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生百病!一个治脑病的方子,能熄肝风,化痰阻

 当归与地黄 2023-03-04 发布于四川
脑部疾病如老年痴呆,慢性头痛,脑动脉硬化,原因甚多,但有一点,肝气盛而化风,影响脑窍,以及痰热盛引起瘀阻,蒙蔽脑窍,都可能造成上述情况。

据说在日本,钩藤散是被用于老年痴呆、慢性头痛、脑动脉硬化等病症的常用汉方制剂。高血压可导致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了,又常引起痴呆,慢性头痛头晕等。所以钩藤散有降压作用。


钩藤散,出自宋代医家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组成:钩藤、陈皮、半夏、麦门冬、茯苓、茯神、人参、甘菊花、防风各15,炙甘草3、生石膏30克。

上药打为散剂。每服12g,水煎后去滓,不论时候温服。

本方平肝熄风,清热化痰,益气养阴,降逆止呕。

后面的益气养阴、降逆止呕,是因肝气旺盛,往往和阴虚耗伤阴液,不能制火有关,而清热可以生津,益气也有助生津。肝盛痰阻,往往又会引起气机逆乱,不仅引起呕吐,头痛,还可导致灵机受损而痴呆。也是需要从气的角度来调整。

方中钩藤甘补润养心肝,凉能清热,是平肝熄风的代表。

菊花的清肝之效,不仅能明目,还能抑肝阳上亢,舒缓脑部神经。

防风,并不止是防外风,还能熄内在肝阳亢盛所化的风。

三味合而平肝熄风,防止风动木摇,扰乱气机。

痰由湿聚,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组成化痰湿名方二陈汤,有理气和中之效。

二陈汤的运用,和本方运用的要点相关,这个要点是腹诊时心下痞硬。而二陈汤所治,包括了胸膈痞闷,或头眩心悸。后者也属本方之治没说了,要说的这个胸膈痞闷,正与心下痞硬相关。

胸膈痞闷之痞,可能仅有胀满不舒,而心下痞硬,是胃脘部不仅满闷不适,还按之硬满。腹诊时用中指、食指和无名指在胸骨剑突的正下方按压,可判断痞硬的程度。

但二陈汤偏温燥,加上降逆止呕的生姜,温燥性更强。用上麦冬石膏,才是清热祛痰的正主,抽掉痰热,且能润养五脏。

茯苓配茯神,既健脾益肾,又安心神。心脑一体,脑病常与心相关,且肾精是先天之本,肾精足了,才能达到长年不痴。

人参从补气的角度来对气机进行协调。并助茯苓茯神入心安神,入脑益智。助生石膏麦冬益气生津。

本方在立方时,许叔微说其主治肝厥头晕,“肝厥”,是一种肝气亢盛,肝阳化风上扰的状态。本方清热与温燥温补并行,而以清热为主,火熄风降,则症自除。


所以钩藤散对于气逆上冲的头痛头晕,以及目红充血,失眠健忘等均可采用。因痰热内扰,肝风内动而致中风、失眠、癫痫、麻木等病症均可辨证运用本方。痰热重者,在服用的时候,可加入竹沥20毫升,煎沸一两次温服。

本方并非对每种高血压都能起效,对于腹诊心下痞硬的,效果尤为显著。

本方运用的舌象,舌苔干湿中等,薄黄,脉按上去如按到琴弦,绷得较紧,端直而长,直起直落。或跳动频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