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霖:传统可为现实提供选项 我更希望搞清它是什么

 君临天下100 2023-03-03 发布于湖北

【导语】2023年2月28日,由凤凰网主办的大型文化活动“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上线致敬盛典,隆重揭晓“国学耆宿计划”、“国学星斗计划”、“国学活化计划”入选名单。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李霖作为“国学星斗计划”新秀组的代表,参加了致敬盛典北京主会场的视频录制。

在现场访谈中,李霖表示自己一直在专注于《十三经注疏》的学习和研究。过去十余年,经学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这与国家在强盛、文化在自信有关。同样的原因,学习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社会需求面在扩大,对“中国从哪里来”的了解越深,也就意味着传统文化可以为现实需求提供必要的选项。但是,传统本身很复杂,他更希望搞明白传统到底是什么。

以下是整理后的访谈实录:

“国学星斗计划·新秀组”代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 李霖

“国学星斗计划·新秀组”代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 李霖

“国学星斗计划·新秀组”代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 李霖

凤凰网:李老师,首先祝贺您入选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的国学星斗计划,请您先发表一下感言。

李霖:大家好!能够在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时候,受到这样的殊荣,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些年,我所从事的工作其实就是一件事,学习中国的儒家经典,学习《十三经注疏》。接下来会继续把这件事情做好。我关注儒家经典,关注《十三经注疏》,关注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它的版本,另外一方面是它的经学内容。关于注疏的版本,我的研究起步比较早,虽然研究比较粗糙,但是受到的关注比较多。另一方面关于注疏的经学内容,其实才是我个人真正全部精力所系。目前所取得的成绩相对来说是非常少的,我希望未来能够在注疏的内容方面了解得更多,取得更多的成绩。

凤凰网:我们注意到,您近些年来比较关注诗经方面的研究。很想跟您请教一下,您认为古代诗词对当代人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李霖:感谢您的关注,其实我之所以有兴趣从事汉代诗经学的研究,一开始恰恰并不是因为觉得它贴近我们现代生活,而是我对诗经解释的古今之变更有兴趣。简单地说,我们今天觉得诗经当中某一首诗的意思,其实跟汉代人的看法可能恰恰是大相径庭的。以我们非常熟悉的诗经首篇《关雎》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恐怕今天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一首关于青年男女恋情的情歌。但是要知道,汉人没有这么看,他们一种代表性的看法是觉得《关雎》的主旨是“后妃之德”。

那能够回应您的问题的是,虽然汉人对《诗经》的解释跟今天往往大相径庭,但是这里面有一以贯之的一些东西,是什么呢?还是以《关雎》这首诗为例,汉人所谓的“后妃之德”,简单地说,就是最高统治者天子跟王后之间的夫妻关系。汉代的人觉得天子和王后之间的夫妻关系无比重要,重要到要把它放在《国风》的首篇,乃至整部《诗经》的第一篇。由天子和王后之间的夫妻关系作为一种榜样去风化天下,让天下所有的老百姓、所有的家庭都效法这样一种夫妻关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达到所谓的“王化”。

在现代中国,恐怕我们也不会把婚姻、家庭这样的事情当成是纯粹的私事,同样会觉得它是一个重要的事情,甚至具有某种公共性。我想这就是中华文明的一种特质,这样的特质是内在于我们中华文明的。但是另一方面,像古人所谓的外戚干政,我们今天所说的裙带关系,可能也跟这件事情是离不开干系的。所以传统本身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我个人主要从事的研究就是希望搞明白传统到底是什么。

凤凰网: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国人对待传统的态度发生过几次变化,理解传统、回归常识要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并不容易。您认为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包容吗?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吗?

李霖: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一百多年前,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提出要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样的口号,要否定经学。这样的局面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像我二十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我愿意学习经学,其实当时愿意学习经学的人极少,我的同道极少。情况发生变化大概是在最近十年多时间,越来越多的学者愿意关注经学,社会层面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

我的思考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转变?在这十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我们中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导致这样的局面?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居于世界第二位,中国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我们重拾民族自信,开始重新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社会到底重不重视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国家强盛还是落后的原因,而是结果。

回到刚才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社会是不是会变得更包容,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得更好?我想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个人看不明白,我的看法是,如果愿意学习传统文化,就会对我们“中国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更加了解,这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至于能给现实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觉得不好说,但是它起码会给我们提供一个选项,这个选项是必要的。

凤凰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光靠口号或者政策的引导,通过学术研究以求真,引导社会以求善,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您如何看待学者在当下的公众使命?

李霖:如果一个国家强盛,那么对于多数人来说,学习传统、注重传统会是一种内在需求。对于学者来说,他比其他人的优势,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学者更清楚传统是什么。但是对于哪些传统是好的,应该弘扬,哪些传统是不好的,应该舍弃,起码就我个人来说,我并不比其他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有更高明的见解。目前来说,我对自己的期待仍然是搞清楚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

凤凰网:华人国学大典是一个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传播活动,也是媒体、学界和公益界联合推动的一个民间公益活动。您能否说说对国学大典的印象或者期待?

李霖:我对国学大典的印象,一方面是它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另外一方面,是它对学术的注重。我们一般提到“国学”这个词,还是会预设一定的价值判断,就像我们说“国粹”一样,但是国学大典把奖颁给了一些据我了解价值相对中立的学者,能够做到兼顾学术性和弘扬传统文化这两方面的价值,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是非常让人尊重的。我对国学大典的期待,是希望它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开放性。我想,只有坚持开放的态度,国学才能够真正得到弘扬。

【采访】戴晴

【整理】柳理 关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