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放:阅读这片广袤的军垦土地 |(组诗)

 北疆文艺 2023-03-03 发布于黑龙江

阅读这片广袤的军垦土地(组诗)

  文/王放

   穿 越  
          
一种想法突如其来,我想
沿着这条田埂一直走回去
走回农作物的童年
再往前,走进一粒种子
刚刚萌芽的状态
 
我的双脚就迈进荒原了
暴力的溯风疯狂入耳
扯我衣襟,拽我脚步
我加入了兵团战士的队列
与他们同唱一首拓荒之歌
 
我们是一颗颗焦急的种子
激情膨胀,寻找希望
头戴狗皮帽子身穿老羊皮袄
扛过枪的肩膀换成铁锹铁镐
 向前  向前  向前
 积水浸泡的垡子滩
 多像曾经走过的草地
 
  展开广袤的荒原
  把小兴安岭完达山堆上沙盘
  将军大手一挥
  一个总攻计划就开始了
   春天,就从这里出发
   


  
 

挹娄人撇下的荒野
被时间的蛛网密织成茧
时空无语。寂寞的节气
在记忆之外无声更替
 
 北大荒的土地有多荒
 节节草、马齿笕叶片会告诉你
 茼麻、狼毒草们的根会告诉你
芦苇的蒲棒摇荡着寂寞岁月
 獐狍野鹿的蹄掌划过的领地
 
拿过枪的人冲进荒原
牛心镐铁犁杖就是武器
窝窝头老咸菜就是军粮
绿帐棚地窨子就是军营
垡子滩芦苇丛就是开阔
 第一把烧荒之火是总攻信号
 将士们以冲锋的姿态扑向阵地
 前冲的身躯弓起一把把铁犁
 突破蚊蝇丝网的封锁
 闯过野蜂群轮番轰炸
 用一颗颗锋利的牙齿
 咬碎无比坚硬的骨头
 
 一片片翻过的原始腐殖土
 展开刚刚解放的土地
 几万大军依次站在平原上
 师团营连的旗帜插在阵地
 老将军说,我们要战斗下
献完青春再献上子孙
 我们就是高粱和玉米
就是喂养新中国的粮食
    
老场长讲的故事

在时间里发酵的荒原
水草连天,
孵出很多故事
比传奇还传奇
              
棒打野鸡瓢舀
野鸡飞到饭锅里
传说在寂寞荒原摊开
你稍不留意
都会邂逅浪漫的故事
 
拔一株三叶草嗅一嗅
就回到了种子发芽那个春天
那些碾过粮食的石磙
那些嚼过粮食的
那些扫过粮食的扫帚扬过粮食的木锨
古老朴素的家什都是我们的伙伴
粘豆包酸菜汤热乎乎地香呀
热炕头上捂热多少未来的梦想

靰鞡草玉米叶的温情还在
袍子皮貉子皮的热情难忘

垦荒的理想照亮了青春岁月

想一想心里依然滚烫滚烫

遥远的往事在报告会上醒来

让我们迷失于艰苦而愉快的岁月

老场长说,我们就活在那个梦里

我们都是梦里最最幸福的主人

 阅读垦区农场

让我们把放大镜抬高,再抬高

在地图上放大北大荒垦区全貌

沿着经纬度或海拔的高度阅读

或者,按照区域地貌地理特征

把那些血性的名字一一寻找

想到国营农场,首先会想到一串部队番号

想到指挥所,想到沙盘上一块块阵地、红旗

二九0、二九一、五九七、八五0、八五一

八五三、八五四、八五五、八五六、八五七

八五八、八五九、八五一0、八五一一

这些绿色的名字,让你若曾相识

联想到曾经的枪炮声和南泥湾的粮食

如今八百里连营,一棵棵树的根须抓紧土地

夏意正浓,我们去绿色最浓的部分看山

可以乘航化飞机去逡巡一片片群山翠围的绿洲

云山、尾山、鹤山、尖山、克山、双鸭山、青龙山

四方山、格球山、二龙山,都是宝山、名山

宝泉岭、红旗岭,岭岭叠翠,都是翠玉

想近水,我们沿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水系

去江河湖汊打捞一串湿漉漉的名字

饶河、锦河、囊河、山河、柳河、梧桐河

二道河、长水河、岔林河、引龙河、红河

江滨、江川、浓江、嫩江、松花江、大西江

涝洲渔种场有锦鳞跃金

兴凯湖大白鱼频频举鳍

近水的田畴风景如画

你走也走不出美妙的意境

地图上最鲜亮的颜色是红色的华彩

建边、建设、创业、大兴、前进、前锋

红旗、红光、红卫、红五月、曙光、红星

热度的名字会让你心跳加速,热血上涌

一个个名字如一片片云霞

把一个时代的天空染红

读懂农场还要走回梦中荒原

从一把锹一把稿一把犁开始

读懂一颗种子生长的过程

农场的时空就会次序放大

心灵在穿越中阵阵颤动         

作者简介:王放,男。本名王志民。诗人,散文作家。曾做过中学、中专中文教师,大型国企机关管理干部、大型民企部门经理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在《黑龙江日报》、《中国煤炭报》、《工人日报》、《诗神》、《诗人》、《中国乡土诗人》、《星星》诗刊、《绿风》诗刊、《中国诗歌月刊》、《中国乡土诗人》、《小小说》、《乡土作家》、《思与行》等国内几十种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部分作品获奖,或被选入几种选本。现在双鸭山亚泰煤业有限公司供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