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流的中成药防治

 图书 馆员 2023-03-03 发布于内蒙古
去年年末的一波新冠疫情刚刚过去,这才安稳了两三个月,没想到甲流又再度袭来。学校里的孩子纷纷中招,学校基本上都在发热,有的学校因此要关班避免交叉感染。

虽然甲流和感冒、新冠等呼吸道疾病相似,但各自的表现又有些许区别,具体如下图所示: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普通感冒发热较轻,一般39℃以下,持续时间较短,体感也没有太多不适,多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而以甲流为代表的流感,一般多是39℃以上的高烧,持续时间长,而且体感很差,不光有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还有头痛,上吐下泻等症状,相当不友好。往年的甲流一般都掀不起什么风浪,为啥今年这次来势汹汹?
我觉得是因为在经历了去年年末新冠的洗礼之后,很多人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恢复,便给了甲流有可趁之机,外加现在的学生学业压力大,两者相加,所以这次都是从学校开始发起来进而传播到家庭。甚至有的学校要求小朋友去医院检测,查出来既不是甲流,也不是新冠。但依然具有很高的传染性,说明这很有可能就是温病,那就很符合《伤寒论》提到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去年冬天降温得晚,算是个暖冬,暖冬必然倒春寒,所以这也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而且有一点现象很有趣,甲流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不论是发热程度还是症状的难受程度都强于新冠。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

这是由于病毒寒热性质不同决定的。新冠病毒总体上是属于寒湿,小朋友阳气旺盛,身体平衡寒湿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甲流、诺如之类的是以湿热邪气为主,小朋友阳气盛,再叠加湿热,热上加热,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自然没法代谢掉这些湿浊。相反,成年人的阳气较小朋友不足,越是上了年纪,阳气越是虚衰,所以新冠对老年人的杀伤力特别大。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甲流患者舌苔,这位小患者的症状就是高热,咽痛,腹泻。舌头红,尖多有草莓点,说明体内有郁热,舌苔白厚腻是有湿浊之气。但整体看,整个苔是干燥的,说明津液也是不足的。苔是白的,外加高热说明还夹杂了一点外感风寒之气。
图片

现在搞明白了甲流是湿热的性质,那么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针对湿热这一病机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治疗的方法还是从肺脾入手,可以备一些中成药预防万一。

1,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
此药构成接近于:麻杏石甘,宣肺,化痰,清热,解表。
图片

2,保济丸

此药既有藿香、苍术化湿和中之品,还有稻芽、薏仁、神曲健胃消食,再加上辅助的一些钩藤、蒺藜可以疏风,配合小儿肺热经常可以收到奇效。
图片

3,葛根芩连片

针对腹泻较为严重的患者,尤其是腹泻臭秽,拉完菊花还有灼热感的,适合服用葛根芩连片。

图片

4,藿香正气口服液
藿香正气适合外感风寒,内有湿邪的情况。现在的天气仍旧容易着凉受寒,外寒内湿的情况下就适合用藿香正气。
感冒中成药分类分为风寒感冒类、风热感冒类、暑湿感冒类和流行感冒类。 风寒感冒类:感冒清热颗粒、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片)、正柴胡饮(颗粒)、小柴胡颗粒等。风寒感冒症状多为发冷,添加衣被也不管用,全身酸痛,可有发热,流清涕,咳清痰,多发生在秋冬季,是受寒而得。虽然都是风寒感冒,但每种药针对症状不同,如参苏理肺丸,属于体虚外感用药,适宜年迈体弱或久病外感的患者。而通宣理肺丸(片)药性比较峻烈,适宜风寒较重,兼有头痛如裂的患者。服用时应注意阅读说明书。 风热感冒类:VC银翘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清肺丸(饮)、桑菊感冒颗粒(片)、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风热感冒症状多为咽痛、咳嗽咳痰,咳黄痰,流黄涕,头痛,发热较重,出汗后发热不能缓解。风热感冒药药性相差不远,但每种药的轻重程度不同,对应相应症状。其中,板连根对咽痛效果最好,双黄连口服液次之。桑菊感冒颗粒适应于仅有咳嗽,其余症状不重的情况,VC银翘片适应证更重,羚翘解毒丸、羚羊清肺丸(饮)适应于症状依次加重,要量情适用。 暑湿感冒类:藿香正气水(胶囊)、十滴水。藿香正气和十滴水之间的区别在于:藿香正气水用于风寒暑湿,十滴水用于湿热暑湿。如夏季吹空调受凉,或突降冬雨而受凉,又有暑热内蕴,用藿香正气水(胶囊)。湿热重而加上暑湿,用十滴水。 流行感冒类: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银黄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流行性感冒通常较之普通感冒病情复杂,发展迅速,并且有预后不良的风险。上述中成药虽然有效,但仍需前往医院进一步诊治,并做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感冒中成药分类分为风寒感冒类、风热感冒类、暑湿感冒类和流行感冒类。
风寒感冒类:感冒清热颗粒、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片)、正柴胡饮(颗粒)、小柴胡颗粒等。风寒感冒症状多为发冷,添加衣被也不管用,全身酸痛,可有发热,流清涕,咳清痰,多发生在秋冬季,是受寒而得。虽然都是风寒感冒,但每种药针对症状不同,如参苏理肺丸,属于体虚外感用药,适宜年迈体弱或久病外感的患者。而通宣理肺丸(片)药性比较峻烈,适宜风寒较重,兼有头痛如裂的患者。服用时应注意阅读说明书。
风热感冒类:VC银翘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清肺丸(饮)、桑菊感冒颗粒(片)、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风热感冒症状多为咽痛、咳嗽咳痰,咳黄痰,流黄涕,头痛,发热较重,出汗后发热不能缓解。风热感冒药药性相差不远,但每种药的轻重程度不同,对应相应症状。其中,板连根对咽痛效果最好,双黄连口服液次之。桑菊感冒颗粒适应于仅有咳嗽,其余症状不重的情况,VC银翘片适应证更重,羚翘解毒丸、羚羊清肺丸(饮)适应于症状依次加重,要量情适用。
暑湿感冒类:藿香正气水(胶囊)、十滴水。藿香正气和十滴水之间的区别在于:藿香正气水用于风寒暑湿,十滴水用于湿热暑湿。如夏季吹空调受凉,或突降冬雨而受凉,又有暑热内蕴,用藿香正气水(胶囊)。湿热重而加上暑湿,用十滴水。
流行感冒类: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银黄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流行性感冒通常较之普通感冒病情复杂,发展迅速,并且有预后不良的风险。上述中成药虽然有效,但仍需前往医院进一步诊治,并做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图片

5,小柴胡颗粒、板蓝根颗粒
这两个成药算是比较“万能”的药,使用场景多。而且针对春温的药方就是小柴胡加黄连丹皮汤,外加是春天,小柴胡正适合。板蓝根能够清热,湿热重的配合藿香正气一起使用,既能化湿,又能清热,防止藿香正气过燥过热。
当然,以上这些中成药还是要在专业的指导下使用哦!
❤️中国中医科学院❤️治疗感冒的中药分类及常用药物是什么
感冒中成药分类分为风寒感冒类、风热感冒类、暑湿感冒类和流行感冒类。 风寒感冒类:感冒清热颗粒、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片)、正柴胡饮(颗粒)、小柴胡颗粒等。风寒感冒症状多为发冷,添加衣被也不管用,全身酸痛,可有发热,流清涕,咳清痰,多发生在秋冬季,是受寒而得。虽然都是风寒感冒,但每种药针对症状不同,如参苏理肺丸,属于体虚外感用药,适宜年迈体弱或久病外感的患者。而通宣理肺丸(片)药性比较峻烈,适宜风寒较重,兼有头痛如裂的患者。服用时应注意阅读说明书。 风热感冒类:VC银翘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清肺丸(饮)、桑菊感冒颗粒(片)、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风热感冒症状多为咽痛、咳嗽咳痰,咳黄痰,流黄涕,头痛,发热较重,出汗后发热不能缓解。风热感冒药药性相差不远,但每种药的轻重程度不同,对应相应症状。其中,板连根对咽痛效果最好,双黄连口服液次之。桑菊感冒颗粒适应于仅有咳嗽,其余症状不重的情况,VC银翘片适应证更重,羚翘解毒丸、羚羊清肺丸(饮)适应于症状依次加重,要量情适用。 暑湿感冒类:藿香正气水(胶囊)、十滴水。藿香正气和十滴水之间的区别在于:藿香正气水用于风寒暑湿,十滴水用于湿热暑湿。如夏季吹空调受凉,或突降冬雨而受凉,又有暑热内蕴,用藿香正气水(胶囊)。湿热重而加上暑湿,用十滴水。 流行感冒类: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银黄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流行性感冒通常较之普通感冒病情复杂,发展迅速,并且有预后不良的风险。上述中成药虽然有效,但仍需前往医院进一步诊治,并做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感冒中成药分类分为风寒感冒类、风热感冒类、暑湿感冒类和流行感冒类。
风寒感冒类:感冒清热颗粒、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片)、正柴胡饮(颗粒)、小柴胡颗粒等。风寒感冒症状多为发冷,添加衣被也不管用,全身酸痛,可有发热,流清涕,咳清痰,多发生在秋冬季,是受寒而得。虽然都是风寒感冒,但每种药针对症状不同,如参苏理肺丸,属于体虚外感用药,适宜年迈体弱或久病外感的患者。而通宣理肺丸(片)药性比较峻烈,适宜风寒较重,兼有头痛如裂的患者。服用时应注意阅读说明书。
风热感冒类:VC银翘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清肺丸(饮)、桑菊感冒颗粒(片)、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风热感冒症状多为咽痛、咳嗽咳痰,咳黄痰,流黄涕,头痛,发热较重,出汗后发热不能缓解。风热感冒药药性相差不远,但每种药的轻重程度不同,对应相应症状。其中,板连根对咽痛效果最好,双黄连口服液次之。桑菊感冒颗粒适应于仅有咳嗽,其余症状不重的情况,VC银翘片适应证更重,羚翘解毒丸、羚羊清肺丸(饮)适应于症状依次加重,要量情适用。
暑湿感冒类:藿香正气水(胶囊)、十滴水。藿香正气和十滴水之间的区别在于:藿香正气水用于风寒暑湿,十滴水用于湿热暑湿。如夏季吹空调受凉,或突降冬雨而受凉,又有暑热内蕴,用藿香正气水(胶囊)。湿热重而加上暑湿,用十滴水。

流行感冒类: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银黄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流行性感冒通常较之普通感冒病情复杂,发展迅速,并且有预后不良的风险。上述中成药虽然有效,但仍需前往医院进一步诊治,并做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新冠病毒预防和治疗的高效方法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医书又云:阳气充足,百病不侵。
所以,根据经典医书论断:提升正气,阳气,排除病邪,是预防和治疗瘟疫,乃至一切疾病万古不变的根本法则。文章最后给大家总结备药说明。
具体预防新冠的方法:
一:汤药,首推甘草干姜汤:  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煮水喝。
根据央视4台报道,河南通许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都喝甘草干姜汤预防,结果,医院上千人,0交叉感染。效果极为显著。
图片

方义分析,炙甘草顾护中焦脾胃,干姜温补脾胃中焦的阳气,提升阳气,正气。正气,阳气充足,从而不易感染外邪,病毒之类。

二:可以通过坚持艾灸大椎,神阙,足三里,合谷等方法提升阳气,正气
三:艾灸的熏烟,或者苍术粉点燃熏,对于隔断病毒的传染,作用非常大。
2003非典时期,大医邓铁涛所在的广州中医院,以及新冠时期,广州,郑州中医院,等等,都采用艾草熏烟,隔绝病毒的交叉感染,基本上获得了0交叉感染的极为显著的效果。
前一些天,一个男性感染阳性,居家采用中医药治疗,其中有艾灸的熏烟,结果其同一屋檐下的家人,始终检测都是阴性。可见,艾灸的熏烟,隔绝病毒的传播,作用和意义非常大。
重点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患者,根据症状体现,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可以采用前面的预防方法。
第一:如果有症状,以高热,舌红苔黄,特别注意没有畏寒,表寒,怕冷的症状为主,此体现为热症为主,一般都会夹湿邪,湿热为主的病机。
此种情形,才可以采用连花清瘟颗粒
更好的搭配,是抗疫英雄张忠德先生推荐的,银翘散+藿香正气水治疗。
图片

银翘散清热解毒,藿香正气水去湿,兼顾了湿热为主的病机。对于偏南方的瘟疫,特别有效。

第二:如果发热兼有表寒,怕冷的症状,以及便溏,腹泻等太阴脾系的症状,则必须要出汗才能把寒邪,病毒从表层发散出去,以及兼顾温中健脾,清降相火。
如此,则最为对症的方子,正是抗疫英雄,国家最重要的抗疫主方,清肺排毒汤。清肺排毒汤,以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四个经方组成,分别为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
图片

其中,麻黄解表散寒发汗排毒。配方: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 、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图片

石膏清降肺热以退烧,柴胡,黄芩升肝降胆以辅助退热。

杏仁,紫苑,款冬降肺气以止咳。
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泄湿以消除肺里大量痰湿粘液。
桂枝,细辛温阳以治少阴肾,太阴脾的寒湿。
此类病症,则不可滥用连花清瘟,否则,大概率会出现胃口,精神变差,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连花清瘟,主要适合治疗纯粹的一片热症之像。
第三,对于瘟疫,古往今来,亦流传了不少好方子,做一个简单推荐。
其一,人参败毒散
经典名方人参败毒散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包括对新冠早期症状治疗都有较好的作用。该方扶正气,散表寒、祛湿邪。是治外感风寒而又挟湿的通剂,在古代常用于时疫的治疗。对于新冠的症状极为吻合。
人参败毒散
人参:补气之要药,可补肺、脾之气,生肺、胃之津
甘草:与人参同用可“甘温除大热、泄阴火”
柴胡、桔梗:提中气上入肺,可解虚乏、止腹泻
前胡、枳壳,降肺气之逆,可止咳逆
羌活、独活:逐风湿、解表、通利关节,可治疗肌肉关节酸痛
川芎:除风冷头痛
薄荷:辛凉止咽痛
茯苓:健脾利湿
全方益气解表、祛风。
散湿、扶正匡邪。是扶正解表的经典方剂,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老幼通用。治疗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腹泻、乏力均可。
其二,升降散
白僵蚕6克、全蝉蜕3克、广姜黄9克、川大黄12克。
上四味,共为细粉,以黄酒、蜂蜜调用。
升降散治疗郁热,发热极效,是古今不衰的抗疫名方。
图片

其三:温胆汤泡脚,原方茯苓30g、法半夏6g、陈皮9g、炙甘草6g、竹茹6g、枳实6g。

上海疫情期间,一工厂有16工人阳性,有人以温胆汤泡脚出汗,配合喝生姜汤,结果,当天有14人出汗,第二天检测皆核酸转阴,2人未出汗,则未转阴。
以及2个月前台湾朋友的反馈,抗原阳性,温胆汤泡脚1小时出汗,再检测即转阴。
但是,最近的反馈,多数则要三五天,才能检测转阴,以及发热,咽痛等各种症状好转,恢复正常。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恐慌,不要怕病毒,有问题,那就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
中医角度,无非是湿热,有些兼有表寒,能够去掉湿热,以及配合出汗散掉表寒,基本上都可以快速扭转,乃至恢复正常。
最后是备货指南:
1:艾条
2:甘草干姜汤
3:银翘散+藿香正气散/水/丸
4:连花清温颗粒
5:清肺排毒汤(配方上面,中药饮片即可,备10付,冰箱冷藏)
6:人参败毒散(配方上面各10克,建议打粉,冰箱冷藏)
7:升降散(配方上面,建议打粉,冰箱冷藏)
8:温胆汤泡脚方
总结:1,2,8直接备货,3和 4选择一个,5和6选择一个,7针对高热的,可以备。

若没有好的中医方法保驾护航,那么,在这种野火蔓延的疫情传播之下,后果恐怕亦不堪设想,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中医的作用,重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守护神。恳请大家转发此文章,帮助他人。

在新冠病毒肺炎肆虐之际,“强身固本,扶正御邪”是防疫的首要之法。
在新冠病毒肺炎肆虐之际,“强身固本,扶正御邪”是防疫的首要之法。《黄帝内经》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疫毒流行之时,人们处在同一环境之中,有人不得病,有人得病,有人病轻,有人病重,取决于人体免疫功能与病毒博弈的胜负。人体免疫功能全赖于正气的支撑,所以扶正御邪至关重要。
扶正气,不能简单理解为益气吃补药。何谓正气?正气是人体元真之气,以气血津液物质为基础,精气神形合一为要素,具有维持生命和抗御外邪能力谓之正气。扶正气,不仅着眼于人体正气盛衰,应重视提高人体免疫系统有效的抗毒应激能力。在人体免疫功能与病毒博弈中,病毒狡诈,易于干扰,争斗混乱,误伤自身脏器,加重病情。因此扶正御邪的核心,是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协调脏腑功能的和谐,达到阳生阴长,阳和阴化,阳舒阴布,阴平阳秘,精神乃居的中和状态。同时具有完善自我管控,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防御的内稳功能,一级提高免疫系统护卫固密,高效敏捷的应激能力,如此自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历代医家针对人体阴阳偏颇,气血亏虚,津液不化,机枢不利,创制很多名方,补其不足,和其不和,燮理阴阳,调和气血,固护正气,增强御邪能力。如《丹溪心法》“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内外伤解惑论》“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补气生血,“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博爱心鉴》“保元汤”(黄芪、人参、肉桂、甘草、生姜)补气温阳,《脾胃论》“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甘草)补中益气,《永类铃方》“补肺汤”(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补肺益气,《重楼玉钥》“养阴清肺汤”(玄参、麦冬、生地、贝母、丹皮、炒白芍、薄荷、甘草)养阴清肺,《医宗金鉴》“圣愈汤”(熟地、白芍、川芎、当归、人参、黄芪)养血益气,《伤寒论》“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化气行水,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疏补调和,《金匮要略》“肾气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温肾化气。
固护正气的名方,应悟透其中奥义,观其证脉,随证用之,以和阴阳调气血,才能增强抗病能力。更要注重养生之道,《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应四时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以养正气,宁神志,培化源,固根本。使“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强身健体,扶正御邪的要旨:“不令邪风干杵经络”“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然而病毒在自然界与人类共存,而且病毒不断滋生衍变,只有强身固本,扶正御邪,才是人类以不变应病毒万变之法。

【10种常用中成药大全,看到赶紧收藏吧】
1.脾胃虚弱——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
2.心脾两虚——归脾丸。
3.脾胃虚寒——附子理中丸、理中丸、桂附理中丸。
4.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5.肝郁气滞证——柴胡舒肝丸、逍遥丸
6.肝胃不和之腹痛、胁痛——柴胡舒肝丸、舒肝和胃丸、柴胡止痛丸。
7.腹泻,体内湿气重——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液。
8.消化不良,饮食积滞(食积)——保和丸、加味保和丸、大山楂丸等。
9.便秘(大便干、胃肠燥热,小便多,喝水不管用)——麻子仁丸、麻仁润肠丸。
10.夏季腹泻、空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滴丸。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