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自组织培育的“动员-启发-赋能-实践”模式探索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3-03-03 发布于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廖明洁  马艳相  成群鹏

    单位 | 昆明市官渡区博施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云南振滇社会组织发展研究院

一、项目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官渡区委组织部、官渡区民政局高度重视社区基层治理,面向社会组织发布一系列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通过项目化推进基层社区服务模式创新。

2021年9月,昆明市官渡区博施社会工作服务发展中心(下称“中心”)承接了“幸福邻里社区互助邻里帮,帮出幸福新生活”项目,旨在以“动员-启发-赋能-实践”模式推动幸福邻里社区打造一个自组织队伍,探索服务社区老年居民,促进政府治理、社会协同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以改善居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较弱的问题,解决社区发展及治理问题。

二、社区分析

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幸福邻里社区辖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涵盖中铁集团及住宅(春明景和小区)、幼儿园、区保障房小区(幸福邻里)等多个单位主体,其中幸福邻里小区6088户,春明景和小区3003户,共计9091户,社区总人口约2万余人,社区低保户800户左右,公租廉租户5000户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500人以上。幸福邻里社区在服务居民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社区老年群体服务回应不足。幸福邻里社区老龄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程度较高,许多老年人因为对社区的不熟悉出现孤独感,期待构建新的人际圈子,期待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

2.社区自组织培育有待提升。幸福邻里社区的人员相对复杂,外来人口较多,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需要有效融合,才能进一步促进社区人居关系融洽,培育和发展社区自组织有利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3.居民互动沟通平台不足。幸福邻里社区多为安置居民和低收入困难群体,居民闲暇时间较多,但社区娱乐设施却很少,居民的业余生活单调,不利于社区的健康发展和居民间的互相交往,以社区自组织凝聚和加强居民间的联系,有利于推动社区融合。

三、介入思路

中心以老年人服务为突破口,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社工专业优势,推动多方力量参与,通过培育社区服务自组织,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陪伴与支持。

同时,重视链接辖区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爱心商家、社区志愿者,帮助社区整内外部资源及力量,通过服务老年人促进社区整体融合。

四、实施过程

1.搭建社区服务党群服务载体。中心通过动员社区居委会、社区党支部、社会组织、社区居民、慈善资源的多方力量,以助人自助和公益慈善理念为指引,累计开展党建助老服务14场次,为辖区老年群体提供高效满意的社区服务,助推昆明市官渡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图1 幸福邻里社区敬老活动公益演出合影

2.推动党建服务理念深入群众。中心重视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以启发社区成员助人思想和自治理念为指引,定期组织社区人员的党建服务培训,累计开展培训及交流会2场次,宣传服务活动2场次,覆盖楼栋长及热心妇女20人,社区党员20人,有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参与积极性,不断凝聚民心,激发居民群众服务社区的动力。

图2 幸福邻里社区“阳光生活 爱暖夕阳”主题党建活动

3.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热情。中心重视社区各方赋能,不断提升社区人员服务能力,通过开展6场次能力建设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党员、居民骨干、热心群众的服务能力,促使党员、骨干、居民等主动参与到社区助老服务、党群文化开展、志愿实践等服务活动,居民群众在参与活动中不断提升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

图3 幸福邻里社区志愿者赋能培训活动

4.组织社区互助志愿队伍。中心在动员、启发、赋能的基础上,以实践行动为指引,协助社区组建并培育了“老伙伴计划”互助队伍,在实际服务过程中不断提高自组织成员参与社区治理能力

互助队伍累计开展社区服务活动5期,直接受益老年人690余人,充分调动了队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通过低龄老人骨干直接带领队员,队员直接带领身边人广泛参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4 幸福邻里社区组建“老伙伴计划”互助队伍

五、初步成效

中心在组织实施“幸福邻里社区互助邻里帮,帮出幸福新生活项目”过程中,重视社区内生力量的动员、启发和赋能,通过实践行动带动社区两委、工作人员、党员群众参与项目,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区内部专业服务力量。

在挖掘培育的互助小组过程中,能够在老年人之间、老年群体和社区、社区居民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形成社区自我服务的内循环。

六、后续跟进

1.持续跟进社区两委沟通合作。中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社区两委及工作人员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和信任关系,即便是项目结项及社工服务退出,中心仍与社区保持联系,给予社区服务开展必要的专业帮助和指导,必要时也可以当面沟通协助,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后续服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持续链接社区内部外公益资源。中心与公益基金会、社工机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建立相对密切的联系,在项目实施周期内已给予社区很多资源帮扶,未来在社区开展爱老敬老、微心愿、困境帮扶等服务中,依然能够获得中心的倾力支持。

3.持续帮助社区互助小组发展壮大。中心帮助社区挖掘组建互助小组时,与社区的爱心居民和骨干人员建立了相对信任的服务关系,在志愿服务能力提升上也给予他们很大帮助,目前互助小组已经能够自主挖掘居民需求,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未来互助小组在服务中面临各种问题可以与社工直接联系,中心给予及时反馈和帮助。

4.主动为社区链接资源及服务。中心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信息交流实现:一方面主动链接资源在开展其他项目及服务过程中,主动与社区及互助小组联系,链接更多资源帮助社区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学习课程、培训信息、讲座论坛等内容,邀请社区两委及居民参加,不断提升社区相关人员服务专业性。

中心以主动作为方式,不断帮助社区进一步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七、经验启示

1.探索自组织培育机制。幸福邻里社区的自组织培育经验在于,探索以“动员-启发-赋能-实践”模式推动社区开展服务:通过寻找有时间、有精力、有特长的社区骨干,启发这些社区骨干形成助人思想和自治理念,赋能自组织成员入户探访、沟通技巧、组织管理等相关能力,以服务实践推动自组织队伍自我运作。

同时,社工引导社区老年人参加辅助志愿服务(签到采购等辅助)、专业(特长)志愿服务、前线志愿服务(组织全程招募及服务)等服务,激发老年人参与意愿的同时,在服务中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

2.探索高频稳定督导机制。中心在该项目推进过程中获得本土及香港督导双方面支持,社工在每月的个体督导和团体督导中不断获得成长,从小组工作方案按需迭代,到绘画分析技术及项目目标树,再到文书技巧和项目经验提炼总结,持续推动项目目标达成与社工能力持续成长。

3.探索五社联动实践机制。中心在推进该项目的执行过程中,重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本地志愿者力量+公益慈善资源”的多方联动,使得党建项目的助老服务延伸,调动了老年人家庭成员、身边邻里了解并参与、体验多元的为老爱老伴老服务过程中,项目执行期间探索“衣物循环,助力慈善”慈善资源介入社区服务,广泛动员居民收集捐赠旧衣,为公益慈善助力。在组建培育社区志愿者的同时,发挥辖区爱心理发店商家、卫生服务中心等参与社区为老服务。

八、社工反思

社工以社区自组织培育推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注重发现老年群体及个体需求,挖掘社区内部骨干和外部资源推动服务开展和能力提升,进而引导社区成立自组织队伍,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目前,幸福邻里社区的自组织队伍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运作,不过随着社区营造和社区治理的深入,外部专业力量的离场,未来如何保持更多居民群众加入自组织群体并发挥作用,充满一定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基层社区建成守望相助、和谐共生的生活共同体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发展过程。

总体上看,中心依托项目推进服幸福邻里社区自组织培育的过程,蕴含了自组织培育的一般性思路:

一是“动员”阶段,组织在社区如何挖掘动员居民参与,招什么样的人,哪些人意愿高,需要社工花费时间和精力在社区摸索;

二是“启发”阶段,如何启发自组织成员及骨干的积极性,如何培育助人意识和自治理念,促进成员相互学习,需要社工持续沟通与宣传;

三是“赋能”阶段,如何提升自组织成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需要社工整合各方资源,给予自组织队伍必要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训;

四是“实践”阶段,自组织队伍建立后,社工需要帮助自组织队伍将意愿和能力转化为行动,自发去开展志愿服务,获得参与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