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痰热失眠证候链之演变

 pengyingan 2023-03-04 发布于广东

石美玲1,王敬卿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01)

摘要:现代社会人们精神压力巨大,不良的饮食习惯、自然环境的变迁等因素助长了痰热之邪,从痰热论治失眠符合三因制宜的辨治特点。但任何疾病都处于动态演变之中,痰热证候一旦形成,日久会导致新的病机变化,故单纯的痰热失眠并不多见,往往虚实夹杂,较为复杂。通过探讨临床上痰热失眠的病机演变规律,探索性提出证候链这一概念,并归纳总结了痰热失眠的7种常见证型和方药证治,为失眠的辨证治疗提供思路。认为临证用药时需要厘清痰热证的证候链,判断当即证候并兼顾隐性或将要形成的证候,整体把握病势,以提高疗效。

关键词:失眠;痰热;证候链;演变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增大,失眠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王敬卿主任医师(以下尊称王师)曾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失眠颇有造诣。王师从痰热辨治失眠,并以痰热为主线,临证时注重痰热失眠的动态演变。现将其学术观点阐述如下。

1 从痰热论治失眠

1.1 痰热易生关于痰的形成,朱丹溪取百家之长,承前贤之说,提出重要的“四伤学说”,即“气、血、痰、郁(瘀)”,并将痰分为湿痰、风痰、寒痰、热痰、老痰、食积痰、郁痰、内伤挟痰等类型。朱丹溪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则停湿成痰,治痰主张以治脾为主[1,2]。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嗜食肥甘厚味,烟酒过度,加上滥用各种保健品,脾胃不堪重负,运化失调,水湿内生,日久痰湿内蕴,故脾胃受损仍是生痰的主要病因。此外,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七情致病尤为多见,或肝气郁结,阻滞气机,津液不归正化,痰邪内生,或心肝火旺,煎灼津液,炼液为痰。不良的饮食结构,巨大的竞争压力,全球气候的变暖,促使痰邪入里化热。而心为阳脏,在五行中主火,故痰热之邪最易上扰心神,导致入睡困难,睡而易醒,多梦易惊等一系列失眠症状。由此可知,从痰热论治失眠符合三因制宜的辨治特点。1.2痰热难消痰从形质来分,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易于消除,如停于肺部的有形之痰可通过咳吐、流涕排出体外,停于胃肠道的有形之痰,可通过呕吐物、二便排出体外,故肺系疾病、胃肠道的疾病往往病程较短,病情较轻。而停于心系的痰邪多为无形之痰,无排泄的途径,日久入里化热,痰因热而弥结,热依于痰而难以消散,以致痰热互为依附,致病缠绵[2],故失眠常反复迁延,缠绵难愈。

1.3 痰热失眠的主方为黄连温胆汤温胆汤源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垣所著《集验方》,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为治痰之首方。《三因极—病证方论》又将《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温胆汤加茯苓、大枣后沿用至今,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见痰热者始效。历代医家不拘泥于古方,将温胆汤加减化裁,演化出了黄连温胆汤、建中温胆汤、十味温胆汤等,使其得到新的发展。黄连温胆汤由温胆汤加黄连而成,能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使痰去热清,胆胃恢复宁静清和之性,心宁而神安,不寐则愈。临证时用茯神代替茯苓,加强安神作用。亦可根据临床症状辨证施治,多配伍酸枣仁、远志、五味子、夜交藤养心安神,或配伍煅龙骨、煅牡蛎、龟甲等重镇安神之药。张伟华等[3]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60例,总有效率达100%。

2 痰热失眠证候链的动态演变

从痰热论治失眠的现代医家很多,有以清热为主者,有以化痰为主者。王师主张治疗痰热失眠时清热与化痰并重,以痰热为主线,临证时注重痰热失眠的证候链动态演变。任何疾病都处于动态演变之中,只有抓住病机主线,探寻演变规律,才能达到审机论治的目的,失眠的诊疗思路也不例外。痰热证失眠既符合痰证的病机特点,又具有痰热的致病特征。痰证无处不在,而痰热主要累及心脾胃肝胆及经络组织。痰证变化多端,而痰热因兼备阳热之性,变化更加复杂乖戾,甚至常常发生变证,如演化为痰火、风痰火证或者兼夹耗气伤阴、气血不和等,临床上就诊的这类患者除痛苦至极的失眠外,往往还伴见其他不适,如头昏、头晕、头痛、头重、耳鸣眼花、心慌胸闷、口苦口干、口腻、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秘结等,严重者可伴有双目游移、魂不守舍、词不达意、颤颤巍巍、行为强迫等症状。故临床上单纯的痰热失眠并不多见,常虚实夹杂,较为复杂。痰热失眠的证候链动态演变规律如图1所示。由图1可归纳痰热失眠的7种主要证型如下。

1629449021570355.jpg

图1 痰热失眠的证候链动态演变规律示意图

2.1 痰热内蕴,心胆气虚型痰热之邪易耗伤心气,心胆虚怯,心失所养,神魂不安而失眠。症见虚烦不寐,遇事易惊,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治宜清热化痰、镇惊安神,方选黄连温胆汤合安神定志丸加减。临床观察发现此类患者的共同特征是性情敏感,遇事容易紧张、焦虑。睡觉时对声音极其敏感,稍有声响即醒,伴有心悸,严重者终日惕惕,发为怔忡。安神定志丸可益气镇惊,重镇安神。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安神定志丸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等属心气不足者[4]。安神定志丸经加减组方,能显著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显著延长失眠小鼠的睡眠时间[5]。

2.2 痰热内蕴,心脾两虚型痰热阻于中焦,易使脾胃受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则生化无力,日久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心,心神失养,故而失眠。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不深,平素忧思多虑,白天疲乏无力,心悸怔忡,面色萎黄无华,头晕时作,健忘,脱发,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滑。治疗此类患者宜同时清化痰热、健脾养心,方选黄连温胆汤合归脾汤、参苓白术散加减。任胜洪等[6]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32例,同时根据不同证型随证加减,总有效率可达93.8%。

2.3 痰热内蕴,气阴两虚型痰热为阳邪,易耗气伤津。气虚则化生津液的力量减弱,加重阴伤;津能生气,津液亏耗不足,亦会引起气的衰少,久而气阴两虚,肝肾不足,不能上承于心,心神失养,故而失眠。症见入睡尚可,心烦不舒,多梦易醒,头晕目眩,两颧潮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咽干口燥或口苦,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伴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腰酸乏力等不适,大便偏干,舌质红,少苔,边有齿印,脉细数。治宜清热化痰、补气养阴,方选黄连温胆汤合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加减。徐文姬[7]用天王补心汤治疗顽固性失眠156例,总有效率可达96.15%。此型多见于更年期妇女,因女子以肝为先天,加上有经带胎产的特殊生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之阴日渐衰竭,更易出现失眠、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痛等全身不适,可配合二至丸、六味地黄丸补益肝肾、滋阴养血。

2.4 痰热内蕴,肝气郁结型痰热胶结,易阻滞气机。肝属木,主疏泄,调情志,其性升发,喜调达而恶抑郁,痰热阻滞气机,使肝气郁结,郁久化火,上扰心神而失眠。症见入睡困难,易做悲伤之梦,心情抑郁不乐,多忧善疑,心慌气乱,精神紧张,唉声叹气,伴胁痛,胸闷,脘胀,妇女则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不适,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治宜清热化痰、疏肝解郁,方用黄连温胆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激烈,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气郁日久化火,出现小便黄,舌边尖红等热象,则予丹栀逍遥散疏肝养血、清心泻火。阮冯[8]用黄连温胆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型失眠54例,总有效率为92.6%。

2.5 痰热内蕴,心肝火旺型痰热之邪易化火,日久火热内生。肝属木,心属火,木火相生,母子相及,肝与心均为阳脏,痰热为阳邪,故痰热最易化为心肝之火,上扰心神,故而失眠。症见入睡困难,烦躁不安,心神不宁,平素急躁易怒,面目红赤,头目胀痛,胁痛,脘腹胀满,嗳气吞酸,伴口干口苦或口臭,大便干结难解,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治宜清肝泻火、清热化痰,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此型多见于青年人,往往体型肥胖,平素摄入过多的肥甘厚味,烟酒过度,日久痰热内生,化为心肝之火。袁运硕[9]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56例,总有效率为89.28%。

2.6 风痰火上扰型痰热之邪易化火,火热生风,风火相煽,风痰火夹杂上扰心神,故而失眠。症见入睡困难,易做追杀、奔跑、惊恐之梦,伴头晕或头痛,耳鸣,心慌手抖,双目游移,争抢说话,词不达意,肢体麻木、震颤或拘急,腰酸腿疼,舌质红,苔白厚腻或黄厚腻,脉象多弦滑。治宜清热化痰祛风,方选黄连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任丽红等[10]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风痰上扰型50例,总有效率为94%,无明显不良反应。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是治疗风痰的要方,对头晕、头痛、肢体震颤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中老年患者常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血液黏稠度高、动脉硬化、代谢综合征等,用此方治疗中老年患者的失眠疗效较好。若患者痰火较盛,可予夏枯草、茵陈清泻肝火,加青礞石平肝坠痰定惊。

2.7 痰凝血瘀型热灼津液,痰阻血脉,血络瘀阻,又易阻滞气机,气不行津,加重痰凝,日久血瘀痰凝,上扰神明而失眠。此类患者往往病程缠绵,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症见入睡困难,甚则彻夜难眠,面色晦暗,瘀斑丛生,胸闷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加重,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或滑涩。治宜化痰祛瘀,方选血府逐瘀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倪华[11]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痰瘀交阻型失眠,32例患者经30 d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实验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调节5-羟色胺浓度、提高痛阈、降血脂和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延长出血时间、抗心肌缺血损伤等作用[12],是治疗痰瘀交阻型失眠的经典方。

3 结语

现代人的失眠多以痰热为主线,随着失眠的起病及病情变化,可动态演变出各种证候兼夹证候,临证时应注重痰热病机的演变规律,判断当下证候,并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面色、体质等,四诊合参,兼顾隐性或将要形成的证候,防微杜渐,不让疾病继续向不利的方向进展。如痰热易伤气,即使患者就诊时以痰热之象为主症,气虚之象不显,用药时在清热化痰的同时亦应适当加入补气健脾的药物,脾胃得健,既有助于痰热的消除,又可防患于未然。又如出现心慌手抖、头晕头痛等内风证时,提前洞悉风易化火,风火相煽的病机特点,治疗时除平熄肝风外,亦要加入僵蚕、蝉蜕、夏枯草、茵陈等熄风止痉、清泻肝火的药物,使其不产生变证。“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治疗失眠时要思路清晰,厘清痰热证的证候链,整体把握病势,才能做到方证结合,用药得当。

参考文献:

[1]周仲瑛.痰病证治[J].广西中医药,1981(6):36.

[2]林朝亮,陈宏宽,陈福来.陈福来从痰热论治失眠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2):1222.

[3]张伟华,黄韬.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60例[J].中医杂志,2012,53(2):158.

[4]刘蕾,唐秀容,向劲松,等.刘永家教授运用安神定志丸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举隅[J].光明中医,2009,24(3):423.

[5]孙丰润,侯佃臻,张循格,等.安神定志丸安神作用研究[J].中国药业,2005,14(4):31.

[6]任胜洪,罗淑文.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3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6):369.

[7]徐文姬.天王补心汤治疗顽固性失眠156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3):228.

[8]阮冯.黄连温胆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失眠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11):876.

[9]袁运硕.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56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107.

[10]任丽红,李晓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1):21.

[11]倪华.顽固性失眠从瘀论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12):1225.

[12]董超,耿朝辉,高飒.血府逐瘀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122.【责任编辑:贺小英】转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 P601-604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