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干细胞移植治疗最新进展

 江海博览 2023-03-03 发布于浙江

2023年3月3日

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是

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图片

据WHO《世界听力报告》数据,目前,全球超15亿人存在听力损失,面临听力损失风险的人逐年增多

《世界听力报告》:听力损失患病率预计逐年增加▽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实况报道:

  • 到2050年,预计将近25亿人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至少7亿人发生残疾性听力损失,需要听力康复。

  • 不安全的用耳习惯使超过十亿青年面临永久性听力丧失风险,而这本可避免。

-01-

为什么说听力会被永久损伤?

研究表明,噪声是导致听力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包括环境噪音、娱乐性噪音、长时间“煲电话粥”等等。


  • 90-100分贝会使听力受损,100-120分贝可暂时致聋。(《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 听耳机时,内耳式耳塞会增加听力损伤风险;

  • 音量越大,或者听的时间越长,对听力的损伤都会越严重;

  • 地铁封闭式环境会对耳朵产生压力,此时戴内耳式耳机会造成耳膜损伤。

一般来说,外界的声波会被耳膜转化为震动,继而传导到内耳耳蜗,由耳蜗里的毛细胞将震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最后才由听觉中枢将神经信号处理成声音。

图片

图源:丁香医生

当音量过大时,会让耳膜和听小骨产生更强烈的震动,剧烈震动会直接损伤耳蜗毛细胞。

另外,长时间的震动刺激所造成的代谢超负荷,也会损伤毛细胞,造成大量毛细胞死亡。

图片图片

而毛细胞属于神经细胞,在常规医学的角度来看无法再生,因此,噪音-毛细胞受伤、死亡-听力损失甚至丧失也是不可逆的。

这种由毛细胞损伤造成的听力损失被称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以持续数年甚至一生。由此进展的「耳聋」,甚至尚无根治方法。

-02-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治疗现状

目前,针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治疗手段有安置助听器、血管扩张药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人工耳蜗等,但这些技术并不能治愈听力问题,仅仅可以起到部分改善作用其效果仍有局限性,尤其对于耳聋的患者。

图片

中国残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重度耳聋患者,每800名新生儿中就有一个聋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超过30%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对于他们来说,听力损失如果得不到解决,会对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沟通;儿童的语言发展;认知;教育;就业;心理健康;以及人际关系…

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孤立、孤独和沮丧,尤其是对于失听的老年人,痴呆、跌倒、认知能力下降、抑郁的风险都会大大增高。

图片

图源:腾讯医典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治疗耳聋也成为近年耳科的研究热点之一。

耳朵正常结构受损后,干细胞可通过多向分化潜能,诱导分化出与原来形态功能相同的结构,迁移到耳蜗受损部位对机体进行修复,而这种机制却恰恰可以弥补内耳毛细胞的不可再生特性

干细胞分化耳蜗相关细胞

Part.1

  • Mohammadian F等人报道,干细胞可再生螺旋神经节细胞,恢复内毛细胞功能;

  • Ka等人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毛细胞样细胞,并表达毛细胞标志物。

Junteno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人类分子遗传学》杂志上报告:利用干细胞技术,他们成功地复制了耳蜗支持细胞。

图片

另有研究显示:将干细胞注入耳蜗受损小鼠,结果显示干细胞迁移至受损耳蜗中,并可分化为相应耳蜗细胞结构。

图片

这些研究的结果表明:干细胞正向耳蜗细胞受损造成的不可逆耳聋的临床治疗迈进,研究人员把研究聚焦到了干细胞上,希望通过干细胞技术实现耳聋的根本性治疗

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Part.2

干细胞具有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可提供营养支持、神经传导修复等作用。

①营养支持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可提高神经干细胞(NSCs)在体外的生存能力,能提高对神经元听力损失的保护作用。

②神经传导修复

Kamiya K等人在线粒体毒素造成耳蜗纤维细胞的损伤模型上发现,移植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动物的听力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免疫组化实验发现移植后干细胞的连接蛋白表达阳性,提示可能修复钾离子循环通路。

近年研究发现,哺乳动物内耳存在干细胞,但处于静止状态,分离后或体外培养状态能被激活,其产生的一些细胞因子对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的生长和分化有重要作用可用于听觉神经和上皮的体外培养和诱导。

图片

目前,在体外成功诱导干细胞表达成熟毛细胞标记物或形成突触并表达突触囊泡标记。将各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干细胞植入内耳能存活,并部分分化成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的祖细胞。

使内耳毛细胞再生,对耳蜗结构和功能进行修复,或是从根本上恢复听力的方式。⇊ 

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项目《干细胞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基础研究》于2012年正式启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经过4年研究,试着通过干细胞移植实现内耳毛细胞再生和功能重塑,从而达到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目的。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刊物《细胞死亡与分化》(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和《干细胞转化医学》(Stem Cells Translation Medicine)上发表,引发学术界热议,被认为给遗传性听力障碍患者带来一丝新的希望。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全国爱耳日”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世界听力日”

—丁香医生《听力损失影响15亿人,一个小改变可以保护听力》

—腾讯网 “知识科普君”《最新研究:干细胞向治疗遗传性耳聋迈进》

https://pubmed.ncbi.nlm./17659854/

—医学综述2007年6月第13卷第11期 《干细胞在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中的研究(综述)》 陈净华 黄建民 林国经(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网络,由沃英达生命科学整合发布 

来源:沃英达生命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