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永泉授杨氏太极拳语录

 太极拳男科健康 2018-05-26


汪仲明的序言

介绍了汪永泉7岁时即师从杨健侯学习太极拳,14岁拜师杨澄甫(因辈分原因),同学有阎月川、牛春明等人。直到杨师到上海才中断直接受教。其从学过程得到了杨家两代三位拳师的真传(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

汪师1926年起,开始太极拳教学,从学中佼佼者有朱怀元、孙德善、张广龄、张孝达、高占奎等人。本书作者刘金印乃是汪师1977――198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内教拳时的学生之一。刘先生将其20余年的从学笔记,花费3年时间总结整理出来,并公之于众,充分体现了汪永泉先生的授拳风貌,原汁原味,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汪师的杨氏太极拳理法。与《杨氏太极拳述真》(汪永泉口述,魏树人、齐一整理,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汪永泉(1904—1987),字在山,满族,杨氏太极拳的传人。本书力求体现汪师的授拳指导思想:杨氏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注重内功――神意气的修炼。把武德排在首位。强调习练基础功(养生功)


目录

编者的话

上篇   汪永泉先生授拳语录

一、总论

武德为先

老师“访”学生要三年,学生“访”老师要三年

教拳先教武德

虚心向前辈、同辈、晚辈请教

揉手要有正确的特点――舒服、得意、大方

必须有一定的立论作指导

路子正,方法对

杨氏太极拳属内家拳――注重内功

内劲是神意气的化合,不是神意气的集中

练拳主要是炼神意气

意气为君,骨肉为臣

注重“养”,避免“伤”

性命双修

追求无的境界

太极拳功夫有两个部分――知己之功和知彼之功

养生与技击――两种不同的练法

练太极拳的七个要求和步骤

1、 上下相随,动无一处不动

上下相随就是由头顶至足心,把身形调直,使意气下沉至腹腔,再松散舒送至四肢,相连起来,上下一体,保持中正安舒,再开始运动拳架。两手心与足心,上下相随,协调一致。

前进、后退时平送腰胯,身体垂直平行移动,如同船上的桅杆一样。不能低头猫腰,左右摇摆。

不能打“半截拳”,只动上半身,要上下相随。练习时可以把手臂放下,不动手势,只动身形;也可以在行进中暂时停下,放下手臂,检查身形动得如何,是否符合要求。


2、 内外相合

内气与外形相结合。每个姿势都必须有内气的供给,把内气贯穿到姿势中去。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外形运动由内气支配,不能外形动作拽内气的供给。这个问题要弄清楚,否则就会产生各种毛病,影响身体健康。

只有外形动作,只是抡胳臂、踢腿,不是练太极拳。

内外相合,内气与姿势不要互相等待,互不配合。

内三合(神、意、气相合)、外三合(手与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外相合,做不到这个要求,则一辈子也练不好太极拳。


3、 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

内外相合,还要保持第一个要求:上下相随。


4、 拆架子

太极拳架是前人把各种应敌之招综合起来编成的套路。不论哪一种套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练习中,可以根据需要改。但必须遵循理论的要求进行练习,才能练出功夫。


5、 拆手

练知己之功的拳架时,都是用手做出姿势,指出方向,领出内气的去路,所以姿势练得正确与否,和内气练得舒畅得意与否,均表现在手势上。



6、 分劲儿

7、 入化境


随时随地练功夫

练功夫,不能只限于打拳,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工作、学习、看电视、干活儿、休息、散步。。。。。。。无论坐、立、卧、行都要练功夫,留意太极拳的要求,使这些要求在自己身上成了习惯。如果只在盘架子时按太极拳的要求练,而平时在生活中经常背离,则功夫进步慢,而且不易巩固。到揉手时,临时现找某种感觉,来不及。

随时随地练功夫,要在“有意无意之间”,只要稍稍留意就够了,不要意念重,刻意去追功夫。

如何体会,习练“气沉丹田”、“轻松腰胯”?平时坐在板凳上休息,感到自然、舒服就可以了。如何体会、习练迈步前进的“虚实变换”、“轻松自如”?休闲散步,自然而然地走就可以了。


二、知己之功

虚灵顶劲

开胸张肘、松肩阔臂

气沉丹田不是气压丹田

轻松腰胯

松垂散尾闾

长三关 竖三关

臂如鞭绳

灵活腕手

园裆松膝

脚心吻地

松沉直竖,中正安舒

呼吸自然

开合任自然

动作走螺旋

姿势运行有四个步骤

外形动作要为内气运行开道

功夫须从架子出

练太极剑须知

练太极刀须知


三、知彼之功――听、问、拿、放

“听、问、拿、放”是术不是招

接手意在先

刺皮不刺骨

发劲儿须知

“拿”、“中”要听对方十字的变动

“中心”与“重心”要分清

要点不要面

一接点中求

求侧

劲儿走弧形线――“枣核、杏核”

发劲儿“有球”、“有线”

内线、外线和中线

劲儿要旋转前进

引进落空

定和断

发劲儿是一松,不是一紧

劲儿最后要走平

攻击点根据对方劲源确定

拿、打1/3

变点打劲源

实中求虚,以虚带实

以散打“散”

以“中”碰“中”

功夫上手

用“气球”崩人

招术兼备,才能胜人

九曲珠

八种劲法的本质是内气

棚劲儿

捋劲儿

挤劲儿

按劲儿

采劲儿

捩劲儿

肘劲儿

靠劲儿

渗劲儿

顺劲儿

弹簧劲儿

踏劲儿

《三十字诀》

乱环诀


下篇 汪永泉先生拳照

拳照

剑照

师徒合影

生活照


附录

汪传杨氏太极拳、刀、剑、枪谱

太极拳经典拳论

杨家太极功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