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03-01手机报-中国国家地理

 喀什魅力 2023-03-04 发布于重庆

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3.1
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图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勾画出一个宏大设想:建设一条东起北平(北京),经阿拉善,西至迪化(乌鲁木齐)的进疆大通道。100年后,一条横贯大半个中国的京新高速公路,将百年前的梦想化为了现实:2021年6月30日,(北)京新(疆)高速(G7)“最后一公里”梧桐大泉至木垒段公路项目正式通车,标志着这条当今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耗时9年投资370亿修建的京新高速,有什么用?

▲京新高速全线示意图。图源:新闻联播
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G7,全长约2540公里,于2012年9月动工。从北京出发途经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一路穿越戈壁、草原、湿地、山地各种地貌直达新疆乌鲁木齐,是国家“71118”高速公路网7条首都放射线中的第七条射线,是亚洲投资最大的单体公路建设项目。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后,北京到新疆的行车里程缩短了1300多公里,也构筑起了我国北部进入新疆最快、最便捷的大通道,开辟了一条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到天津港的北部沿海最快捷的出海通道,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京新高速(航拍)。图源:中国铁建新疆京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京新高速新疆段。图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摄影:蔡增乐
作为国内七大超级工程之一,京新高速公路“横穿大半个中国”,一路可以领略大漠戈壁、草原山丘、璀璨星空等无尽风光。而“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浪漫背后,却是无比艰辛的建设过程。

▲京新高速临白段。图源:中交路建
京新高速临白段(临河至白疙瘩),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一段高速公路,此段位于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全长930公里,横贯乌兰布和、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
面对水电资源匮乏,工程人员意志顽强
中国交建承建的临白三标,就包含了巴丹吉林沙漠。临白三标一共358公里,其中200多公里分布在无人区。无人区,就意味着荒无人烟,没水没电。

▲京新高速无人区路段。图源:内蒙古交通运输厅
巴丹吉林沙漠隶属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这里水资源匮乏,当地居民们习惯了浑浊、碱性超标,甚至夹杂着沙子的饮用水。当时参与临白三标建设的工人们,高峰期可达一万人。大量的物资消耗,给补给带来了极大压力,简陋的盒饭还能忍,最可怕的就是没有水。

▲巴丹吉林沙漠 图源:网络
在缺水的沙漠里,洗澡就是一种奢求。两个月不洗澡是常事,出了汗就等着被太阳晒干。
沙漠中的温差也很大,白天撒出去的水,温度高时挥发的特别快,但到了夜里,随身携带的瓶装水没多久就会冻成冰块儿,想要喝水还得砸开。
除此之外,时不时还有沙尘暴的困扰。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回家成了每一个建设者的殷切盼望。但没人愿做逃兵,他们把回家的愿望,转化为了抓紧完成工作的动力。
春季水分蒸发量小,用水少,是填方施工的黄金期。一开春,临白三标项目部就组织开展填挖方作业,加大人员和设备的投入,仅用两个多月就完成了填方4200万立方米,挖方1200万立方米,路基基本成型。
为了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油面作业,工人们把摊铺沥青集中在5~6月之间进行。如果不加快进度,大家就只能在夏天4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和100摄氏度的沥青作伴了。

▲沥青摊铺现场。图源:中交二公局六公司
三标项目总承包部总经理刘永明说,“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没日没夜地进行施工作业,没有什么空闲时间。”
2016年7月22日,京新高速临白段三标项目实现了全线第一个全标段贯通,比计划工期提前60多天,意味着建设者可以在风沙和高温中,少煎熬60多天。
不仅可以克服艰苦的环境,也要有过硬的技术
中铁承包的是临白二标工程,主线长352公里,连接线62公里,同样是漫无边际的荒漠和寸草不生的戈壁。
当地干旱少雨,年最小降水量35毫米,最大蒸发量4217毫米,夏季地表温度高达50~60摄氏度。依据计算,项目管段施工总用水量约为100万吨,这在荒漠无人区中,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中铁京新高速项目总承包管理部第三项目部副经理李海峰想出了一个办法,从卫星地图上探寻水源地,在地表植被较多、地势低洼的地方,用人工挖探的方式,查看含水量。
在方圆百里的戈壁滩上,他们挖了好几百个探水坑,终于找到了8处水源,供给工程总需水量70%以上。然而有了水,依旧需要省水。
在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路基填土工程耗水量最大。过去的做法比较简单,直接在取料场取土铺到路基上,洒一些水,用碾压机碾压就可以了。
可是沙漠戈壁上的水非常金贵。如何节约用水还要保证工程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阿拉善地区的土几乎没有任何含水量。深层次的土经过探测,含水量最多也不过3%,然而路基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是8%。
于是,项目团队发明了一种叫做“闷料”的工艺,就是在取料场,把地面挖上几道沟,前一天晚上把水放进沟里,让水充分渗透到土里去。
第二天,用挖掘机取土的时候,还能把水和土进行充分搅拌。在运输和倒料时,还能进行二次搅拌,再压平整时还进行了第三次搅拌,保证了水和土壤的均匀性。这看似简单的工艺,效果却十分明显,可以节省30%的用水量。

▲施工现场。图源:中铁七局集团
除了水的问题,京新高速在建设中,还面临了风沙、崎岖地形等多种挑战。而项目团队靠着智慧和技术,采用了各种办法,成功解决了各种难题:
应对风沙,采取了放置沙袋来固沙,就地取材,效果显著。
在一些高难度施工路段,采取了新的技术和方案。比如“金盆湾隧道”,属软弱围岩大断面特长隧道,地质条件差、成洞困难、风险极高。
工程在挖掘建设中就巧妙采用了半断面中隔壁法来增大施工空间,力避风险;而在深入挖掘阶段又采用双层初支与三台阶法结合,有效控制了隧道变形。
荒漠修路,环保先行。为了阻止流沙侵蚀公路,项目团队设置了固沙方格。戈壁生态环境脆弱,工程队在固沙方格内种上了花棒、红柳、白蜡等沙漠植物,道路两旁形成植被群,有效治理了路基的扬沙问题。

为保护野生动物迁徙,京新高速临白段还建设了450多座过道桥涵和300多公里环保隔离栅,并在隔离护栏外设置了大量野生动物饮水处。
类似这样的创新和技术不胜枚举,也正是靠着工程人员的智慧和辛勤付出,才得以铸造出这样一个优质工程。
上文提到,京新高速沿途经过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和新疆六个省份,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条适合自驾出行的绝美风景线。

▲张家口草原天路——“九曲十八弯”。图源:张家口发布

▲乌兰察布:察查尔火山。图源:乌兰察布市文体旅局

▲呼和浩特:清水河老牛湾。图源:内蒙古日报

▲包头:固阳县秦长城。图源:包头晚报

▲巴彦淖尔:纳林湖国家湿地公园。图源:纳林湖景区

▲阿拉善:贺兰山。图源:阿拉善新报

▲额济纳旗:胡杨林。图源:旅游精灵

▲哈密。图源:网信哈密

▲吐鲁番:火焰山。图源:吐鲁番旅游

▲乌鲁木齐。图源:乌鲁木齐生态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