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钧瓷|釉彩千年

 RK588 2023-03-04 发布于美国

图片

中国美学讲究含蓄之美,意象之味。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将其概括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清代蓝浦赞美窑变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泑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

钧瓷之美在于窑变,其自然天成,其出乎意料,其意象悠远,岂不正是中国美学之“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瓷之美,瓷之韵,自然天成,意韵深遂。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1、色

钧瓷釉色靠窑变自然天成。故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其比较典型的釉色有红、紫、青、蓝、黄、绿、黑、白八色,以朱砂红为贵。

图片

钧瓷满目炫彩,有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丁香紫、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玫瑰红、胭脂红、火焰红、天青、蛋青、梅子青、天蓝、海蓝、勃鸽蓝、豆绿、灰绿、鹦哥绿、月白、灰白、鱼肚白等,更有窑变为花釉,色彩丰富,釉层晶莹,釉中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渗化,相映成辉。

2、纹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图片

纹饰也是钧瓷的一大特色。那种看似破碎实为一体的纹饰,为钧瓷增加了神秘而自然的情趣,有如鱼子、珍珠点、冰片、蟹爪痕、蚯蚓走泥纹、袈裟片、蛛网纹等。其中蚯蚓走泥纹的形成极为独特,是其它瓷器所不具备的。

3、光

图片

古语曾有“官瓷作土玉作泥”之说,认为只有把精美的官府瓷器碾碎为泥胎,把宝玉击碎做釉花提炼,才能产生晶莹剔透的“钧玉”。实质上是由于钧瓷釉面晶莹玉润,有极强的玉质感,故有“钧玉”之称。

4、景

图片

因为窑变的神奇,钧瓷的开窑常常让人怀极大的期盼,如此的迫不急待,不知这一窑的“万彩”会带给人怎样的奇观。江湖万里、或是泛舟湖上、或寒鸦归林、或晨阳出海、或紫翠生烟………..凡此种种,让人不禁感叹钧之神妙。

图文来源网络

图片

中国陶瓷频道河南办事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