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解钧窑蚯蚓走泥纹

 我的图书73号 2014-02-17
钧釉特征之一。钧釉釉层中,常有一条条曲折线,状如蚯蚓走泥,故名。这是由于釉层在干燥或烧成时发生干裂,后在高温阶段又有釉流入填补而形成的。钧釉釉层特别厚,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因而出现裂纹和缩釉等现象。
在民国以前,曾被作为判断钧釉的唯一标准。但以后此项技术被掌握,不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

宋钧具有浓郁的道家传统,这与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不无关系。这位皇帝曾住持了《政和万寿道藏》大典的编著,符录、经书、黄白、药方、符图,洋洋大观,反映在钧瓷文化上,其中之一便是将宋代钧窑中的蚯蚓走泥纹定为上品、珍品。究其原因之三。  其一,考察该品可见,蚯蚓迂回转折于白云之间,白云散漫于碧蓝的天空,可谓不可思的矛盾,正是基于这种表象,富于想象的道学术士,便杜撰为“雨过天晴云**,婴啼如歌新生来”。说的是蚯蚓为龙子初出生,昭示修行的境界,当是脱胎换骨,更生的象征。雨过天晴,白云是龙行太虚,布云施雾,见首不见尾,真龙天子的无为而治,无为而为,天地同灵的统一,故有婴啼如歌的美好期望。  其二,蚯蚓走泥纹的形成,诡秘难解,又极其独特,而其它名瓷均不具备,被看作是唯吾独尊,王者气魂,于是通玄通灵地抹上了皇王帝君的色彩,成为至上珍品。  其三,蚯蚓走泥纹——特殊的审美特征,将缺陷上升为美,化腐朽为神奇,柳暗花明,别开艺术境界,也启迪丹青妙手宋徽宗在绘画上另辟蹊径,再入境界。富有的哲理,使之上升为珍品成为可能。

蚯蚓之纹,似乎就是釉厚的直接结果--------皇家的东东,必定不惜工本,釉子一定要厚,

蚯蚓走泥纹是钧窑器在烧成中形成的特有现象,有许多文章都提到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弄不清楚蚯蚓走泥纹是怎样形成的,把它看得十分神秘,甚至认为今人无法仿制并作为鉴定真假钧窑的标准。其后被一些人奉为圣旨,推而广之,认为所有古代钧窑真品都有蚯蚓走泥纹,没有者均为仿品。诸不知蚯蚓走泥纹仅出现在河南禹州八卦洞古窑址的所谓官钧器上,除此之外,包括元代钧窑在内都未见有蚯蚓走泥纹,与此相反,现代仿品上的蚯蚓走泥纹要远多于古代真品。

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关键是素烧。就钧瓷而言,古代除八卦洞产品进行素烧外,其余产品都是生坯上釉,一次烧成。生坯上釉需要工匠掌握高超的施釉技巧。一是要动作敏捷,不能拖泥带水,否则就会因吸水过多造成坯体坍塌变形。二是坯体在施釉前要保持一定湿度,过湿过干都不行,过湿会降低坯体吸水率,使坯体变形或釉层过薄,过干会使坯体遇水后产生风化爆裂。要知道钧窑属厚釉产品,釉面在干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龟裂,特别是经过素烧的陶胎,如果釉料过细或过厚都不行,蚯蚓走泥纹就是因釉面龟裂而产生的。

在经过素烧的陶胎上施釉,很容易出现龟裂现象,为了使釉面保持完好,工匠们会在入窑前用毛刷蘸水刷涂釉面,使龟裂的釉面重新愈合,故宫博物院所藏官钧瓷器釉面上的刷痕就是这样来的。釉面上的龟裂纹经过刷涂只是暂时看不见了,入窑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龟裂纹又会重新出现,当窑温达到1100°C后,釉面开始熔融将龟裂纹再次愈合。如果是龙泉窑那种透明釉或半透明釉产品,愈合后的龟裂纹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钧窑属乳浊釉,龟裂部位与釉面会产生色差,人们称其为蚯蚓走泥纹。

在当代人眼里,蚯蚓走泥纹原本是一种釉病现象,但在古代文人眼中它却是优点和特色,属于一种自然窑变现象,能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并化腐朽为神奇,反而成为不可多得的欣赏点。这说明古人比起现代人,更加了解陶瓷艺术的真谛所在,他们不把人为装饰作为陶瓷艺术的最高境界,反而将人力不可及的窑变现象作为陶瓷艺术应当追求的最高标准。元代以来,人们开始把陶瓷彩绘艺术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清代康、雍、乾三朝达到顶峰。彩绘瓷器被不懂陶瓷艺术真谛的西方人爱不释手,反过来它又始终主导着近现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清代晚期浅绛瓷的出现,终于把这门艺术领进了死胡同,迫使它与书画艺术合流。


破解钧窑蚯蚓走泥纹的火土密码

 

作者:刘建军 刘志军 来源:中国陶瓷 发布时间:20110415

 

    钧瓷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缤纷璀璨文化宝库的奇珍异宝,闪耀着艺术的光辉,其内涵之深邃、意境之美妙、体系之独特,以及火的魔力、艺的巧妙、美的神韵在陶瓷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钧瓷最富有特征的艺术就是釉彩的窑变艺术及各种纹路的形成,蚯蚓走泥纹是钧瓷的主要特征之一。多少年来,人们对钧窑瓷器的真伪多以是否有蚯蚓走泥纹来辨别,也是众多专家争相研究的课题,对于它的形成也众说纷纭,有着不同的见识。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蚯蚓走泥纹是钧瓷釉面上形成像蚯蚓爬过的痕迹,长短、曲折不同,使人们在观赏钧瓷神奇绝妙的窑变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了解认识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原因,是我们系统研究钧瓷中的一个项目。为此,我们实地考察了大量的标本和古窑址。如:禹州的钧台窑、神厘的刘家沟窑。刘庄窑、磨街的尚沟窑、鸠山的樊门窑、郏县的黄道窑、汝州的大峪店窑等诸多古窑址。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古代钧窑瓷器,都是用先素烧、后釉烧的工艺烧造而成。其中釉面形成蚯蚓走泥纹这一特点的以钧台八卦洞窑居多,其它窑址偶有发现。

  通过实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釉料配方的组成
 
 钧瓷釉是一种典型的二液相分相釉,这种独特的高硅质乳浊釉与一般的陶瓷釉不同,其中除金属氧化铜的呈色作用外,还有微量的磷和锡,这些物质,有助于降低熔融温度和促进液相的分离,所以对配方所用矿物原料的组成至关重要。釉料粘度的大小,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釉的粘度过大,在烧制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熔融填充裂纹,粘度过小在烧成中完全融为一体,也表现不出蚯蚓走泥纹的纹路。
 
 二、釉料细度
 
 釉浆细度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釉浆越细,釉面的开裂部分越密集,反之则疏松,过粗则不能形成开裂。釉料细度万孔筛余应控制在百分之零点三以下,但正常生产中不能过细,过细虽然对形成釉面开裂有利,但其与坯体的结合不好,易造成滚釉缺陷。
 
 三、施釉方法
 
 经对各古窑址考察发现,钧瓷多采用先浸后涂、刷的施釉方法,施釉根据器物的形状、大小合理控制釉浆浓度,保持釉层上厚下薄。钧瓷施釉首先要经过浸釉,施釉后釉面自然收缩、开裂形成纹路,待干燥后,开始进行涂、刷,而这种涂刷工艺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很重要,涂刷釉中水分的大小、涂刷的厚度都和后期蚯蚓走泥纹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如涂刷不当,不但影响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并且在烧制过程中造成严重的脱釉现象,直接影响钧瓷的产品质量。
   
 四、釉层厚度
   
 釉层厚度直接关系到钧瓷质量和蚯蚓走泥纹的形成,釉层过厚,蚯蚓走泥纹的纹路越粗,且少,在烧制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流釉,反之则细密,过薄则釉面干枯、暗淡,失去乳光莹润之感,并对蚯蚓走泥纹的开裂有着直接影响。釉层厚度一般控制在1.5毫米-2毫米之间,施釉浓度宜在62度左右。
 
 五、烧成方法
 
 钧瓷自宋至今多采用二次烧成,首先将坯体进行素烧,然后将烧过的素胎施釉后进行釉烧,素胎烧制的温度应控制在980度左右,以增加其坯体强度,它的作用主要是吸收减少坯体表面釉料的水分,加快干燥速度,为后期釉面开裂提供表现的空间。
   
 烧成是陶瓷生产中最后一道重要环节,钧瓷烧成更为重要,它“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效果,  自然天成的釉彩及各种纹路的出现,就靠这“火的艺术”来呈现,烧成制度的制定是钧瓷烧造的主要技术关键。
   
 钧瓷的烧成可分为几个阶段:1、氧化焰阶段:950度前采用氧化焰烧制,其目的在于排除水分,使碳酸盐充分分解,烧至800度时应控制升温速度,平衡窑内温差,这时窑内气体成应保持负压状态。2、重还原焰阶段: (950- 1180)采用还原焰气氛烧制,应控制窑内的抽力,这时窑内气体应保持正压状,使制品充分还原。3、中性焰阶段:当温度升至1180度时转入中性焰烧制。此阶段釉子已开始熔融,此时如气氛过浓易造成釉面吃烟。待温度将升至止火温度时,应放慢升温速度,适当进行保温,以利缩小窑内上下温差,使釉料充分熔化。止火温度的高低对蚯蚓走泥纹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温度过高则产生流釉,造成釉面过于薄化失透,不能显示出纹路,过低不能填充其裂痕,釉面光泽度不佳。只有合适的温度才能烧造出曲折蜿蜒、动静相生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返璞归真、自然清新的美感。
   
 通过多年来的反复实验和研究,我们总结出钧瓷釉面上“蚯蚓走泥纹”特殊风格的产生,是由于素烧过的坯体在施釉后产生裂纹,经干燥涂刷,在高温烧制时釉料发生流淌而填平干裂,这就行成了如蚯蚓在湿泥土上爬过的痕迹。蚯蚓走泥纹的形成工艺大体可分为:1、两次烧成,先素烧后釉烧;H、钧釉的配方必须是二液相分相的高硅质乳浊釉;3、釉浆的细度应控制在万孔筛余百分之零点三以下;4、釉层的厚度在1.5毫米至2毫米之间;5、施釉方法应先浸釉,待干燥后在进行涂刷;6、釉烧的温度在(1280-1300度)范围之内。由于钧瓷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波动性较大,所以对蚯蚓走泥纹的纹路形成多少、曲折都有差异。  (作者单位:河南钧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