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怀农业:我找到了老中青“三结合”的感觉!

 新用户75881VNn 2021-04-02
      农业,一个“老’字很了得:老种子,老庄稼,老农民,一样离不开老。传统耕作,说到底,也是一个老字。有人云:“农田是万年的古迹”,依样老字概括。

  今日之“新农业”,那就是转基因,不育种,除草剂,化肥、化学农药,催熟剂,膨大剂,不育还不放心,还用避孕剂催成,还有什么?

  传统农业,是人类生命的延续,它跟中医药息息相关,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相辅相成!中国人抗击新冠肺炎,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谁丢掉了这些,谁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全国劳动模范刘正双,退休后想起老种子失传,新农民青黄不接,组织新农人讨论如何把撂荒土地种上庄稼,他自己把撂荒20多年的土地复耕,还组织当地农民大面积复耕土地。

  有人说,美国是现代农业,高度的机械化,现代化,订单农业。

  不错,工业化,大面积生产粮食产品,劳动的产出与劳动成本是利益最大化。可是,用工业化生产的粮食后果如何?此次新冠病毒无情地掌掴了美国农业,它们的新冠肺炎居高不下,死亡十余万人,而且新增有增无减,美国大约到冬季,感染新冠肺炎的千万人没有问题,难道与吃转基因没关系吗?

  我更相信,没有中药治疗的美国新冠病人,股骨头坏死以及跟当年中国非典时期的后遗症患者不会好到哪里!大病后的美国老百姓会是一场空前浩劫!

  天南地北打工的大学生,厌倦四处找工作,毅然回到乡下种庄稼,听说我这老家伙不服老,在乡下种田,也从山西风尘扑扑地赶来学习水稻种植。

  科学走到二十世纪,所研究的“成果”,归结起来就是杀人,就是杀人不再用冷兵器,而是两弹加细菌武器以及今日的生物武器。

  这些掌握重大科学技术的国度,无非是控制人类生杀夺予,要把人类带入万劫不复的社会,也就是以毁灭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地球而告终!

  所以,本人坚定地认为,科学走到今天,即使是交通通信发达,主要用途绝非是为了方便最普通的百姓,而是为了控制人类的行为。科学走到人类的反面,已经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图一,刘正双正在组织50、70、80、90后几个年龄段的人研究如何传承中华传统农耕文明。

  而今天,农民六十岁领养老金,本人却坚定不移到退休后来到乡下种起田来,对传统作物情有独钟,为找老种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尤其是小时侯听到的什么乌嘴,六九一,珍珠矮,矮多多,气死麻,野鸡红等名字,非常亲切,却又不知所终,很是伤感。

  这时候,脑袋里闪念出”老种子就是中华民族的命根子”这个认识来,想起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殊死搏斗是通过种子大战吴国被灭,在公众号注册不久写出这篇文章,没想到得到许多朋友的热情相应,一些论坛、知名公众号也转发了我的文章,随后热情的网友们给我先后提供了40余种老种子开种起来。

  有人说,爷爷可以生父亲,但不可能隔父亲这代就出现孙子,老种子一旦消失,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可能在地球上再造出这些物种来。灭绝物种,就是灭绝人类。自上世纪以来,85%以上种子被美国先进科技搞的消失,人类为美国付出了多大代价?

在刘正双夫人办的青青农场,年青人与我们这些老家伙走到一起来了。

  老种子,种植时期,异地种植,需要适应气候,环境,空气,阳光,土壤,水分,种植经验,收到老种子,种植过程也承担着颗粒无收的风险。

  虽然许多名字土里土气的老种子到了本人的田间耕作,还好,算是很争气,没有出现绝收的情况,但不幸的是,有的不适应本地土壤,不知道它不需要氮肥,结果氮肥使稻叶疯长,遇到连续天阴的天气,又在空气、雷电里吸收了大量氮肥,太阳一出,叶子死去,一片狼籍。

  也还好,我没负庄稼,庄稼也没负我,在死叶之后,又翻出新叶,在170余天后,生长出亩平均面积也能达到近三百斤的粮食!这使我大喜过望,涨了知识!看看老种子,即使受尽折磨,依然没断子绝孙!老种子的顽强生命力在此!

湖北孝昌厚朴农场周国学,带着儿子媳妇一起来到乡下和本人交流种植经验。

  收获后的庄稼,尝了口感,当然很不错,煮饭时清香扑鼻而来,米饭软和,香甜可口,不用吃菜就可吃两碗饱腹,而且能量满满。煮的粥像蝌蚪,沉在碗底,吃起来如燕窝银耳汤。

  这就是成绩,也算成功吧?为了让来年可种,将穗长,粒多、株高的另行选种,可是,就形成后来170余天成熟。种子已经糯性突出,不如第一年。求教专家,专家说选种选的不是平均株高,已经变异成新品种了!把它做保留品种,继续寻找原种去!

劳动间隙,累了,到河里洗洗脸,渴了,捧一把山泉水解渴!

  吸取了这个教训,对又新增数种,悉心培育。

  我发现,农民们虽然手中有老种子,也许并没把这些种子当回事,混杂了好多其它种子,种出来的水稻,抽穗不齐,杂乱无章,只得在田间或者因天气下雨,收割回来,一点点挑选,按株高一致,穗长以及颗粒形状,选出了较好的种子。第二年有较好的收成。

  出于好奇,我又将田间看到的穗长,粒多,子实的种子培育到今年的第三代,如果不负本人期望,此稻亩产可达千斤以上,与所谓高产杂交比高低。

不大的面积,全是传统种子,在田间对照介绍。

  今天,我深感从事农业者是青黄不接,种植农业作物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四零、五零后,少量六零后,极个别七零后,已经向农业警示出中国农民有断代的可能。

  面对此情,作为来到乡下咬定老种子不放松的我,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大声疾呼:年轻人,你给我出来走两步,跟我们一起把中华民族传统种子的事业传承下去!

  于是乎,我又写了不少关于新农人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文章已经不少了。虽然重复累赘,但用时髦的话说,初心哦!

  所以,今天的我,又踏上的寻找新农人,走老中青三结合道路的征程!

读研归来的学子,来到田间参观传统作物长势

  自去年以来,本人或约伴,或独自一人,纵横祖国十余个省市,结识许多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目睹放弃优厚工作,下乡务农的,将自己的九零后儿子、媳妇培养成新农民的,媒体人弃记者身份而去,卖掉房产,卖掉豪车干农业的,把开发房地产的大把收入投入到传统农业,赔出天文数字的,挂冠而去,四处寻找农业知音的,真令本人感慨万千,兴奋不已!

  但兴奋之余,同时看到,这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在九亿农民的群体中,只是凤毛鳞角而已!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一起关注农业,从事传统农业的传承与发扬,未来中国的农业才有希望!

种田,学习交流是少不了的,这位三个孩子的妈妈,前去北京石嫣农场学习做西红柿酱。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有的是在毛泽东时代成长出来的人,有着远见卓识,他们已经捷足先登,把八零后、九零后率先组织起来的人,正在踏踏实实做着传统作物的传承,不能一一而述。

  农业突出的手矛盾,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了,你不解决,有人解决,现在不解决,将来也会有人解决,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源流和历史的呼唤!不能给后人留下骂名吧?谁也不可能活一万年,谁也不可能做官做到一万年,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盖棺定论。

  青史留名或者遗臭万年,往往是一步之差。但我希望看到的是,农业的老中青三结合重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代代把接力棒传下去!

学习无止境,年青人们,到图书馆走动,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经过努力,我这大山沟,来了不少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参与劳动,他们给我们这些忧虑重重的老家伙带来希望,带来光明,我们一起战斗,排除了许多忧虑!


  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过去,我们只停留在文字上的理解,随着时光流逝,人成老朽,越发觉得此意义深远,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我这个五零后的人,活到这么大年纪,还没搞清楚,还无所事事,说话做事不着调,那简直是头猪,甚至猪都不如!将以老而不死谓之贼来形容。

  为了不白活,我将会一门心思像寻找老种子一样,动员年轻人参与传统作物的种植,把这一延续民族香火的事业进行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