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城根下的古桥轶事(四)

 grandy3hz 2023-03-03 发布于浙江
北方汉子游杭州

皇城根下的古桥轶事(四)

2022-10-06 阅读1012

这是中河古桥轶事的最后一篇,也是最难写的一篇。可借鉴的材料众说不一,百般比对分析才形成此文。恳望美友只当“轶事”来听,权当逗你一笑。

使用旧名的新桥。丰乐桥北有一座古桥,南宋名新桥,因有油蜡局设此,又名油局桥。明代始称油局桥。现名又名为新桥。于1986年重建,为钢筋砼浆砌石桥。

新桥的南侧有一座真正的新桥,名叫杨绫子桥。附近有个杨绫子巷,可能是因而得名。杨绫子桥与新桥平行,中间有类似天井一样的空间,可以看到中河的碧水。这两座桥东接清吟街,西连平海路。很自然的分成了上下道,有效的避免了桥上事故。

杭州最古老的桥——盐桥。盐桥位于庆春路中段与中河路交叉处,盐桥又称惠济桥、广福桥、联桥。实际上,现在人们习惯称建有亭子的石拱桥为盐桥或庆余亭桥,称庆春路公路桥为联桥。

宋时,桥上建惠济庙,祀蒋崇仁兄弟。南宋咸淳三年(1267),度宗根据临安蒋氏三兄弟“为国忘家,舍己利人,既诚且久,慷慨济贫”的高尚品德,赐庙额“广福”,以资褒奖。故盐桥亦称惠济桥、广福桥。

民国初年(1912),新建一平桥与旧拱桥相连,为车马行道。故人们习惯称之为联桥。

也有人引经据典,“陆恩寿字联桥,钱塘人……官安徽铜陵知县。(将)盐桥上广福庙桥基加阔,又名之联桥……”原来,修庙的人把自己的名字也刻了上去。

早在公元591年,隋朝军事家杨素在杭州建城,此处即有城门,有门有河便需有桥。唐景福二年(893),吴越王钱镠在杭筑罗城,中河变城河,盐桥西便是“盐桥门”。由于这条河为杭城水运主脉,从唐朝起,从江海入城的盐船,大多停泊在这里待榷(即被盐监部门专门收购或售卖),装卸繁忙。遂以盐名桥、名河、名门。

南宋定都临安(杭州)后,北人随御南迁,商贾云集,盐桥运河上舟楫来往频繁,此地增设船埠、码头,盐桥门附近遂成集市,交易广泛,买卖兴隆。

盐桥临门,所以这一带历来都是百业骈阗、商贾辐辏、人丁兴旺的风水宝地。

言而简之,盐桥一带曾是水陆交通要道和货物的集散地

联桥是一座宽阔的桥梁,横跨于中河之上,是一条人流车流如车水马龙的公路桥。

联桥的北侧桥栏镌“古惠济桥”字样,南侧桥栏刻有“联桥”字样。目前“联桥”字样已被建筑物遮挡。

如今的这座盐桥,已经偏居于庆春路北侧,成了纯粹的踏桥。西侧封闭不直通,但建有过街天桥,行人过街必过此桥。作为一处古迹和休闲去处,还是有人前往亭中歇脚、聊天、远眺。桥东北堍每天都有几位悠闲的居民在玩铜管乐器,雄壮悠扬的乐声在中河上空回荡……

上世纪八十年代整治中河时,拓宽庆春路,拆除桥上广福庙,改建由胡庆余堂制药厂出资的“庆余亭”。这座仿古重檐六角的庆余亭南柱子上有“庆余亭”的亭联:“庆云在霄甘露被野,余粮访禹本草师农”。北侧亭联是:益寿引年长望集庆,兼收并蓄待用有余。

庆余堂制药厂的广告宣传做的很到位。

这座庆余亭的前身是广福庙。宋时,桥上建惠济庙,祀蒋崇仁兄弟。南宋建炎元年(1127),宋室南迁,人口暴涨,粮食供不应求,穷者饿死无数。有开粮店的蒋氏三兄弟,仗义乐施,第年秋收,出资收粮,遇歉岁按原价出粜以济饥民,前后六、七十年,活生者不计其数。

咸淳三年(1267)京兆尹请于朝,赐庙额“广福”,并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追封蒋崇仁为孚顺侯、蒋崇义为孚惠侯、蒋崇信为孚佑侯,以资褒奖。

从这段话中看出,先有惠济庙,后改名广福庙,再后新建庆余亭。

《大清会典》中规定,地方官每年春秋都要到广福庙祭奠,规格是一只羊、一头猪,行三跪九叩大礼。

民国初年(1912),杭城凡桥上之庙皆拆,唯盐桥广福庙独存,且香火茂盛。

广福庙也被杭州粮食业同仁选为粮食业祖师庙而设议事堂(杭州粮食业同业公会所在地)。

可见广福庙的影响之深远,名声之籍甚。

盐桥这个地方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历朝历代,凡有战乱及贼寇扰民,盐桥这里必是战场。

宋洪迈擅长写怪异小说,他在《夷坚志》中有《王立爊鸭》一文,故事就是在盐桥展开的。

根据《宋史》记载,苏轼任杭州知府时,曾疏浚茅山、盐桥两河,使其分受江潮和西湖活水之惠。

两侧的桥栏望柱上,各雕蹲狮一只,雄狮足踏绣球,雌狮怀抚幼仔,神态生动、姿势各异,全部把头扭向桥顶方向。狮子有吉祥、繁荣、威严、生生不息的寓意,盐桥上摆放石狮,肯定不光是为了美观吧。

走出冠军的仙林桥。因桥旁昔有仙林寺,故以寺名桥。

据说仙林寺只有大殿,没有山门。真的没有山门吗?非也!有,这个山门远在海宁!这座不尴不尬的寺院,是唐太宗时期尉迟恭造下的。民间确有传说。

前面说到的“庆春门下迎春牛”仪式,仙林寺也是筹办场所之一。

仙林桥始建于宋代。1986年,仙林桥被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平桥,石材铺阶。桥巅平面呈括号形状,肚大口小。

天子脚下出能人!荣获第23届奥运会跳马金牌的运动员楼云,就是仙林桥小学毕业的!

仙林桥西连中河北路人行道,对面是仙林桥直街,但不能直通,需走地下过河通道。东接长庆街、长宁街。

平步青云登云桥。始建于宋,重建于明,重修于清。1986年中东河改造时再次重建。

宋名西桥,明改登云桥。《康熙仁和志》:宋时有平籴仓,贡院在其北。每棘闱榜发,获隽者由贡院赴布政司饮宴,鼓吹导引,必登此桥,取登青云之义,故有是名。

书卷形状的桥头碑造型新颖,与周围意境融为一体,富有浓郁的书香气,翻开的书页极具年代感,隶书字体气势浑厚。

书上写到:桥北有贡院,每年秋闱榜发,考中者由贡院鼓吹导引赴布政司饮宴途中,必由此桥而过。中举者人称平步登青云,故名“青云”。

这是一组雕塑,名字是《寒门入仕》。铭牌上是这样写的:登云桥为南宋时期通往贡院的必经之路。每逢科场赶考,应试者都要跨登云桥,过登云街,进去贡院考试。雕塑采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一位携带书童来赶考的考生,在桥头和另一位早到考生相遇,相互谦让的场景。以相互谦让、携手共进为创作思路,弘扬修德为美的主题。

先到桥头的考生手搭后到桥头的考生的肩,非常亲和谦让地有请后到考生先上桥。而这位书生拱手回礼,满脸诚恳地谦让作后退状。这两位书生可能是在考试之前先去登云桥上走一遭,以图个好彩头高榜得中。这种心理作用下,应该是谁先上桥,谁中榜的概率就高。可是他们却相互谦让,不争不抢,让对方先上桥。如此彬彬有礼,说明古代文人相当注重礼节。

两面桥洞顶石刻“登云桥”三字。两侧桥栏祥云镂空。桥洞两侧各有吐水石雕蚣蝮头二只,线条柔和流畅,毛发随风飘张,叶纹颈,蒜头鼻。桥头的抱鼓石做成浪花翻卷的模样。半圆形的拱洞清晰地倒映在水中如同圆月。

这通往布政司的桥很宽敞,台阶也只有十多级。能踏上去就说明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已经取得了秀才的功名,具备了考举人的资格。如果能由官府组队,身披红花正式登桥过街进布政司赴鹿鸣宴,那么,恭喜你,举人大人!

鹿鸣宴由巡抚主持,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升学宴吧。不过,这升学宴是由官方来筹办的。

杭城过去的考生蔡绳武写过《登云桥》:"烈日轰雷造榜天,丹成今日会群仙。登云桥上云空翳,望断蟾宫又一年"。可能更多的考生没有机会参加下一年的会试,他们将继续一年一年又一年的苦读和等待。

登云桥东连永宁街,西是中河西路,但已经不能通行,桥西头被铁栅栏封死,东头装有大理石圆柱,禁止车辆驶入。登云桥已经失去了交通上的意义,但作为一处古迹还是常有人登桥怀古。

登云桥边有英雄。胡友生(1902—1928),杭州人,1926年加入共产党,在登云桥边开一爿茶店,作为地下党的联络点。1927年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党组织多次遭破坏,一批一批革命志士被捕、枪杀。中共浙江省委提出要营救同志,惩办特务、工贼,成立“杭州红色恐怖队”,胡友生任队长。刺杀特务行动不是很成功。由于叛徒告密,胡友生被捕入狱。1928年1月9日,胡友生等在陆军监狱刑场英勇就义。

以讹传讹的梅登高桥。位于体育场路中段,跨中河。宋时称梅家桥,亦名通济桥。明代始称梅东高桥,俗称梅家桥。1971年扩建体育场路时拆毁重建,成为钢混结构梁版式平桥,来往车辆行人甚多。

梅登高桥东侧紧邻杭州高级中学体育馆。杭州高级中学是古代的浙江省贡院。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有考中、考不中、考死三种命运。科考完毕放榜,高中的身披大红花、坐着轿子,前面有锣鼓开道,从贡院出来,向东经文龙巷、文星巷、长庆街、青云街,游街扬名;过登云桥赴布政司饮宴。这就意味着从此过上了青云直上的日子。考死的从水路运回家。至于考不中的,拎着装着笔墨纸砚和生活用品的考篮,从贡院向西过梅东高桥灰溜溜地回家。

所以,杭州人将此桥叫成“没登(上科举)高桥”,以讹传讹成为梅登高桥,以至于忘了“梅东高桥”的本名。

以至于官方称此桥也为“梅登高桥”。

梅东高桥附近旧时曾先后有五大名士:范述曾、汤右曾、张云璈、汤万英、丁国典。

有两座名庙宇:周宣灵王庙、范明庙

清代,梅东高桥一带乃是热闹之地,有许多名人诗赞。

1929年9月,在梅东高桥东原清军大营盘基地举办过“民国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这届全运会最耀眼之处,就是诞生一个田径明星——刘长春。日后,刘长春只身前往美国洛杉矶参加第十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有兴趣的美友可以对以上这些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贫寒的莘莘学子,期望通过科举考试达到梦寐以求的理想。

考上一所知名大学,找一份称心的职业,也是当下学子们的美好愿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十年寒窗苦读,岂会一朝荣耀加身?

中河于此处东弯将与东河汇流,最终融入运河。

用作巷名的田家桥。位于梅东高桥北,天水巷东。建于南宋开禧年间。南宋无敌大将田俊迈被友出卖绑至金国朝廷,劝降未果被斩杀。子孙被赐宅于此。初名田家普济桥,俚呼田家桥。

后,桥废,留田家名。水回曲处曰田家湾。河南岸曰田家巷。

桥名用作巷名,似乎在诉说当年的沧桑。

二水归一坝子桥。自新宫桥东河水与中河水兵分两路,它们带着各自的传说与见闻,在坝子桥前合二为一,携手共赴大运河。

坝子桥既然是东河第一桥,那么在中河古桥版块不予赘述,东河古桥版块在做详云。

中河古桥轶事介绍,到此结束。对所借鉴的相关文章的作者,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对美友的垂阅,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并请予雅正!

东河见!

更新于 2022-10-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