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氏孤儿真相,没有大义的程婴,只有欺负老实人的恶果

 振王府图书馆 2023-03-04 发布于湖北
图片
文:子夏记

漫说历史,闲讲创业,论大千世界

晋景公十七年六月,晋国国都新田。
深夜,瓢泼大雨,电闪雷鸣。
赵氏家主赵同府外,一身戎装的屠岸贾,谄媚地向着自己面前一个衣着华贵的男子问到:相国,可以动手了吧?

图片


男子说到:屠岸贾,今天是你报仇的时候了,我这些年为什么一直庇护着你,就是为了今天,动手吧。
屠岸贾点头回到:小人明白,赵括那边有郤锜大夫安排了,这里就交给小人吧
说着往手心唾了两口唾沫,然后搓了搓手,拔出了腰间佩剑。
随即大声吼到:赵同赵括意图谋反,全军听令,随我平定反叛,攻。
话音刚落,一队队顶盔掼甲的士兵用木头顶开了赵同府大门,随即鱼贯进入了赵同府内。
一夜喊杀声过后,第二天晋国朝野传出消息 ,赵同赵括两兄弟被诛。 
昔日风光无限的赵氏一族,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
说来有些话长了,如果从史料中寻找其中端倪的话,那是在赵同去周王畿献俘虏的时候。

1
机会

鲁宣公十五年时,晋景公将把戎狄俘虏献给周天子的任务交到了赵同手里。

春秋诸侯国再打了胜仗抓了俘虏以后,按照周礼的规矩,都要把俘虏献给周天子,这些事之前的春秋五霸基本都搞过。

一是通过献俘来获得舆论上的支持,表示自己打击戎狄做了多大贡献,自己的行为是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的。

二来,周天子也乐于通过诸侯献俘的形式来维持自己天下共主的权威。

所以献俘双方都乐意,各取所需。

晋景公把这样又有面子,又轻松的美差交给赵同去办,表示晋景公对赵氏一族采取的怀柔态度,虽然之前一直对赵盾弑君有阴影,但毕竟自己也当了几年国君了,国君之位已经稳固,而赵同赵括还和自己有亲戚,能为我所用最好了。

老板愿意把这么一件轻松有面的事儿,交给你去办,相当于就是分公司董事长叫你去总公司汇报工作成绩,公费旅游,就是参加表彰大会,拿奖状的,这说明老板在栽培你,你就谦虚低调点把任务完成就好。

可是这几年赵同依然沉浸在赵盾当政时期赵氏一族的辉煌中。

到了周王畿见到周天子开始摆谱了,周天子的招待宴席摆出来,开始嫌弃周天子招待的饭食不够好了。

图片

周天子也很无奈。

你这,你这,本王平时也吃的这个啊。

一场原本开心热闹的饭局就这样被赵同搞得非常尴尬。

事后,晋景公从周天子那下发的文件得知了赵盾在周王畿的事迹。

大领导周天十分没面子,虽然这个大领导只有洛阳办公室了。

但是这个大领导如果宣传出去晋国不敬周天子,那以后晋国还怎么打着天子的旗号称霸?

列国就这件事攻击晋国形象怎么办?

这件事让晋景公大为震怒。

本想给你赵同橄榄枝 ,可是你个赵同,你却不知好歹。

这使得晋景公放弃了拉拢赵氏一族,赵氏一族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得到国君垂青的机会。

当时晋国有个叫刘康公的人知道了赵同的事说到:嚯,这赵同,在搞什么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不敬。刘康公曰: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左传》


2
崛起之路

社会上是这样,老板往往强调员工犯错,但自己犯了同样的错,却也不知道。
那是晋景公赢得鞌之战的第二年,鲁公来晋国拜见老大晋景公。
刚刚赢得鞌之战大胜的晋景公有点小骄傲,在会见来访的鲁公时,态度有些倨傲,礼仪上有些招待不周。
这让小老弟鲁成公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有了改认楚王当老大的想法,好在季文子的劝诫下才作罢。
而且这一年的冬天,晋景公的得力助手郤克,把中军将之位交到了自己的下属栾书手上,志得意满的国君加上一个初登正卿之位的政坛新星,晋国的政治形势悄然开始发生变化。
如果说郤克是德才兼备的话,栾书此人就是有才而无德,是个阴谋家,但对于此时对外有着强烈征伐扩张意愿的晋景公来说,有才即可,不管怎么样,你能给我谋得更多利益,更多土地,你就是对的。
栾书本是晋国公族,其先祖是晋靖侯之孙名宾,封于栾邑,公孙宾另立宗庙,为栾氏,称栾宾。
栾氏一族在晋国的的庙堂一直混得一般,直到大帅哥晋文公姬重耳回国,设立三军六卿,栾氏子弟栾枝因为人品口碑优秀的原因,被求贤若渴的晋文公封为了下军佐,从此栾氏一族正式步入晋国庙堂中心。
当时晋国话事人的赵盾对栾枝是非常认可的,还把他的儿子栾盾也拉入晋国三军六卿的会员俱乐部。
可在栾枝之后,因为栾盾这个人不善于为人处世,不善于领导搞好人际关系,被赵盾安排做了很多年的冷板凳。随后郤缺接替了赵盾中军将的位置,栾书就是在此时也接替了栾盾的下军佐的位置。
自己的老爹不会为人处世,晋国的六卿会员俱乐部混得这么差,当时还是职场小白栾书决定了一定要干番名堂出来,只要我努力工作,老板就一定不会亏待我。
可荀林父任中军将,直接把郤缺之子郤克拉到了上军佐的位置上来,好家伙这种职位升迁操作把栾书看傻了。

图片
自己傻乎乎的在六卿中最低的下军佐一直熬着,还当块宝是的,别人郤克直接就跳到了上军佐的位置,比自己高两级,但这也不怪荀林父,荀林父也很为难。
因为想进入晋国六卿俱乐部的人都不是简单人物,自己这个位置是晋景公为了平衡朝局打压赵氏势力启用的。而现在赵氏家族也吵着闹着要进入六卿俱乐部,虽然赵朔已经身为下军将了,但赵氏家族明显不甘心,现在正打着主意想要自己的下军佐位置 。
自己这个中军将刚刚上任,要平衡好各方面的势力,这个工作才能开展起来。
先把老领导的儿子郤克拉进来,也算是给了郤氏家族的一个面子。
其余还剩下三个人,先榖,赵朔,士会,都是风云人物,考虑下来,只有把栾书给请出去了,不过最后荀林父还是顶住压力,保住了栾书的位置。
可是这个决定惹得了赵氏的不满,在邲之战中,赵旃给晋国添乱,导致晋军大败。
经过这次差点被提出三军六卿的事件,栾书成长了很多,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出来混要有背景,要有势力。
他从一个职场小白,一个理想主义者,渐渐成为政治老油条,暗自等待时机。
栾氏实力太弱,栾书要想做出名堂,就要找靠山,下军将赵朔是自己老上级,和自己聊的来,有话说,三观相同两个人自然关系就好。
还有上军佐郤克,虽然这个人一下子晋级比自己高两级,但这个人仗义实在,胸中又是文韬武略,最重要没有架子。
所以赵朔,郤克,栾书,三个人就彼此有种英雄相惜的感觉,在晋国朝堂中形成了一种政治同盟。
荀林父过后士会接任中军将,士会之后郤克接任中军将,然而此时的栾书依然是最低的下军佐。
直到鞌之战大胜,晋景公组建六军十二卿,栾书才升了一级,升到了下军将的位置。
栾书就在下军将的位置上一直隐忍,暗自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终于自己的好搭档郤克没有忘记自己,郤克其人真是仗义实在,跨级提升把自己的知己栾书给送到了中军将的宝座上,因为郤克知道,栾书是有才能的,会继承他的政治主张
但郤克不知道的是,经过多年的官场历练,栾书从一个老实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心狠少辣的阴谋家,但时刻不忘当年赵同赵括对打自己下军佐的主意,他上位以后必将兴起一场暴风雨。


3
谋郑计划书

虽然栾书说已经成功上位总经理位置,但这也是晋景公看在郤克的面子上,您得有真本事,屁股才能坐在正卿的位置,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要是不行,我还得撤你职。

晋景公的要求很简单,我要土地,城池,人口。

栾书你行不行?

栾书不敢耽搁,开始加班加点的写计划书,此时传来消息郑国正在攻打许国,郑国和许国都是楚国小弟。

栾书稍加思索,随即计上心头,随即挥毫动笔,一份计划书就写好了。

第二天晋景公的办公桌上就摆上了标题名为《拉拢郑国为我国盟友》的计划书。

晋景公缓缓打开计划书,开始阅读起来,一边读,一边点头表示肯定。

不错,不错,栾书是个人才。

就这样栾书的计划书盖章通过了。

计划进行如下:


晋国组成大军,栾书任元帅,带着中军,上军,就去攻郑救许,攻打下来了汜、祭二地,打的郑国赶紧叫老大楚国来救,对来救就对了,这个就是栾书的计划。

楚军大将子反风尘仆仆的来到郑国,准备找晋军干仗,可是栾书这家伙直接带兵退回了晋国。

这搞得什么名堂,子反很是疑惑。

不过接下来他首先要解决的是郑与许国两国的争执问题,都说自己的对的,现在就找楚国老大评理了。

子反这就难办了,本来是来打仗的,现在变成县令要断案了,他也是老实人,就说你们问题我解决不了,只有回国面君以后,叫大老板定夺吧。

  冬十一月,郑公孙申帅师疆许田,许人败诸展陂。郑伯伐许,鉏任、泠敦之田。

  晋栾书将中军,荀首佐之,士燮佐上军,以救许伐郑,取汜、祭。楚子反救郑,郑伯与许男讼焉。皇戌摄郑伯之辞,子反不能决也,曰:「君若辱在寡君,寡君与其二三臣共听两君之所欲,成其可知也。不然,侧不足以知二国之成。」


—《左传》

一行人回到楚国,果不其然楚王向着的是许国的,还扣留了自己的大臣皇戌和子国。

这下好了,一切都和栾书预想的一样,郑国在楚国那里吃了瘪,心里不平衡,还是想到了老大哥晋国来了。
郑国公子偃来到晋国受到了非常高的礼遇,一起吃个饭,晋郑同盟的事情就谈好了。

 许灵公愬郑伯于楚。六月,郑悼公如楚,讼,不胜。楚人执皇戌及子国。故郑伯归,使公子偃请成于晋。秋八月,郑伯及晋赵同盟于垂棘。

—《左传》

这年八月晋国派遣赵同和郑国达成垂棘之盟,同年冬天又达成虫牢之盟。
 
 冬,同盟于虫牢,郑服也。

—《左传》

漂亮,简简单单打了郑国一个大胜仗,最后还让郑国主动前来结盟,这个项目真是值了。
乘着郑国重新归顺的喜气,晋国人迁都新田,当然迁都工作的各项工作还是交给栾书去办,此时的晋国真是国运昌隆 ,蒸蒸日上,一派新气象。
第二年,楚国得知了郑国又倒向了晋国,提大军攻打郑国。
郑国的求援信又摆上了景公的办公桌 ,晋国人这次知道了,上次邲之战就是不及时救援郑国,郑国投降才导致大败的。

这次叫来栾书,爱卿,赶紧去给我支援郑国。

栾书又一次领军出征驰援郑国了,但此时的楚国也不是一代霸主楚庄王领导的楚国了,晋国军队在绕角与楚军遭遇,楚军直接放弃攻打而回国了,也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楚国的实力的衰落。

眼见楚军这么窝囊,栾书还想扩大点战绩,又带着大军去攻打楚国的另外一个小弟蔡国,争取把蔡国也拉到晋国的怀抱之中。

是可忍,孰不可忍?
给你脸,你还来劲了。
楚军这边王室成员,公子申和公子成愤慨不已,带着自己的私军救援蔡国,和晋军形成对峙。此时自己的对头赵同赵括两兄弟准备请战,栾书欣然同意。
有读者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栾书仇恨赵同赵括,还会允许二人请战建功立业,是因为现在是在外出征,必须要统筹全局,团结内部,而且赵氏一族的势力还很强大,必须得忍让着,以国家利益为主,不然战败回国晋景公是要找你算账的。
虽然在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三个人的劝说下,栾书还是取消了和楚军开战,班师回国,但他也给足了赵氏二兄弟面子。

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赵同、赵括欲战,请于武子,武子将许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谏曰:「不可。吾来救郑,楚师去我,吾遂至于此,是迁戮也。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若不能败,为辱已甚,不如还也。」乃遂还。

—《左传》

栾书那是态度和蔼的拍着赵同赵括两兄弟的肩膀,温和地说到:你看三位同志都反对和楚军开战,说楚军别人都不打郑国了,给了我们大晋面子,我们还到到蔡国来,就有些过份了,真的把楚军惹火了,要是打不赢,那不是丢面子吗?
我看我们还是回国,反正已经完成任务了。
两位兄弟放心,下次有建功的机会一定想到你们。
但已经身为中军将的栾书对于下属至于这么卑微吗?
我觉得非常至于,虽然已经是晋国正卿了,但其实晋国的权利还是由晋国六卿把持着,这就像晋景公是董事长,栾书是总经理,晋国六卿是担任各部门职位的股东,总经理要想干成什么事,那还是要靠各部门协力,要维护好各部门掌权者的关系,你这个工作才能开展起来,不然都不给你面子,总经理只能换人。

图片

还有栾书隐忍这么多年,心机城府已经早不是当年的政界小白,他不可能一上位就暴露自己的意图,再没有绝对必胜把握之前,他还会一直隐忍等待机会。
他明白要消灭赵氏二兄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老板晋景公。


4
赵氏智囊

晋景公这个时候也确实挺讨厌赵氏一族了,因为自己姐夫赵朔没了之后,赵朔的三叔赵婴齐居然和赵朔的老婆在一起了,这就是很丢人了,影响太坏了,这是给晋国公室抹黑,自己文韬武略,一世英名,德智体美样样齐全的君主,就被你赵氏恶心的,本来就看不惯你赵氏的跋扈,这下更讨厌了。

图片

与赵同赵括被栾书的糖衣炮弹迷惑不同,赵婴齐是赵氏兄弟中的厉害角色,是赵氏的智囊,他看出了栾书的睚眦必报的性格,绝对不是谦谦君子,他只是在伪装,等到机会成熟,一定会报复赵氏当年对于栾书的夺他卿位的之仇。
而栾书所忌惮的也正是赵婴齐。
虽然聪明,可他自己却犯了糊涂,自己的侄子没了,他居然和自己的侄媳妇搞了起来。
这简直是无耻至极了,是自毁前程。

赵同赵括迫于舆论压力只得把赵婴齐驱逐出晋国,这个时候赵婴齐说到:两位哥哥诶,因为我在晋国,那栾书才不敢对我们赵氏动手,我要是走了,两位哥哥就危险了。就不能给次机会吗?

赵同赵括压根就不信这话,虽然心里不舍得自己的弟弟,但是也没有办法。
这天晚上赵婴齐做了一个梦,梦里天神叫他祭拜自己。
赵婴齐虽然人聪明,但也不懂解梦啊,于是问一个叫贞伯的人,贞伯刚开始说不知道,后来想了想告诉赵婴齐。
天神这么说肯定有道理,可能是叫你逃跑呢?
赵婴齐听后果然在祭拜后进行占卜,得出结果果然是叫自己逃跑,本来还想赖在晋国,现在不用驱逐,自己就逃到了齐国了。
所以赵婴齐因此也躲过了栾书的复仇。 

五年春,原、屏放诸齐。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弗听。婴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使问诸士贞伯,贞伯曰:「不识也。」既而告其人曰:「神福仁而祸淫,淫而无罚,福也。祭,其得亡乎?」祭之,之明日而亡。、孟献子如宋,报华元也。

—《左传》
5
吴晋结盟

吴国和晋国结盟这事儿本来也和赵氏关系不大,但这件事是在栾书主持晋国国政期间完成的,也是栾书的功绩之一,就简略讲讲。
强大吴国牵制楚国是晋国的又一重要的战略成就,吴国位于楚国的东面,虽然说也是姬姓诸侯国,但文明落后,民风彪悍。
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臣服于楚国,这些年才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最终成为了楚国的心腹大患。
那吴国是最终强大起来的呢?
是获得了晋国的先进军事技术,从原来的游击队一下子成为了正规军。
而做成这事居然是一个楚国大臣巫臣,他为什么要帮助敌国呢?
问题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他这人不厚道。
他的光辉事迹如下,当年楚国攻打宋国,楚军将军子重向楚王申请把申地和吕地赏赐给自己作为赏赐,本来楚王都要答应了。
结果巫臣一顿劝说,说明这两地的重要性,楚王想想还是算了。
还有另外一件事更可笑了。
当年楚军攻打陈国,俘虏了美人夏姬,子反是跃跃欲试,希望楚庄王把夏姬赏赐给他,可是巫臣又跳出来反对,子反才作罢。
可是巫臣反对不是因为正义和道德,是自己看上了夏姬,自己悄悄把财产转移出国,然后把夏姬接到国外去逍遥了。
你说子重子反能不恨巫臣吗?
两兄弟一合伙就把巫臣在楚国的族人全部杀了,财产全部夺了。这个消息传到了在齐国的巫臣那里后,自然是恼羞成怒。
于是跑到晋国那里,献上了联吴制楚的政策,这对于晋景公来说当然是好事,给了巫臣一支吴国的军事指导团就去吴国了,吴国军队开始鸟枪换炮,开始强大起来,后来居然也称王。
这就是春秋,有大义存在,也有礼崩乐坏,难怪孔夫子会感慨呢
楚围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子重是以怨巫臣。子反欲取夏姬,巫臣止之,遂取以行,子反亦怨之。及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杀巫臣之族子阎、子荡及清尹弗忌及襄老之子黑要,而分其室。子重取子阎之室,使沈尹与王子罢分子荡之室,子反取黑要与清尹之室。巫臣自晋遗二子书,曰:「尔以谗慝贪婪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巫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吴子寿梦说之。乃通吴于晋。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置其子狐庸焉,使为行人于吴。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

—《左传》

  


6
赵氏孤儿的真相
图片

时间荏苒,栾书即位正卿已经多年,自己的正卿位置已然稳固,而他等待已久的复仇机会终于来了。

这个机会却是因为一个女人,正是赵朔的妻子赵庄姬。

赵同赵括怎么也没有想到,因为赵婴齐逃离晋国会让赵庄姬怀恨在心,因为在赵庄姬看来,这一切都是赵氏二兄弟所为。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原因就是他的儿子赵武无法继承赵氏家主的位置,毫无前途,好处全部给赵同赵括得了。

这是一个可怕的女人,他自幼出生于宫闱中,对于公室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早已了然于胸。

她也继承了公室的冷血无情,他是赵氏二兄弟被灭的导火索。

对于政治十分的敏感的她,察觉到了赵氏二兄弟的跋扈,以及晋景公和群臣对于赵氏一族的厌恶。

她找到了自己弟弟,污蔑了自己弟弟赵同赵括即将举兵谋反。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国君来说,你的亲戚对你说你的大臣即将谋反,都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事情。

但在晋景公的角度他会怎么想,因为之前赵氏一族就起兵干掉过自己堂哥晋灵公,赵氏一族有过弑君先例。

而且早已和赵庄姬勾结起来的晋国正卿中军将栾书和下军佐郤锜也来禀报,说根据情报部门的消息下军主将赵同暗地调集下军部队屯扎于新田附近,这点下军佐郤锜可以作证。

说罢郤锜就跳出来一幅大义凌然的样子对着晋景公说到:

君上,赵同赵括二人嚣张跋扈,结党弄权,欺君罔上,现在又要举兵叛乱。

君上

说罢一脸诚恳望着晋景公。

然后赵庄姬也跪了下来,然后是栾书。

三人就这样跪在地上。

晋景公沉默片刻后缓缓说到:传寡人诏命,秘密平叛

栾书和郤锜随即起身出宫,秘密召集军队,在这年六月的一天夜里带领着军队来到了赵同和赵括府邸,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故事。

这里要说的是《左传》并没有屠岸贾的记载,是史记上记载,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所以我们加上了屠岸贾这个角色。

这也并不违和,一个被赵氏一族打压的叫屠岸贾的小官,被栾书收留,最后成为了栾书的复仇利剑。

事实上屠岸贾那样的小角色根本不能在晋国六卿盘踞的朝堂上有一席之地的。

赵氏赵同赵括真正被灭的策划者是赵庄姬,栾氏,郤氏三方势力。

赵庄姬这边,其实作为一国之君来说又怎么会被一个女人左右决策,如果真是赵庄姬几句话说动,晋景公就不是春秋霸主了。

只是赵同赵括两兄弟实在是跋扈嚣张了,太高调了,已经触及到了作为国君的底线了,加上之前赵氏确实有弑君的情况,有必要借着机会打压赵氏的势力,所以说赵庄姬代表了晋国公室对于赵氏一族的态度,打压赵氏势力本来就是晋景公的目的。

  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左传》
还有栾氏、郤氏二氏族,栾书是为了报复赵氏,而郤氏则是为了利益,在下宫之难后,晋国的六军十二卿变为了四军八卿。
郤锜升任上军佐, 郤至则成功成为卿,担任下军佐,两兄弟都进入了卿大夫的俱乐部。
至于其他卿族势力,则早就看赵氏一族不顺眼了,就只有韩厥因为当年深受赵盾的大恩而心向赵氏。
韩厥向晋灵公谏言,讲述了赵衰和赵盾对于晋国的贡献,才把已经被其它卿族所占的赵氏封地退了回来,还给了赵武。
因此赵氏并没有被灭族,下宫之难被灭的只有赵同和赵括,其余赵氏子孙还是保留了下来,比如赵旃,就是那个邲之战到楚军大营挑衅,让晋军大败的。
最后赵庄姬也完成了自己的目的,儿子赵武顺利的继承了赵氏家主之位,但这也是以赵氏家族元气大伤作为的代价。

图片


曾经显赫一时,风光无限的赵氏家族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可以用《尚书》里的内容来概括。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尚书》

7
谦卦六爻

赵盾能在中军将位置混那么久,是有两把刷子的,一把刷子是才能,一把刷子是德行,他礼贤下士,谦逊待人。

当年对一个底层的猎场管理员都能亲自问候,给予食物。

对比一下赵同赵括呢?

去见周天子,连周天子的面子都不给,已经身居高位,有了荣华富贵,还想占了栾书的位置,进了三军六卿俱乐部。

人啊,顺境的时候就会不知道姓什么,从而开始受到老天的磨练。

易经里面谦卦是个很特别的卦,因为他六个爻的爻辞都是好的,所以占卜都想占到谦卦。

图片

谦卦上卦为地,下卦为山。

山为高者,却愿意处于地之下,表示身居高位的人,能够甘居其下就做到了谦。

下三爻吉,上三爻利。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尚书》和《易经》早已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赵氏赵括赵同不懂得,而已经身居高位的栾书也似乎忘了这个道理。

大权在握的他逐渐成为权臣,并最终和他讨厌的赵盾一样弑君又迎立新君。

赵氏暂时退出晋国舞台,栾氏和郤氏由同盟走向对立,在这种晋国朝局卿族争权夺利中,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晋国却又更加强大起来。

之前邲之战那篇文章内容,邲之战时候,主政的应该是荀林父而不是赵盾,郤缺是公元前601年主政晋国,而邲之战是郤缺和荀林父交接相国的时候

更多漫谈华夏文章点击:漫谈华夏目录  笔记目录

推荐关注这篇文章的作者子夏记。子夏记一位青年作者。现在主要的作品是漫谈华夏系列,以通俗易懂的文风讲述悠悠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且该系列作品已经被全历史平台选为优质专栏作品。除了漫谈华夏系列之外,子夏记主要是写国际国内的热点事件,与各类书籍内容的解读。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编者简介子夏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用文字带来温暖和力量的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