诚朴、敬业。他挚爱武术,热心教育,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从事太极拳事业六十几年,培养许多少高水平的子弟,使众多习练者受益。晚年,他口述笔录出版了《杨式太极拳述真》奉献一生练拳心得,传之于后世。他的太极拳造诣很高,却谦称自己只达到了中等水平,距入化境神明阶段尚有差距。对其他流派和拳师,他只讲特点,不论短长。他说,各种流派各有特点,不论哪种流派,练好了都好。对来访者,他以礼相待,点到为止,不自恃艺高,给人难堪。收徒授业,他以德为先。教拳认真负责,循循善诱,倾其所有。试手时,后发人,他常常拉住对方手臂,以防止跌倒。对听课迟到者,他逐个给补讲。他把“推手”称“揉手”,有加强武德的意义。

一,武德为先

学武术首先要有武德。武德为先。

学拳不求名利。

学拳就是学道。道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如果能离开的,那就不是道。

二,老师“访”学生要三年,

       学生“访”老实要三年

   要学拳,必须选择好的教拳人,看他对太极拳功夫是否有全面的理解,教练的方法是否正确,教学态度是否良好,对学生是否负责,等等。

  老师“访”(考察)学生(需)要三年;学生“访”老师要三年。对对方的人品武德等各方面有了了解以后,再考虑拜师收徒。

三,教拳先教武德

   教育年轻人练太极拳,第一,要把五种道德讲清楚;第二,要把火性炼化;第三,要把后天之力练柔;第四,要把傲性去掉;第五,要把好斗之心祛除。教练人和学生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再传拳术。在之后教拳过程中,还要反复讲授上述内容。

四,虚心向前辈、同辈、晚辈请教

  要虚心向前辈及取得了正确进展的同辈和晚辈请教,反复练习。切记从拳论中片面摘出与自己想法相近的只言片语,一意孤行的傻练,那样做必出偏差,轻则功夫不能得到正确发展,重则损伤身体。

五,揉手要有正确的目的

   练习揉手,揉手要有正确的目的(有名推手)。揉手的目的是为了校正练习揉手者对拳术理论不正确的理解,发现并纠正学习拳架时的不正确的练法,以及不正确的揉手方法,避免出现偏差而走入歧途。有些人对揉手没有正确的理解,认为揉手只是为了一争高下,因而在练习时,拳友之间往往产生误会和摩擦,甚至伤害身体。这种偏差是由于缺少教养或逆反武德,而在揉手中掺杂了非太极拳的拆手、散打,以及反关节擒拿等招术,使揉手形成了较力的缘故。

  不要误认为揉手就是专门学技击发人的,一味追求技击效果。这种错误理解和意图,有可能造成身体的宿疾。对此,青少年练习者应当特别注意。

  练习揉手主要是为了“懂劲儿”,为了练成真正的太极功夫,而不是为了争强好胜,以致不择手段。我的老师杨澄甫说,揉手时,要用太极拳的功夫赢人,才能让对方口服心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