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⑥

 新用户38922816 2023-03-03 发布于海南

【原文】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1]也,有马者借人乘之[2],今亡矣夫。”

【注释】

[1]阙文:史官记史,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便缺而不记,这叫做阙文。
[2]有马者借人乘之:有人认为此句系错出。另有一种解释为: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而靠别人训练。本书依从后者。

宋·朱熹:“此必有为而言。盖虽细故,而时变之大者可知矣。”
明·张居正:“执己自用,不顾是非之实,能知史文之当阙者何人哉?悭吝自私,全无公利之意,能以马借人者何人哉?盖人心日漓,而风俗日薄矣,有世道之虑者,岂不可慨也哉!”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看到史书上因存在疑问而缺少文字记载的现象,如有马的人因自己不会调教而先借给别人骑——这样的事现在没有了。”

【解读】

孔子所在的时代,礼崩乐坏,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得非常严重。子路所说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如果我们都能够怀着一颗热心,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他一个微笑,我们这个社会的风气一定会更好,人与人的相处也会更加和谐。

【原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宋·朱熹:“巧言,变乱是非,听之使人丧其所守。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
明·张居正:“至若谋大事者,必有忍乃有济,使或小有不忍,而任情动气,当断不断,而以妇人之姑息为仁,不当断而断,而以匹夫之果敢为勇。如此,则牵于私爱,或以优柔而养奸,激于小忿,或以轻躁而速祸,适足以乱大谋而已。”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解读】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忍耐精神。有远大理想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该在小事上纠缠不清,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人生的一切事业上,都存在着忍耐、克制的需要。古今中外,无论士农工商,能成大事的人都是有大忍之心的人。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我们就能形成忍耐克制的品质。

【原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1]

【注释】

[1]此句孔子强调了一定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人的好坏。

明·张居正:“盖天下有众论,有公论,众论未必出于公,公论未必尽出于众,能于此而加察焉,则朋党比周之人,不得以眩吾之明,而孤立无与之士,成得见知于上矣,此用人者所当知。”

【译文】

孔子说:“大家都讨厌的人,一定要考察他;大家都喜欢的人,也一定要考察他。”

【解读】

本章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厌恶还是欢迎,我们都应该仔细分析他受欢迎或被讨厌的原因。深一层的含义是,君子应当明辨是非,不从众。在纷繁芜杂的社会,我们看待身边的人,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因为别人的是非标准而影响自己的判断,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然后作出结论。另外,人性都是复杂的,一个人的好坏不是绝对的,所以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宋·朱熹:“弘,廓而大之也。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
明·张居正:“夫人能弘道,则道所当自尽,非道弘人,则人不可自诿矣。”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而不是用道来光大人。”

【解读】

孔子认为,人应该尽自己的努力让“道”发扬光大,在这个过程中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从而由浅入深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如果仅仅将“道”作为装点门面、哗众取宠的工具,并非真的去领悟人生之真谛,并非真心诚意地做仁者之事,必将在浑沌的人生困境中,在“人生是苦难”的低级层次中,苦苦挣扎。

【原文】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

【注释】

[1]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练语言,向人们道出了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宋·朱熹:“过而能改,则复于无过。惟不改,则其过遂成,而将不及改矣。”
明·张居正:“于此见人固以无过为难,而尤以改过为贵。”

【译文】

孔子说:“有了过错不改正,那是真正的过错了。”

【解读】

孔子认为,任何人都可能会有过错,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是说人要每天反省自己三次。忠言逆耳却利于行,我们只有做到过而能改,才能让生活更有意义,生命更有价值。让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多反省,多检讨,乐于听忠言,善于讲真话,知错能改,使自己成为境界更高尚的人吧!

:有关《论语》的内容文本均采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